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袤鄉村,有中華文明的根脈,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守望著游子的鄉愁。沒有文化滋養,鄉村就如鳥無尾翼,難以飛高飛遠。
全面振興鄉村,既要興業,更要興文。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文化振興也是重要內容。鄉村文化振興,既要恢復、傳承傳統民間優秀文化,也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對優秀鄉村文化進行更新升級,賦予時代內涵,還要弘揚社會主義文化,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優秀傳統文化占領鄉村文化主陣地。
繁榮鄉村文化,是一項鄉村鑄魂工程,將不斷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助推鄉村美麗宜居,助力鄉村有效治理,助力文明鄉村建設。
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挖掘鄉村文化精髓、發現鄉村文化潛力、擦亮鄉村文化品牌、物化鄉村文化產品,實現經濟價值,離不開鄉村優秀文化人才。遵義母先才、巨野王希成、曲陽龐永克、通州閆寶林,以及蕭縣劉套鎮的書畫家們,在《民生周刊》記者筆下,他們是農民,又是文化人,是鄉村優秀文化技藝傳承人、開發人、發現者、推動者。
他們只是萬千鄉村文化人的代表,他們的故事告訴人們,鄉村文化發展前途光明。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激發其主動性,不斷提升農民文化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不僅能為鄉村振興提供豐富的精神文化食糧,更能為社會供給優質獨特的生活產品,讓鄉村文化在興業富民、扮美鄉村中,有更多更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