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芳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四川 綿陽 621000)
任何一個戲劇以及影視的服飾都一定要將其中的設計展現著強有力的舞臺效應,更好地為觀眾呈現人物的具體形象。服裝與飾品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戲劇影視中只有利用服裝以及飾品,才能更好地彰顯角色的特點以及藝術的魅力。任何一個角色的服裝款式與色彩、飾品的款式與色彩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每個角色在社會中的地位,還可以將角色的情緒以及心理活動間接的呈現出來。早期服裝與飾品的手工工藝比較重視對服裝進行加工以及創新,以此表達出角色的情感,符合在戲劇影視中對角色的塑造需求。對戲劇影視服裝進行設計的同時必定會對手工工藝加以應用,因此,只有將服裝與飾品進行創新,并進行合理的搭配,才能更好地適應戲劇影視的中心思想,符合角色們的人物形象,還可以更好地推動劇情的發展。而且,戲劇影視中的服裝、造型、以及飾品也會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當今只要有影視劇播出,就會出現大量影視劇中人物的同款。由此可以看出,戲劇影視服裝中服飾手工工藝漸漸提高了人們的審美觀,間接推動了服裝流行的發展。
服飾手工工藝就是服飾文化的一種組成部分。服飾手工工藝可以彰顯出不同民族的文化與傳統。在對不同的服飾進行制作的過程中,服飾手工工藝將傳統、現代、個體、群體等各民族的文化內涵進行了有效地結合。服飾的制作會擁有一種獨有的工藝效果。我國早期的服飾手工工藝包含了很多,其中主要有刺繡、裝飾花、扎染等等。而現代的服飾手工工藝主要是在早期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內容,其中有亮片、立體造型、珠繡等等。
伴隨著我國社會以及經濟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的物質以及生活的質量與水平有了很明顯的提升,并且工業革命的不斷變化與發展,也促使了我國眾多的行業跟隨了工業革命機械化發展的腳步,由于受到外來手工工藝的影響,我國的服飾手工工藝曾出現過消退的階段。為此,國家與政府應該更加重視與服飾手工工藝的發展,并依據現狀提出更合理的改進措施,從而將我國的服飾手工工藝可以在戲劇影視服裝行業中發揮出其潛在的價值[1]。
1)創造性以及個性化的特點。由于工業革命機械化主要是以更好的節約成本,提高生產的效率為主,因此,機械化服裝生產的服飾比較統一,服飾的類型與款式都很相似,這就導致每一件服飾都很難發揮出自身獨有的特點,最終不能更好的運用到戲劇影視服裝行業中。而與我國服飾手工工藝相比,我國的服飾都是手工設計出來的,每一件服飾都具有自身獨有的特點,其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充分彰顯了中華傳統文化與民族的特色。而且,我國早期服飾的制作中會將手工工藝者的想象融入到作品中,并體現出多種不同的特點,滿足了我國服飾的特色以及戲劇影視服裝行業的整體要求。
2)擁有民族文化的色彩。我國服飾手工工藝之所以得到了發展,主要是因為手工工藝者的靈感可以來自不同的地方,而任何一件服飾都包含了創作者的情感,在濃厚情感的寄托下,任何一件服飾都帶有了一個民族特別豐富的感情以及文化色彩。致使民族的文化以及民族的服飾得到了更好的傳承與發展。戲劇影視服裝行業的服飾,就是一種舞臺藝術的服飾,它來源于人們日常的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對戲劇影視中的服飾進行制作,主要是以人物、劇情、特征為標準的。由此可知,戲劇影視中的服飾賦予了一個劇情的中心思想,而且帶有一定的民族文化色彩。戲劇影視中的服飾可以充分體現一個戲劇以及影視的中心思想,并隨著劇情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是一種將藝術、色彩,以戲劇影視的形式呈現了出來,并更形象地反映了一個時代、地位、以及場景中的特定民族文化色彩。
戲劇影視服裝中的服飾更重視對于裝飾的要求。人們會覺得戲劇影視服裝中的服飾可以無聲的將戲劇影視的主題表現出來,提升了畫面的層次,突顯了人物的性格特征,還能符合大眾的審美觀念。而服飾手工工藝的創新性可以與戲劇影視中的人物形象進行適應。而在戲劇影視服裝中對服飾手工工藝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了以下四方面。
1)刺繡在戲劇影視服裝中的應用。刺繡主要就是應用針線在布匹上進行繪制的各種裝飾圖案。這種服飾手工工藝擁有著特別悠久的歷史,刺繡有很多繡制方法,其中包括錯針、挑花、刮絨等等。由于刺繡有著自身獨有的魅力,因此受到廣大人民的愛戴。現如今,在一些戲劇以及影視中也廣泛運用了刺繡。例如,《錦心似玉》中,女主就是一個刺繡愛好者,經常進行刺繡;《甄嬛傳》、《步步驚心》等古裝電視劇中,皇上以及貴妃等人物的服飾都充分展現了刺繡這種手工工藝,而且皇帝的龍袍上繡制的龍就可以代表皇帝的權力。
2)立體造型在戲劇影視服裝中的應用。立體造型就是應用極其特殊的材料來體現出來的擁有立體感的形象。立體造型的手工工藝是一種現代化的藝術。對服裝進行立體造型主要是依據對特殊材料進行縫制,并運用各種裝飾品進行加工,所呈現出來的一種立體感。立體化的造型如果與亮片進行相結合,可以為人們呈現出一種富麗堂皇、高貴的感受,因此特別廣泛的應用于戲劇影視服裝中。例如,《武則天》中的武則天,她的服飾就是一種立體造型,但并不是整體都是立體的,劇中武則天的服飾只有領子進行了立體的設計,將武則天的形象充分的表達了出來,彰顯出了女王的風范[2]。
3)扎染工藝在戲劇影視服裝中的應用。扎染的手法在古代就一直很受歡迎,這項手工工藝也在現代進行了延續,逐漸成為一種特色的傳統手工文化。而扎染就是將布料進行設計,設計完成之后進行不同力度的捆綁,從而更好地展現布料中的漸變色。同時,這種工藝也應用到了影視劇中。例如,《幸福,觸手可及》中,女主去古鎮一個專門做植物扎染的人來做一件衣服。
4)珠繡在戲劇影視服裝中的應用。珠繡就是一種珠片繡,將一些珠子、閃光珠片等材料繡制在衣服上,可以讓衣服呈現出特別閃耀的效果,從而更好地吸引觀眾的眼球。而在戲劇影視中也有很廣泛的應用,例如,《一千零一夜》中祝緒丹在其中一集中穿的衣服就運用了這種手法。
由此可知,現如今,服飾手工工藝在戲劇影視服裝中正在進行廣泛的應用,并推動了我國戲劇影視服裝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