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駿
(安徽省第一輕工業學校,安徽 蚌埠 233000)
2017年11月,國家取消了會計從業資格證,這一舉措看似降低了會計從業人員的準入門檻,實際上卻是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就業環境的需要,不少中職院校開始對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做出了一些調整,啟用全國初級會計資格考試專用教材《經濟法基礎》作為教學用書。該教材涵蓋法律基礎、會計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流轉稅法律制度、所得稅法律制度、其他稅收法律制度、稅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以及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險法律制度。如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并能保證初級會計資格考試的通過率,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是目前中職院校亟待研究和討論的問題。
近兩年來,會計專業招生人數減少,生源質量下降。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基礎差,缺乏學習目標,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對網絡、手機的自制力幾乎為零,學習激情往往只停留在前一兩次課,遇到學習上的難題,直接選擇放棄,課堂上越來越多提不起精神甚至直接睡覺的學生。
法律條文本身晦澀、復雜的理念,眾多枯燥、瑣碎的知識點,加上學生沒有生活體驗,對于這門課掌握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另外,由于會計專業的特殊性,每年的會計法律政策都有些微的變化,全國初級會計資格考試2021年的考試知識內容在2020年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變化,學生在上課時使用的教材在畢業后參加考試時,考點會有些許變動。
教師上課時使用的教學方法普遍采用講授法,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教學效果差。盡管目前正在推廣使用信息化手段融入教學,落實到課堂教學中,被簡化為上課使用PPT,仍然延續照本宣科的模式。如何高效率完成教學任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破解教學困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學有所獲,也是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變和完善。
剛開學的頭兩次課,學生正處于學習的激情期,一定要抓住這關鍵性的時間點。反復強調《經濟法基礎》這門課的重要性。作為初級會計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能夠取得初級會計資格這一職業等級證書,是比中職學歷證書含金量更高的證書,比同等學歷的其他人更具就業的競爭力。而在校期間學習,學習不需要額外購買考試用書,也不用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學習與考試有關的知識,省時、省力、省錢。只有引起學生的重視,才能有效地進行后續的教學任務。
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和啟發者,只有對知識點有全面深入地掌握,才能做到深入淺出,易于學生領會。由于有大量的知識點需要記憶,就需要教師采取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引導,精心備課,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快速且牢固的記住知識點。比如在講到“偽造、變造會計憑證”的概念時,采用圖片對比的方法,“偽造”意味著“無中生有”,配上一張圓珠筆畫的人民幣圖片,而“變造”意味著“以假亂真”,配上一張素顏白雪公主和濃妝白雪公主的對比圖,概念的區別一目了然。再比如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六大類,編成順口溜:一警二罰三拘留,沒收停業許可證。教師在充分把握知識點的基礎上,學生才能學得輕松,記得牢固。
翻轉課堂,將課程的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課前發布任務單,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慕課、B站等網站)進行課前預習。課上鼓勵學生參與角色扮演、安排學生進行知識競賽實現知識點鞏固。課下組織學生到法院去觀摩庭審、在社區舉辦法制宣傳達到知識運用。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鍛煉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學期剛開始,在學生心中種下了考證的種子,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加深和強化這一目標,使學生不自覺地形成自我暗示,更加重視這門課,在心理學上叫“正強化”效應。對于初級會計資格考試,不僅需要將知識框架立穩,細枝末節的小知識點也要關注到。以往的真題中,經常出現課上沒有強調,卻實實在在寫在教材里的容易被忽視的一句話作為考點。這就需要進行大量的習題訓練。授課期間,通過購買輔導材料,逐章逐節練習。剛開始,學生對知識掌握得不牢固,可以對照課本做題,但是要求學生將每道題每個選項對應的位置在課本中找到,并標好頁數,無形中又復習了一遍課本。與此同時,還應構建考試模擬系統,供學生考前練習和模擬考試,以適應考試環境,提升初級會計資格考試通過率。
《經濟法基礎》是中職院校會計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同時也是初級會計考試必要科目之一,一直以來都被認為只是一套枯燥的理論系統,但又擁有不可取代的、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如何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仍然是一個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而作為教師,我們的任務就是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研究和探索更多適應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將經濟法課程活學活用,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專業扎實、技術過硬的會計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