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男

搭建肥城“數字底座”
“君子之邑,進而有為”。2020年12月8日,華為肥城工業互聯網創新峰會舉辦。當文明城市、工業百強遇見行業巨擘、5G前驅,肥城與華為之間碰撞出的“火花”充滿了智慧和動能。
“緣分”始自2019年12月,始終把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擺在突出位置的肥城,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由華為公司和征途科技共建肥城市“數字底座”并成立肥城市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至此,肥城市成為全省首個與華為公司合作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并開展5G產業應用試點的縣級城市。
中共肥城市委書記馬保文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們的發展方向之一就是聚焦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方向,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肥城,全面構筑縣域競爭新優勢?!?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1/04/14/qkimageszxsjzxsj202106zxsj20210604-2-l.jpg"/>
千方百計推動數字化轉型,肥城市財政拿出真金白銀,每年投入306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數字化轉型定制服務,對符合條件首次應用的企業財政全額支持。還從規上企業形成的地方財政貢獻中提取2%,定向支持智能改造、裝備提升,一舉破解企業“不想投、不敢投”的難題。
投資2億元建設的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以“數字底座”為依托,持續為肥城市提供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等技術服務。“數字底座”可容納1000臺服務器等主設備,為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發展、政府信息化建設提供高彈性、高安全、高存儲的數字空間,可謂智能發展的肥沃“黑土地”。
企業方案“量身定制”
原本靠“智造”產品走出國門的泰鵬智能家居,近日變得更加智能化:上線全新信息化系統,將車間各物理單元進行聯網,實現人員、設備、物料、工藝、生產、質量全流程閉環管理和生產過程透明化,生產周期縮短16%,效率提升26%,預計綜合效益提升約每年300萬元。依托“數字底座”,肥城市積極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應用,相當于為企業裝上“智慧大腦”。
走進農大肥業的生產車間可以看到,各類搬運車、穿梭車有條不紊,絲毫沒有過去的擁堵狀況,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這得益于“智慧物流”項目的實施。農大肥業信息中心主任王坤說:“2020年通過華為肥城工業互聯網創新基地實施了‘智慧物流項目,引入電子圍欄、無人值守過磅、條碼倉儲發貨、配送監管等工業互聯網技術,各系統應用數據聯動共享,提高作業效率達30%。”
肥城市堅持一企一策、因企施策,針對企業生產運營中的痛點難點,量身定制個性化解決方案,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實現管理優化、提質增效、降本減存。
眼下,石橫特鋼通過上線智能配煤項目,噸焦成本降低15元,配煤準確率達到96%以上;云宇機械打造協同生產管理平臺,打通企業內部以及與客戶、供應商的制造執行信息鏈,工藝審核效率提高50%,管理成本降低20%;暖春暖紡織上線IOT設備管理系統,設備運維效率提升50%,生產效率提升10%。
華為肥城基地總經理孫志斌說:“我們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的策略,‘引進來的是華為30多年在信息與通信技術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先進方案,‘走出去的是華為及其合作伙伴在肥城本地聯合孵化的方案?!苯刂聊壳?,該基地已完成10家企業的應用部署,初見成效。
“數字”賦能產業發展
企業嘗到甜頭,發展更有奔頭。一年來,肥城市努力打造基礎設施條件更好、創新策源功能更優、產業引領能力更強、開放合作水平更高的工業互聯網發展高地,極大激活了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的“一池春水”,企業紛紛主動出擊,以數字化轉型為突破口,聚焦聚力產業培育、智能制造,全面提升了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化水平。
2020年12月,山東省工信廳公示省級產業互聯網平臺示范項目(第三批)名單,征途科技“工業互聯網創新服務平臺”項目成功入選,該企業還入選省“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試點示范,成功創建省工業企業“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成為肥城市互聯網企業的翹楚。
依托肥城高新區科技孵化器平臺,涌現出了征途科技、智慧能源、鳴迅科技等一批本土信息技術企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讓肥城企業享受到更便捷、更高效的信息技術服務。
不僅如此,肥城市將裝備提升作為推進產業應用工業互聯網的切入點,升級“智能”。麥特瑞爾智慧工廠引進全套德國復合超細纖維非織造材料設備,實現了運行信息和生產信息實時監控、產品全流程追溯。魯泰建材產業園引進4條世界領先的德國艾巴維裝配式建筑生產線,匹配完整的信息化中央控制系統,實現高度智能化、全面自動化,生產效率提高了3倍。易捷數字印刷購置柯達、佳能、海德堡等國際一流彩色印刷裝備,建設智能數字印刷生產線,將可變數據印刷技術與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等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創新將“動態二維碼”應用于出版印刷領域,實現了“一書一碼”。
同時,已有168家企業在省服務平臺啟動上云業務。金塔機械通過應用云端服務,硬件投入、運營維護等成本下降15%,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泰鵬集團通過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建設,提升了高效生產協同管控能力,產品一次合格率、及時交付率分別達到98.5%、99%。目前,一滕新材料、農大肥業等6家企業已完成省級貫標試點建設,4家企業新入圍2020年度省級試點,企業向“兩化”融合、智能制造加速邁進。
Building the Industrial Internet on a “Digital Base”
In Feicheng City, Taian, industrial Interne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becomes an important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Giving top priority to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n industrial economy all the time, Feicheng has signed a strateg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with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owing Huawei and Zhengtu Technology to jointly build Feicheng“Digital Base” and to establish Feicheng Industrial Internet Innovation Center. Thus, Feicheng becomes the first county-level city to co-build an industrial Internet innovation center with Huawei, and to carry out the pilot application of 5G industry in Shandong.
Every year, the Finance Bureau of Feicheng City allocates RMB 30.60 million for custom services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gives financial support in full to eligible enterprises applying such servic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enter built with an investment of RMB 200 million continues to provide industrial Internet, cloud computing, big data, AI, talent training and other technical services based on the “Digital Base”. The “Digital Base” can accommodate 1,000 servers and other primary devices, and provide high-elasticity, high-security and high-storage digital space for the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gover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