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男 閻 肅 馮榮普
(燕京理工學院,河北 廊坊 065201)
1)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尚不完善,不能滿足所有類型的信息交流需求。互聯網技術的進步,使青少年信息途徑的散布十分快,尤其是“00”后的大學生,跨世紀的他們有著非常高的觀點和采納度。但由于部分高校網絡基礎設備滯后,問題頗多的校園網絡建設結構還不夠完整,網絡信息收集不夠充分,從而無法充分掌握學生的網絡思想動態。學生對當前學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尚未有效性的認識。有的學生認為不需要加大網絡空間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以指導。為了能更容易地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并且讓學生們認識到當前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需要進一步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多樣化,可以采取豐富多樣的形式,例如在線宣傳、講座等,以貼近學生的方式讓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達到有效性認識。
2)互聯網對大學生的影響。(1)互聯網對大學生的積極影響。互聯網使大學生具有更新和學習知識的能力。互聯網不僅僅讓學生們可以更加了解上課的知識理論,而且還帶來了很多教材上沒有的知識。特別值得注意的一點,大部分學校的圖書館網站連接共享一個網絡資源,可以讓學生能夠更方便的獲得資料和信息,使他們的知識結構從單一化走多元化。網絡有益于減少學生的心理風險并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在當今開放的信息時代,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大學,這使得社會對人才的渴望越來越高,增加了學生的心理壓力,互聯網開放和公平的性質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減輕其心理壓力的平臺;互聯網可以匿名使用,只要您可以添加到網絡中,就可以在一個平臺上和大家相互溝通和理解[1]。(2)互聯網對大學生的消極影響。盡管互聯網資源非常豐富,但是在線虛假信息,文化垃圾很普遍,大學生的身心仍處于教育領域。一些非法組織和人員假裝可以提供安全保障,實則傳播非法信息或組織其他非法組織。青少年的世界觀,生活觀和價值觀尚未成熟,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很容易被這些信息入侵,使他們的社會使命感和對他人的人文關懷減弱,甚至導致人文品格和道德素養下降,有些甚至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2]。
3)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意義。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機遇與挑戰,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適應當前大學生教育現狀,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網絡陣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守好網絡陣地也變得尤為重要。互聯網時代為高校的治理和政策開辟了廣闊的知識庫。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他們在互聯網世界中的學習、生活、聯系,從而將建立一個龐大而多樣化的數據庫,并且更新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據庫,與此同時,隨著主要數據庫技術的引入,它不僅可以覆蓋所有教材,而且可以覆蓋人們的“數據節點”,從而極大地改善了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數據庫,并且保護和補充師生之間默認信息不符的不足[3]。
利用網絡拓寬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間。單一的線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如談心談話,深入課堂等,已經不能完全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大學生目前普遍傾向于在個各大互聯網平臺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例如微博,抖音等。所以切實的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的服務于學生工作。
1)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專網建設。建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平臺,讓學生和教師對互聯網有了新的思想政治認識。我們可以繼續改善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專用網絡的建設,特別是一些特定網站的建設。例如,我們可以在學校網站創建“思想政治花園”、在二級學院網站創建“挑戰答題”,開展“學習強國”專欄等,陸續更新和補充這些網站的形式,并嘗試與學生的生活保持緊密聯系。同時可以建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板塊,讓學生使用他們自己最喜歡的方式,進行熱門話題討論并交換資源,及時解決學生反映的實際問題,并收集學生意見,傾聽學生聲音,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加強學生輿論指導[4]。
2)引導學生預防虛假事實,加強網絡監控。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已成為學生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抖音、快手、微博等已成為學生的“必修課”,但是由于互聯網安全中心缺乏有效的監督,一些不良信息經常會通過QQ、微信等傳播給學生,因此導致不法信息的傳播。由此可見,政府有關部門和高校均應該強化監督。作為政府有關部門,要從法律的角度加強網絡監督。作為一所高校,我們更應該積極地指導學生,提高他們分辨事物的能力,做到正能量信息積極分享,負能量信息置之不理。
3)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為確保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可以推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小組的建設。首先,我們要做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小組人員的選擇和運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小組不但要有牢固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素養,能夠了解和管理思想政治的特征和規律。還要精通政治類相關學科的知識,掌握現代互聯網知識,可以更好地利用互聯網技術去發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只有在這些條件下,才能確保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發展。高校要高度重視培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隊伍,可以選擇那些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具備專業技能、素質大學生隊伍,既可以豐富知識,還可以讓更多的大學生加入進來[5]。其次,必須加強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小組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小組的培訓。兩種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小組相互組合,共同研究理論,加強理論研究和指導。例如組織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互聯網技術知識研究,樹立使互聯網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管理互聯網的相關技術,管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不斷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小組的實踐能力和工作技能。積極參與網絡文化建設,幫助大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并不斷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經驗。
總而言之,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解決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臨的困難,還可以進一步完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利用新技術、新概念,培養和發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大學生全面發展和身心健康提供最完美的環境。同時,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繼續探索下去,努力做好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推進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形式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