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熳靈 陶子寅 劉 帆 梁郁清 姜松平
(江蘇大學,江蘇 鎮江 212013)
簡筆畫是借助簡單的線條和色彩,形象的概括分析描繪繪畫對象基本特征的一種繪畫形式。它刪繁就簡,用最基本的點、線、面等元素,力求展現人和物的形態神態。早在20世紀80年代,簡筆畫就已經被劃入幼兒階段教學范圍之內,師范類院校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中也將其作為一大教學重點。
近年來,簡筆畫教學進程中出現了很多迫在眉睫有待解決的問題。經調查得知主要原因:第一,部分教師認為簡筆畫已經成為一種程式化語言,它禁錮了兒童的思想,遏制了兒童的想象力。第二,部分家長認為兒童畫得“不像”,就不是優秀的作品。第三、部分教師為了快速呈現自己教學的效果,一味地讓兒童進行臨摹訓練,這否定了兒童看世界的角度,使兒童只能被迫的接受大人看世界的視角。
因此,簡筆畫被大眾爭議的本質原因是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問題,簡筆畫圖案的程式化和僵化是由教學模式所形成的。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只注重繪畫技巧的“填鴨式”訓練,而忽視了培養兒童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對物體形態的概括能力,這偏離了簡筆畫教學的初衷,使學生呈現出的美術作品千篇一律。
雖然大眾對簡筆畫教學的評價一直爭論不休,但是各類學前教育院校依舊將簡筆畫教學納為師范生的必備技能,且在不斷的改革和創新教學模式。簡筆畫是兒童學習繪畫的基礎,它以線條為核心要求兒童用各種直線、曲線組成各種形狀并進行拼接,最終形成一個較為復雜的圖像。這種繪畫所需的手法和工具都相對簡單,便于兒童學習臨摹。教學內容大都分為動物、人物、植物等類型,表現他們的經典靜態形象。
簡筆畫和動漫卡通形象有著共同的特點,簡單的圖案能讓兒童更容易獲得成就感,能很好的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加強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此外,在簡筆畫的學習中,這些簡潔的線條不僅有利于鍛煉他們手臂肌肉的控制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各種物體的觀察和概括能讓兒童們更好的開拓思維,培養他們觀察生活的習慣。
作為美術師范專業的學生,我們利用課余的時間調研了當地部分美術教育機構的簡筆畫教學狀況,對當前藝術機構中簡筆畫教學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了解到,教育機構的教學質量和收費標準直接掛鉤,部分美術教育機構為了吸引更多的學生不斷降價,導致一名老師要同時帶十幾名學生。老師在黑板上示范,學生在桌前繪畫,這導致學生繪畫作品大庭相徑,兒童練習了繪畫技能卻失去了創作能力。此外,在藝術機構中更常見的教學方式是兒童創意美術。創意美術在材料上豐富了兒童創作的內容和形式。通過多樣化的材料再結合不同年齡段兒童的成長發育特點,使兒童從線、形、色中感知美,運用點、線、面等元素創造美,進而開拓兒童的思維。
創意美術和簡筆畫教學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兒童繪畫技能的要求,開拓了兒童的思維,培養了兒童的動手實踐能力,豐富了簡筆畫教學的方法。簡筆畫教學是創意美術的基礎和重要保障,只有打牢對線條、色彩、造型能力等繪畫技能的基礎,兒童才能瀟灑的完整的將他們的“創意”表現出來。課外美術輔導機構的創意美術教育形式多樣作品豐富,課堂氣氛活躍,但是偶爾會有家長提出疑問:你們教的到底是彩鉛還是線描還是手工課?這就需要各位老師保持材料和繪畫之間的平衡,仍然要以引導兒童創造個性化的線條、感受色彩的變化,注意形態的特征為重點,輔之不同的材料和創作形式。同時要求兒童觀察思考后再進行創作,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去觀察和探索生活。
關于什么年齡的兒童應該學什么繪畫種類的問題尚且沒有定論,輔導機構往往依從家長的要求進行教學,調研過程中甚至發現了一年級小朋友就學習素描的荒唐之舉。校外美術教育是美術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美術課程改革的實驗者也是社會美術的主力軍,應當擔負起為專業美術院校輸送人才的職責。隨著市場上各種培訓機構的“遍地開花”,規范校外美術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相關教育部門應該采取措施對其進行定期的評估和約束。
通過對兒童簡筆畫教學的調查研究,關于如何在美術教育中運用簡筆畫教學激發兒童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我們提出了以下建議:
學生的觀察力是不細致的,往往一目十行,抓不住繪畫對象重點。這就需要教師從旁引導,培養兒童的觀察能力。教師可以采用“開火車式”法、夸張法等多種方法展開教學。
“開火車式”法是教師將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在仔細觀察后進行思考,最后輪流回答。這種方法給每個兒童發言的機會,有利于形成他們積極思考勇于發言的好習慣。同時,兒童觀點被采納,對他們樹立美術學習的自信心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夸張法是極其常見的一種繪畫方式,對兒童來說一些事物的特征太繁雜不易掌握,教師可以嘗試以某一物體為例帶領大家對某些特征進行適當的夸張和變形,而對另一些特征進行忽略,從而啟發兒童創造力和想象力。如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畫牛,最開始筋骨畢現,接著不斷的做減法,最后寥寥數筆的線條就把牛的形態畫的躍然紙上。他說:“我十幾歲已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好了,但是我卻花一生的時間學習像兒童那樣畫畫。”
簡筆畫教學限制兒童想象力的直接原因便是臨摹已經程式化的作品。簡筆畫規整的線條,角度單一的形象,導致學生在臨摹了這樣的作品之后便將它視為標準,不敢有自己的變化和想法。因此,教師應避免學生臨摹現成的作品,通過圖片或實物展示的方法帶領兒童一起觀察并提煉事物的特點,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鍛煉其概括能力。教師還應該努力營造情境化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創作對象貼近社會生活。美術教師可以多向學生展示介紹一些不同種類的事物,如不同種類的植物、動物等,可以是生活中容易尋找的事物,豐富他們的視野,拓寬兒童的知識面。《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基本理念中提出要讓學生關注文化與生活。要讓兒童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并逐步形成熱愛祖國優秀文化傳統和尊重世界文化多元性的價值觀。
兒童美術教學最重要的目的是培養兒童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樹立繪畫的自信心。兒童繪畫是感性的是情感的表達,教師和家長不應從“像不像”的角度展開評價,它更大的價值在于潛藏在這幅作品背后的情感。家長老師一句看似不經意的批評就足以讓兒童喪失對繪畫的信心,當兒童下次再拿起畫筆的時候創作的思路就像是閥門一樣被關緊了。教學評價是教學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如今它不僅僅是教師一個人的事,而是課堂上每一個人的事。美術教師應采用學生自評、同學互評、老師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展開。兒童在評價他人作品的同時,也是在培養自己欣賞美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仍應以鼓勵為主,對兒童的繪畫我們尊重它、發現它、引導它。在前期創作階段做到少干預、少評價、少指導;在畫面完善階段適當的幫助烘托畫面氛圍;在本節課最后教師可以針對這次的作品進行整體的評價,從美術語言形態角度對學生的構圖、色彩、線條等方面提出更高的 要求。
在本次調查研究中,我們發現兒童線條繪畫能力和想象力之間存在嚴重不平衡。他們能夠很生動的講述出作品的畫面形象,但卻因為兒童生理發育規律手臂肌肉力量不夠而很難畫出流暢的完整的線條。在經過積極探索后,本文提出了“手勢輪廓線”的方法。借助手指擺放的形狀能輔助兒童畫出長線條,這種方法不僅教學效果明顯還提高了兒童的學習興趣。同時,手指隨機擺放出的形狀,也能啟發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課堂,也能有一千種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的技巧需要教師不斷探索,總結教學經驗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青年教師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只要在課后能多思考、多總結、多請教,一定能在教學上獲得很大的進步。因此,要想開拓兒童的思維,教師首先要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新迎難而上。
本文從課外美術輔導機構調研出發,對簡筆畫教學狀況展開了分析。筆者以為是部分教師讓學生一味的臨摹程式化的簡筆畫圖片的方式,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導致如今簡筆畫教學陷入僵局。但對兒童美術教育而言,所有的繪畫創意都建立在兒童對線條的控制力和對事物的觀察力之上的,所以簡筆畫教學是最基礎的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課外美術教育輔導機構應該肩負起自己的職責,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斷研發美術課程,促進本行業的前進和發展。
一種教學方式效果的好壞,決定權還在實際運用它的一線教師的手里。當教師教學理念發生改變的時候,教學效果難免產生變化。每一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是多種教學方式綜合使用的,因此大家在對某一教學方式進行評價的時候不應該做簡單的“一刀切”。作為教師,應該對身邊的教育現象非常敏感,要關注身邊的現狀適時地對不良教育問題進行制止。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始終應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鼓勵兒童積極創新,表達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