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男 胡羽然 唐 亮
(燕京理工學院,河北 廊坊 065201)
新媒體是數字化的且形式豐富,即時性強。相對于報紙、收音機、電視來說如今新媒體無疑是當下青年群體所關注的主流媒體,然而由于信息傳播效果十分顯著,對目前處于成長階段且尚未形成自我的清晰認知的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方面而言具有強烈的沖擊性,因此,我們應該思考新媒體環境的影響下,如何正確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新媒體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首先,新媒體給教育工作帶來了不少的便利,使我們對于學生的教育形式更加豐富,相較于之前枯燥無味的授課方式,如今我們在新媒體的影響下更注重以圖文并茂的方式進行授課[1],并且我們也做到與相關案例相結合來進行知識的講解,這樣使得課堂的趣味性加強,新媒體打破了之前教師面對面、一對多的教學方式,在特殊時期,我們使用新媒體達到了網上授課的目的,足不出戶就能進行教學,通訊方便使得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來傳道授業解惑,交流方式也更加多樣化,學生們也可以在網絡中進行自由探討。其次,信息的傳播渠道更加的廣泛,傳播速度更加快捷,使得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進行接收學習,許多數字化圖書館的構建為獲取知識提供了便利,如我們所熟知的知網、中國慕課、知乎以及萬方數據庫等 等[2],學生們不止在課堂上可以學到知識,新媒體也提供了更多的途徑可以來獲取豐富的國內外文化知識。在生活的節奏中學生或多或少的會產生一些碎片時間,對于碎片時間而言,學生隨時可以拿起移動設備通過新媒體來接觸新的知識。
新媒體的出現使得正在成長中的大學生有了更多獲取信息的途徑,“去中心化”讓學生不再只聽一家之言,但是當下信息繁雜,每個人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傳播者,網絡上的自由言論使大家感到放松的同時也不乏有一些學生只圖一時之快而發表某些不當言論,更甚者會利用網絡的匿名性,從而心安理得的進行網絡暴力、網絡欺騙以及散播謠言這樣的有害行為,在各種雜糅的信息中不乏一些享樂主義、極端主義思想和恐怖主義思想等等,由于大學生還未步入社會,相較于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多年的人而言閱歷太淺,就非常容易被一些不良文化所裹挾,這些不良文化極有可能對學生造成錯誤引導從而形成潛在隱患。
海量化的信息雖然使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但難免會有快餐化學習的傾向,通常是一目十行,只觀其形不解其意,這樣的學習實際上是沒有任何效果的,是既浪費時間又不得一物的行為,資源豐厚的同時也會有一些心術不正的學生在網絡上進行肆意的抄襲剽竊,隨意的盜取別人的創意化為己用,做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事,不當的使用新媒體,做事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自己投機取巧,最后的結果可能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們顯然不能助長這種行為,知識創新是國家的重重之中,應當培養學生有自己的自主意識,對于一些知識有自己創新性的運用,這種現象是一種道德的缺失,最終也會形成一種誠信意識淡薄,沒有自我底線的思想。
新媒體下不止是學習資源的便捷,更是各種娛樂方式的便捷,自新媒體發展以來人們的娛樂方式更是百花齊放,其中游戲、影視更是青年群體放松自己的主要方式,大學是開放式的并不拘束學生的娛樂行為,但有些自我約束力差的同學,經常會過度娛樂,一打游戲一看影視就是一夜,導致白天上課期間補覺,荒廢學業只顧玩樂,這種行為不止是對自身身體的損傷,也是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更是思想滑坡的一種表現。有些學生分不清現實和虛擬,平時只混跡于網絡中,在現實中卻是典型的孤獨癥,缺乏于他人的交流,或者是與他人交流困難,在網絡中扮演虛假的自己,最后形成了一種網絡依賴,無節制的將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網絡中,只沉浸與自己的互聯網世界,最終與現實脫軌。
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干力量是國家發展的中流砥柱,新媒體下我們應該利用新媒體的特點進行學習方式和教育方式的轉變,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科教學之中,在文化多元化下做到從各種方面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我們應該提高學生對網絡文化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加強網學生絡道德的建設,使得學生有自己的辨別善惡好壞的能力,有自己的思想,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和集體觀念[3],網絡也非法外之地,要教導學生對于自由言論的認知,使學生構建一個清晰的思想政治認知。
高校要開發自己的校園新媒體平臺,例如抖音、微信公眾號、嗶哩嗶哩等平臺創建具有公信力的賬號,在這些平臺發布一些推文或者視頻,緊跟時事熱點分享正確的解讀和看法,引導學生的思想,使學生構建一個正確的三觀,推送一些具有紅色精神的文章,建立討論社區,使學生開展良性討論,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社會觀念、誠信意識等等。增強主流權威媒體的宣傳,例如人民網、鳳凰網、新華網的宣傳,主流媒體在媒體中起主導作用。
教師的素養是直接關系到每位學生的成長的,所以教師隊伍的素養提升也是至關重要且關鍵的,好的教師要定期跟學生進行談話,不僅是關心學生的生活,更是要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對已經發現的或者有苗頭的思想偏差的同學進行及時教育指導,將學生引上正軌。除此之外,學校應構建線上心理指導平臺,多多開設思政課或思政講座,教育學生立德樹人,在如今自媒體主流的時代,思政課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有著重大的意義,這是培養社會主義的接班人不可或缺的一步,這是引導學生自立自強自尊自信的一步,這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關鍵的一步。
“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教育是民族立身之本[4],思想政治的重要性更是無可替代的,新媒體下我們面臨著眾多機遇以及挑戰,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永遠值得探討的話題,因為有出色的青年才有出色的國家,我們要從各方面著手,使學生正確構建一個思想認知和政治認知,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