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維 白翔
經歷多年國際國內市場競爭洗禮,中國企業的品牌商標意識越來越強,創牌與護牌已經成為企業管理重要內容。盡管如此,中國品牌商標被人割“韭菜”的事,還是時有發生。
不久前,有媒體報道,泰國天絲公司企圖通過商標訴訟,獨占為其開拓中國市場的中國紅牛。
在一個全球化開放型市場體系中,品牌商標是決定一個企業開拓市場廣度與深度的無形資產,也是比有形資產更重要的資產。保護企業品牌商標,是企業經營管理、開拓市場的重要課題,也是各國政府立法保護知識產權、維護市場競爭秩序的重要內容。
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王俊峰呼吁,保護品牌商標,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外,國家也要從立法到執法層面,對惡意搶奪中國品牌商標行為說“不”。
隨著大批中國知名品牌崛起,品牌商標逐漸成為國家形象與實力的重要象征。盡管我們的品牌自信心越來越強,但仍有部分人盲目崇拜國外品牌。比如一些本不知名的外國品牌,一到我國市場就迅速躥紅,快速成長。其產品本是“中國制造”,無非是貼了個外國商標,國外品牌方就可以輕易賺取暴利。這足以給我們敲響警鐘。
知識產權包括專利、商標、著作權和商業秘密等。品牌商標也是重要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力度和水平,關系到保護創新成果、激發創新活力,影響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和推進。
品牌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意義重大,中國企業想要真正走出去,勢必要依靠自身品牌的影響力。據悉,我國已是知識產權數量大國。在專利申請量、商標注冊量等方面,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在專利、商標等的保護方面,我們仍存在明顯短板。
如果中國紅牛失去品牌商標,這家累計納稅320億元、有兩萬多名員工的企業,不僅發展前景堪憂,連生存恐怕都會很困難。而與其相關的60萬個核心終端、400多萬個銷售網點及全產業鏈涉及的數百萬員工,生計也將受到影響。
由此可見,保護品牌商標,何其重要!中國品牌要強大,要走向世界,必須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包括品牌商標權益保護。
近年來,國家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力度不斷加大,法律制度也日臻完善,成效日益明顯。我們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一定要做到“內外資一個標準,一把尺子,一視同仁”。而多年來,利用在品牌、技術等方面的先發優勢,一些國外企業在中國市場上占盡利益的同時,卻不斷詬病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
品牌的成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正如王俊峰所說:“一個品牌要想獲得長足、穩定發展,依法保護是最好的方式。”
紅牛品牌商標糾紛案,再次提醒中國企業,防患于未然,依法保護,才能防止企業的品牌商標被人割了“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