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眉山市東坡區東風支渠管理站,四川 眉山 620010)
東風支渠灌區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邊緣,岷江中游左岸,建成于1974年,是都江堰東風渠灌區眉彭干渠的配套工程,是蓄、引、提相結合,以蓄為主的灌區,灌區幅員面積207.83km2,占東坡區全區總面積的15.62%,主要灌溉東坡區富牛鎮、崇禮鎮、復興鎮等3個鎮57個村。設計灌面13.73萬畝,渠道總長度637.2km(支渠長度109.2 km,斗渠長度159 km,農渠長度369km),渠系建筑物968處(明渠、暗渠、隧洞、渡槽、倒虹管、排洪溝、陡坡及小型建筑物等),灌區內有小(一)型水庫3座,小(二)型水庫7座,水利資源豐富,為農業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年來,政府不斷加大對農村水利工程的投資,滿足了基本農業用水,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保證了旱澇季節農業的正常發展。然而由于水利工程渠道的維護及管理過程中,仍體現出一些問題,水利渠道的功能未得到有效地利用且使用壽命大大降低,在一定情況下影響了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合理有效地對渠道進行維護與管理,減少水利渠道滲漏、提高輸水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東風支渠建成至今運行已有40多年,灌區內有新華、金花、崇禮、金星等4條支渠,因當時社會經濟條件落后,采用群眾性突擊修建,工程標準低。目前尚有金花支渠中后段和崇禮支渠中間段渠道以土渠為主,滲漏、淤積嚴重,輸水損失大,長期處于“低效高耗”狀態,輸水灌溉能力嚴重下降,農業灌溉“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非常突出,加之灌區位于東風渠灌區尾部,配水時間與成都平原產生矛盾,灌區供水時空分布不均,供水保證率較低;渠岸垮塌、滲漏比較嚴重,工程安全隱患突出,全灌區的灌溉保證率僅為58%,尾部有1.36萬畝灌面萎縮。這些問題影響到工程正常運行和工程效益的發揮,影響著周邊居民的安全。
由于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分布較廣、基礎薄弱、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水利工程渠道維護以及管理仍不到位,分別有以下幾點原因:1)產權不明,管護缺位。由于農村水利渠道較長,農田水利工程的所有權、使用權和管理權限不夠明確。一般采用按屬地分段管理形式,斗、農、毛渠屬鎮、村組管理,但實際這些渠道常成為幾不管的地段,加上鎮、村管護人員的管理意識差,維護措施不到位,導致很多工程設施安全得不到保障,滲漏淤堵現象較普遍,存在安全隱患,工程效益衰減。2)管理不善。隨著產業結構調整,耕地輪作休耕、土地流轉改種果樹等,雖渠道劃定了管護范圍,整治工程一旦占用這些土地,便要求對其賠償,施工難度大,影響工程建設。3)主體缺位。廣大農民作為受益主體,大多不懂水資源是國家資源,不懂堤防有保護范圍,時常出現水利設施被占用、破壞,水資源大量浪費現象。4)專業技術人才缺乏。地方部門從事水利工程渠道建設、維護、管理工作各個方面的人員不均衡,專業技術人員極度短缺且從事基層水利渠道工程建設條件比較艱苦,人員不足問題更加突出。
就目前農村的現狀而言,為了減少農民負擔,對農村稅費實行改革,政府很少向農民收費。農村水利工程渠道的建設主要依賴于上級的資金撥款,利用上級給予的資金實施相關項目。中央、省、市水利建設的資金大都投入到城市防洪安保、水庫防洪安保、農村公路修建等較多,投入到農村水利工程建設的資金甚微。由于渠道設計施工、管理維護等原因,難免出現滲漏、淤積滑坡等現象,使渠道的正常運行受到影響,因此每年必須對渠道進行維護,但維護費用根本沒達到預算,導致有些地方的農、毛渠,淤塞嚴重,基本失去原有輸水能力。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渠道管理養護資金嚴重缺乏,并且由于上級部門管轄的范圍廣泛,得到相關的資金投入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因此,許多水利工程沒有得到按時的維護及管理。
多年來,積極爭取中央、省、市項目資金,開展了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等,利用每年歲修及水毀工程重建等項目,對渠道完好段進行清淤;對渠道未襯砌段進行襯砌處理,變形、垮塌段拆除重建,邊坡進行護岸,過流不足段擴大斷面;陡坡、跌水坡對邊墻及消力池拆除重建;渡槽進出口接頭位置進行防滲處理;倒虹管進水池增設閘門及欄污柵;隧洞未襯砌段進行全面襯砌。渠道工程修繕實施后,將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數及灌溉保證率,大大緩解上下游用水矛盾,極大地解決灌區缺水現狀,水源條件的改善,有力地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發揮最大的綜合效益。
根據《水法》、《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灌區實際,大力宣傳法律法規有關規定,制定渠道用水管理和工程管理制度。1)對工程管理、用水管理及防洪安全,按照“誰受益誰負責”的原則,管理維護落實鎮、村及受益者主體責任,實行定人定責,任務明確,層層落實目標責任制。2)對渠道管護范圍確權定界,管護范圍內禁止爆破、打井、種植、修建、傾倒垃圾等。3)保護水利設施,對損害水利設施的行為進行經濟或其他形式的處罰,對舉報者給予獎勵,進一步調動群眾的積極性。4)大力引進、選拔水利專業技術人才,定期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外出深造,切實解決水利職工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全面提升水利隊伍素質。
在水利工程渠道的維護以及管理中,資金是影響相關工作發展的重要因素。地方部門水利工程的修繕主要來自上級的資金投入,雖上級財政部門每年列支一定的專項資金用于水利工程建設與維護,但水利工程維護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由于渠道工程的發展,所需要的費用也越來越高,向上級申請的金額數量不足以完成所有項目,因此,除了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外,地方還需要尋求其他各方面資本的投入。大力樹立水利部門的良好形象,利用一定的福利政策吸引外資的投入,使投資者獲得幫助的同時獲得一定的資金幫助。除了向外界謀求資金外,在充分保證水生態平衡的前提下,利用水庫水域進行合理開發利用,變水利資源為水利資產,最大限度發揮水庫資源效益。將水利工程收益所得用于渠道的維護與管理中,確保水利工程渠道維護及管理資金的穩定投入。
綜上所述,農業水利工程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得到了迅猛增加,極大的便利了農業的發展,緩解了水資源時間以及空間分布不均的缺點。加強農業水利工程管理及維護,防止渠道堵塞和滲漏等,提高渠道輸水效率,減少水資源的浪費,保證渠道的正常運行,是農田灌溉用水有效傳輸的保證。由于水利工程渠道管理及維護意識不足,水利工程渠道問題時有發生。因此,需要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和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嚴格健全相關的管理制度,合理的開展渠道維護及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保證水利工程渠道的安全性,促進農業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