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德花
(東北石油大學 秦皇島校區,河北 秦皇島 066004)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歷經多年在,人才培養目標、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不斷完善、優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外語教學需求以及理念不斷發生變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面臨新挑戰,圍繞信息化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也呈現出新態勢,智慧教學這一新理念的提出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構建智慧教學新模式是大學英語教學信息化改革中的一項重要新課題。
1)智慧教學理念。智慧教學理念是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必然產物。它是借助于現代化技術與設備在智慧課堂環境下誕生的新型教學模式。祝智庭教授定義智慧教育為:主張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創建具有一定智慧的(如感知、決策、輔助推理)的學習時空環境,旨在促進學習者的智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據此,智慧教學是打造自主性、創造性、差異性、體現個性化的課堂教學環境,并彰顯學習者在課堂教學模式中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習者學習效度、智慧能力培養和智慧發展的新型教學模式。
2)大學英語智慧教學的特征。與傳統的課堂教學完全不同,智慧課堂環境下生成的新型教學模式,它具有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創新以及學生英語學習模式創新等特征。(1)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傳統的英語課堂上,多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立足于教材,以教學大綱為依據,并以教學目標為宗旨設計教學任務及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處于教學主體地位,而學生處于被動學習者的地位。他們機械地記憶、簡單的理解英語單詞、語法知識,缺少自主思考。該教學氛圍沉悶,學生參與度不高,同時也違背語言學習規律。然而,在大學英語智慧教學模式下,課堂不再局限于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它采用了多元化、個性化的智慧教學模式,教學時空的翻轉課堂、“開放式”教學系統的MOOC,運用混合教學手段、借助教育平臺上的優質資源和便捷的移動終端,鼓勵學生主動思考,給予他們更多展示自我的平臺,進而促進其英語核心素養及思維意識的培養與形成。 (2)英語學習者學習模式的創新。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始終提倡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然而以往的大學英語教學未能體現學習者的主體身份。大學英語智慧教學模式,使得外語教學在大數據信息技術支撐下,學習不再局限于教室、教師和課堂,學習的范圍日益擴大,變得智能化。學生能夠借助網絡學習空間中的教育資源實現自主學習,獲取優質的英語課程內容,學習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主構建知識體系,培養創造性思維,實現智慧學習。可以說,以網絡學習空間為導向開展的大學英語智慧教學模式較符合大學英語語言教學需要,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了新的平臺,從而增強其語言交際能力。
智慧教學構建需要滿足具備智慧學習環境、以活動教學為主和采取多元評價方式三個條件。高校英語教師應具備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優選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競爭能力,培養這種新型能力是實現智慧教學的關鍵所在。
智慧教學的構建是一個綜合、復雜的過程。智慧教學中,信息技術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使得教學設計、實施、以及評估的每一個環節都發生了變化。以下從大學英語智慧教學的資源準備、教學活動設計和智慧教學的評價環節3個方面,淺談構建大學英語的智慧教學模式。
1)智慧教學的資源準備。網絡上,外語教學資源種類豐富、形式多樣。需要教師進行甄別、篩選,將與課程密切相關的、優質的教學資源及時推送給語言學習者。
根據教學環節,所有教學資源又可分為課前教學資源、課中教學資源和課后教學資源。課前資源可以幫助學習者認識到自己對所要求學習內容掌握的程度,使學習者提前了解下一次課堂的重點及難點,更具針對性。課中教學資源是教師在實體翻轉課堂中采用的資源,更多的是針對課前檢測中反映出的學習者薄弱點的重點講解、練習,以及圍繞文章主題的拓展資料。課后教學資源借助在線測試、作業或題庫,檢測學習者學習效果,鞏固學習成果,促進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升。課前、課中和課后教學資源三者之間是不可分割的有機組合,是保證語言學習者的知識輸入、知識形成和知識輸出3個完整的學習過程的有力支撐。
2)智慧教學的活動設計。智慧教學的教學設計,首先需要對學生主體進行前期分析,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需求。制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以及教學反饋都要以此為基礎。按照教學環節,教學活動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活動。上課前學生通過智慧教室接受學習任務,完成教師提前上傳的英語學習資料,并在課前完成預習測試,如果遇到疑難問題,可在網絡教學Q&A平臺進行討論交流。課中教師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有針對性地對學生課前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引導,啟發學生思維,培養思辨能力。課后活動中,通過智慧教學平臺上提供的豐富的試題庫、作業庫、案例庫以及拓展庫,以及SPOC平臺、“U校園”等公眾號或各種APP,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習者不同層次的學習需求。
在智慧教學過程中,上課前學生可以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在線下課堂中,教師采用翻轉課堂形式,對學習者課前學習活動進行檢測,采用小組互助活動對學習中的重難點進行講解,進行師生或生生互動;課后學生可以利用習題和案例等平臺加強所學習知識的內化,拓展庫則提供滿足不同層次學習需求的學習資源。
3)智慧教學評價反饋環節設計。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評價教學環節不可忽視,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反饋是完整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積極、有效的評價反饋能促進教與學相長的良性發展。智慧教學中的現代信息技術為評價反饋提供了十分便利條件。師生、學生之間隨時、隨地、高效的交流反饋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教師利用智慧教學平臺,能夠記錄下學習者整個學習過程,從而可以客觀反饋評價學習者的學習表現。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評價中,需采用多元化評價方法,幫助學習者反思自己英語學習行為,調整、改進學習方法,以此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大學英語智慧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習者學習主動性、學習個性化、隨時隨地開展學習方面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它既能推動大學英語的教學相長,也能促進信息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深度融合。它既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緊迫需要,更是大學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現實需求。因此,大學英語智慧教學模式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