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慶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作為國有大型航天企業,是中國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運載火箭和航天飛行器研制、試驗和生產基地,是航天高科技、多專業為一體的綜合性系統工程的典范。多年來,火箭院一直致力于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研究工作,按照“1+2+N”的整體思路,即以所承擔業務流程為主線,以組織、崗位2個緯度進行安全責任縱、橫向雙延伸,以“三個必須”“誰主管、誰負責”等要求,全面構建覆蓋各級組織、各類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指在科研生產經營活動中,根據組織和崗位的工作性質、業務特點和具體工作內容,明確各級領導、各類組織(含型號工程項目團隊等臨時組織)、各崗位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建立安全生產“層層負責、人人有責、各負其責”的工作制度和責任體系。它是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制度,是安全生產的核心與靈魂。
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的建立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實現責任體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即覆蓋各級領導、各類組織、各崗位從業人員,使安全生產責任可檢查、可考核、可追溯。
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分析、制定、審批、實施、培訓、監督與考核、持續改進等要求(見圖1)。

圖1 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管理流程
安全生產責任分析一般包括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層級分析、業務流程分解、責任界面分析、組織及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分析、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分析等。業務流程分解、責任界面分析是安全生產責任分析的重中之重。
第一,建立原則。根據“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以及“業務誰主管、安全誰負責”“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遵循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實事求是。
第二,框架結構及主要內容。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主要包括組織責任及崗位責任。首先,基于各部門所承擔業務,規定安全生產責任邊界,建立組織責任。其次,基于組織責任,結合部門實際及崗位設置等情況,建立崗位責任。最后,基于崗位責任,分析細化崗位履職工作內容,建立崗位安全生產責任清單。
組織責任是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立的前提,是安全生產責任框架的主要結構。崗位責任是組織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的具體手段,是安全生產責任框架延伸的主要脈絡。只有組織責任界面劃分清晰、安全責任描述準確,才有可能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崗位責任。崗位安全生產責任清單是崗位履職、考核的重要性文件,是各崗位履行安全生產職責的重要保障。
組織責任主要包括安全生產委員會(以下簡稱“安委會”)、機關部門等。安委會是企業安全生產最高決策機構,負責研究解決涉及安全生產的重大問題等;各機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有關業務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安全生產主管部門對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
崗位責任包括黨政主要負責人,主管具體業務的副職領導,安全總監、機關部門部長等。黨政主要負責人同為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按照國家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上級文件要求,結合實際履行相應職責,主管具體業務的副職領導結合業務分工履行相應職責。
根據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要求,安全生產組織責任、崗位責任及清單等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的關鍵內容,通過安委會會議審議,并在企業范圍內進行公示。安全生產責任體系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各級組織、各崗位從業人員應在日常工作中履行安全生產責任。
依據安全生產責任清單,根據安全生產發展規劃、總體目標和年度工作要點等,黨政主要負責人向所屬單位、機關部門黨政主要負責人下發年度安全目標管理責任令(狀或書),明確年度指標、安全責任、重點工作及考核要求等內容。所屬單位、機關部門據此,結合自身實際,組織逐級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分解傳遞安全目標要求,層層壓實安全生產責任。
根據“覆蓋全員、分層分類”的原則,所屬單位、機關部門應將安全生產責任作為安全生產培訓的重要內容,通過安全領導小組會議、專題會議、部門會議等渠道,定期組織開展培訓。每次培訓時間一般不少于2學時。各級人員應熟知組織安全責任和崗位安全責任,提升安全履職意識和能力,做到先培訓、后上崗。
根據“逐級監督、分類考核”的原則,安全生產責任監督與考核一般分為組織責任的監督與考核和崗位責任的監督與考核。
通過安全生產檢查、安全目標管理責任評估等方式,對各級組織、各類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履行情況、安全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根據檢查結果,結合組織績效評價等方式,對各級組織、各類人員實施過程、結果和基礎管理并重的考核機制,并依據考核結果進行獎懲??己艘话悴捎枚看蚍峙c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應建立持續改進長效機制。企業每年組織對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的適宜性、有效性和執行情況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安全檢查情況、事故情況等,由企業黨政主要負責人牽頭組織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修訂工作。
若發生以下情況時,應及時對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相關內容進行調整與完善:一是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標準發生變化。二是組織機構、崗位發生重大變化。三是檢查發現問題和隱患。四是出現生產安全事故。五是其他特殊情況。
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是企業各級組織、各類人員在業務活動中落實安全責任的重要綱領性文件,是經過長期的安全生產管理實踐證明的成功制度與措施,也是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核心。對于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的健全完善、融入業務、納入流程等,筆者認為,這些方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特別是安全生產責任清單與安全生產責任本身的匹配性、可行性、有效性等,還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