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君

宣恩縣聚焦黨員干部培訓超前謀劃不夠、創新管理不足、實訓效果不佳等難題,以整體化謀劃、精準化實施、規范化管理等“三化”舉措,努力提升新時代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質效,為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賦能續航。
整體化謀劃,凝聚各方力量
整合教育資源,依托國內知名高校師資力量,與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建立合作關系,組織領導干部外出學習深造。同時,積極打造“智慧干教”品牌,創新“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通過直播授課、錄播授課等方式開展“云培訓”。
完善陣地建設,充分運用產業、旅游等資源,重點打造萬寨伍家臺、椒園黃坪、高羅板寮等三個培訓基地。采取“課堂+基地”的實訓模式,設置32個實戰教學主題課堂,開展“解開矛盾糾紛的結”等實戰教學課程,累計解決矛盾糾紛57個,推動產業發展1200余畝。
打造優質師資隊伍,樹立“大師資”理念,在各級干部、一線骨干、業務能手、先進典型中發現培養兼職教師,從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和干部培訓機構中選聘高端師資。目前已建立起100多人的兼職師資庫,負責設計各類優質課程,滿足各級各部門的師資需求,確保各取所需、各盡其長。
精準化實施,量身制定方案
開展需求性調研,按需設計培訓方案。通過座談會、問卷調查、上門走訪等形式,廣泛征集縣級領導、鎮村社區、行業部門、基層干部等對培訓內容的意見和建議,有機結合組織、崗位和個人需求,量身制定教學方案,精準設計教學課程。
滿足差異化需求,科學實施培訓課程。綜合考慮培訓計劃、主題、內容與培訓任務、崗位職責、能力結構的匹配度,打造黨?!八蛯W”、異地“訪學”、基地“導學”等教學模式。如在對中青年干部進行培訓時,主要采取一線“承壓式”鍛煉,通過集中培訓、經驗分享、現場觀摩等活動,既單兵突破、比學趕超,又凝聚合力、組團攻堅,全方位提高干部的綜合素質。
做好學用結合,創新“四微四新”模式。建好“微課堂”,著力打造“重走紅軍革命路”“覃氏土司文化”“野椒園家風家訓傳承”等文化課堂;辦好“微論壇”,分層分類搭建展示平臺,普及行業知識、分享生活感悟、交流學習心得;抓好“微調研”,累計形成各類調研報告50余篇;寫好“微體會”,以學習簡報、“口袋書”等形式,累計形成學習體會300余篇。
規范化管理,確保實訓質效
嚴格學習過程管理機制,主體培訓班實行全封閉式管理,采取“班委管理為主、學習小組配合、跟班考察為輔”的班級管理模式。綜合運用學員負面清單承諾制、學員積分量化考核制、考勤考試公示制,將從嚴管理延伸到學員培訓全過程。
建立教師反饋、學員評教“雙向評估”機制。教師針對學員受訓表現情況,將評價結果反饋至學員所在單位,形成培訓紀實檔案;學員撰寫心得體會,并對培訓方式、內容、師資水平等提出意見和建議。對于評估結果較好的機構、師資、課程,列入優秀教育資源庫,在各類培訓中優先推薦;對于評估結果不理想的,進行動態調整、通報退出。
完善組織部門干部跟班制度,在每期培訓班中,縣委組織部都會派出跟班干部,將受訓情況與課堂表現一同進行全程紀實、量化考核、科學評定,在學習培訓一線識別干部,對黨員干部受訓情況進行督促檢查。
(作者單位:宣恩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