趙艷芝
(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吉林 長春 130011)
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的培養。研究性學習的核心就是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等來挖掘學生的潛能,從而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
“研中學”廣義的理解是指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學習。它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和實踐性的特點,是師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學習過程,是師生圍繞著解決問題,共同完成研究內容的確定、方法的選擇以及解決問題相互合作和交流的過程。因此,它真正體現了新課程理念的核心,即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研中學”學習模式在于改變學生以單純的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盡量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能夠滿足企業對畢業學生正確使用和維護各種電氣設備,并且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
在目前的電工學教學的實踐中,主要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類似研究的方式去主動獲取知識,啟用電工學的知識去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這種學習方式通常要圍繞一個需要探究解決的特定問題展開,所以又稱為“研中學”學習模式。
1)通過課堂探究,實現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通過“研中學”教學模式,使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現將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樂園,在“研中學”教學模式下,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實踐能力、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判斷推理的能力。
2)通過課堂探究,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通過“研中學”打造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時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
3)通過課堂探究,實現課堂評價的可測性與量化。“研中學”盡量做到教學目標明確與具體,以便檢測課堂教學效果,科學地對待定性與定量、過程與結果的結合,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的學業成長和發展。
1)多渠道知識獲取學習方式。改變學生單純以接受教師課堂教學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并將所學知識綜合應用于實驗教學環節,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2)基于問題的探究性學習。以“問題”為核心驅動學習,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創設研究情境,激發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學習、主動構建知識,培養學生的拓展能力和學習能力,以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的“研中學”課堂教學模式,貫穿學習的全過程,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奉獻精神。
3)開展信息化教學,利用互聯網+的線上和線下相融合的智慧課堂教學,構建學生學習中心、以培養學生實用性為核心,強調知識與能力的結合,開設“研中學”教學模式創新項目。
1)多渠道知識獲取學習方式舉例。例如,在講解低壓電器知識時,引入《簡易雙電源控制電路》學習。首先,教師需把好課堂教學質量關,精心準備課堂的PPT等課件資料,使學生將課堂教學作為知識獲取的主要方式,同時,精心編寫課程講義、開發網絡課件,使學生能在課外自主學習,為學生多渠道知識獲取創造條件。
2)基于問題的探究性學習。為了防止突然斷電影響電氣設備工作的地方,如醫院、機場、碼頭、消防等不允許停電的重要場所。需要提供雙電源供電,基于問題的探究性學習,提出一些問題。例如,雙電源轉換供電通常用在哪些場合、雙電源轉換供電有哪些實現方法、可使用哪些電器實現、供電操作規程等等。引導學生以“探索研究”為主線創設研究情境,激發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學習、主動構建知識,培養學生的拓展能力和學習能力。
3)驗證性、綜合性、創新性系列實驗。研究設計實驗方案、規范和措施,指導學生動手完成實驗操作和訓練。從三個不同角度,設計教學實驗,一是由學生獨立完成的,能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驗證性實驗,二是鞏固階段性知識學習的綜合性實驗,三是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解決復雜問題的創新性實驗,即基于合作的創新性實驗,需要3-5人為一個小組分工、分階段合作完成,使學生在進行復雜實驗過程中,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和方法。驗證性實驗的目的是在已有的實驗步驟設計框架上進行操作的過程,學生實驗的任務是嚴格按照設計步驟完成準確的操作要求,以求得預想中的實驗結果。重新驗證結果是否達到原理所描述,重在使學生了解這個實驗,以達到熟悉原理的目的。
4)開展信息化教學模式改革,探索校企教學互動直播教學、基于互聯網+的線上和線下相融合的智慧課堂教學,構建學生學習中心、以培養學生實用性為核心,強調知識與能力的結合,開設“研中學”教學模式創新項目。
通過課前線上自學,大部分學生掌握了課程70%以上的知識點,起到引導學生完成課前預習的效果,為課程學習的完成打下了很好的課前基礎。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網上學生反饋的情況,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出現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對后續的教學內容進行及時調整,以便更具有針對性地講解教學內容,教學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
線下上課之前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會進行摸底小測驗,通過對學生知識點掌握程度的分析,教師可以獲得真實的學生學情。上課的時候,教師會對學生掌握不好的重點、難點進行著重講解,學生也會針對自己的薄弱之處進行重點學習,這樣對課堂有限的45分鐘的利用效率會得到大幅提升。
在電工學“研中學”學習模式評價其重在考查學生通過學習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查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水平。所以成績記錄除設基本分外,對有創意的研究性學習結論或設計方案給予加分。等級可以分為優秀、良好、及格。在開展“研中學”學習時,注重在學習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啟發學生能夠從多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善于獨立思考和鉆研問題,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電工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涌現,所以單純的以傳授已有知識為主的填鴨式的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培養綜合型和創新型人才的需要。培養學生掌握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使之將這種能力運用于汽車產業新技術的應用之中,目前已是企業和社會對高職院校教學改革提出的迫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