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增,李新松,臧泉龍,王憲鑫,李濤,趙翔海
[中海石油環保服務(天津)有限公司,天津 300452]
“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始終把維護公共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當前我國的整體安全形勢有所好轉[1],但重特大事故仍然時有發生,如江蘇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山東濟南“4·15”重大著火中毒事故、江西豐城“11·24”坍塌事故等。從上述事故可以看出,我國大部分企業在安全生產領域的風險管控能力仍有欠缺,同時也暴露出企業在應對巨災方面存在的不足。而針對企業開展重大事故情景構建研究與應用,不僅可以改變“事先預防、事后應急”的弊端,也有利于開展有針對性的預防及應急準備,提升企業應急管理能力[2]。本文將采用情景構建技術手段,構建LPG 儲罐泄漏起火事故情景,分析企業在面對巨災情況下,應急救援能力方面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方向。
情景構建起源于美國“9·11”恐怖襲擊之后,后期在德國、英國及日本普遍得到推廣,實質上是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對某一類或多類突發事件進行的全景性描述[3-7]。情景的演化過程需結合大量的歷史真實案例、背景資料及數據分析,要充分體現各類事件的共性,基于構建的事故場景,開展應急能力差距分析。流程圖[5]如圖1所示。

圖1 重大事故情景構建工作流程
A 公 司 現 有LPG 儲 罐3 臺100 m3( 其 中1 臺100 m3儲罐作為備用罐)和1 臺50 m3的LPG 儲罐,罐區另設1 臺50 m3儲罐儲存液化石油氣殘液(主要成分為戊烷),為四級重大危險源單位。該企業擁有充裝管線1 條,卸車管線1 條,殘液回收管線1 條;擁有完整的液化石油氣充裝及卸車設施。
A 公司在充裝作業期間,1#儲罐第一道法蘭與儲罐連接處發生泄漏,值班領導發現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各職能組按照職責分工開展搶險救援行動。由于泄漏速度過快,產生靜電,周邊混合氣體遇靜電發生閃爆,閃爆導致法蘭與儲罐連接處泄漏口增大,大量液化石油氣泄漏,并形成噴射火,2 名現場人員受傷。罐區火勢在廠內消防力量及外部消防力量共同撲救下,得到控制并最終熄滅。廠區員工及周邊公眾為避免事故繼續擴大而被迫疏散。
LPG 儲罐泄漏起火后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不僅會對人身造傷害,同時也會對周邊儲罐、管線、儀表等設施造成損壞。本文采用Phast 事故后果定量分析軟件,分別模擬噴射火熱輻射及泄漏氣體擴散范圍。
根據當地氣象條件及場景模擬,選取天氣參數作為計算的典型工況(風向:西北風,風速:4 m/s);LPG儲罐泄漏時的儲量為40 t;物料參數為液化石油氣(壓力:0.3 MPa);泄漏孔徑為4 cm。
2.3.1 儲罐泄漏噴射火定量風險計算結果分析
假定噴射火半徑用字母r 表示,從圖2 可以看出,當r <56 m 時,操作設備損壞,人員100%死亡(1 min);56 m ≤r ≤69 m 時,木材燃燒或塑料熔化所需最低能量(有火焰),重大燒傷(10 s);69 m <r ≤92 m 時,裸露皮膚有痛感,穿防護服可停留幾分鐘。
2.3.2 液化石油氣泄漏定量風險計算結果分析
假定液化石油氣泄漏半徑用字母s 表示,從圖3 可以看出,當s <15 m 時,該范圍為熱區、禁區,需進行強制疏散;15 m ≤s ≤104 m 時,該范圍為暖區,需做適當的就地避難;104 m <s ≤146 m 時,該范圍為冷區,發布警戒管制區報警。

圖2 噴射火源強度半徑

圖3 泄漏氣體云團俯視圖
2.4.1 孕育階段
2020 年1 月20 日,氣溫驟降,達到-5 ℃,A 公司值班人員忘記對周邊儲罐底部進行排凝。
11:50,A 公司充裝間2 名員工正在充裝鋼瓶,廠區卸車點1 輛液化石油氣的槽車正在進行卸車作業。由于人手有限,作業過程中值班室沒有人。
2.4.2 發生階段
12:20,作業人員聽到吱吱的聲響,實地查看后發現1#儲罐第一道法蘭與儲罐連接處發生泄漏,立即向值班負責人報告。
12:01,值班負責人接到報告后,立即啟動《儲罐液相第一道法蘭泄漏現場處置方案》,指令現場人員立即關閉1#儲罐所有閥門及充裝儲罐出液、回流閥門;關閉壓縮機及槽車氣液相閥門,組織槽車離開廠區;暫停一切作業,疏散無關人員撤離。
12:03,值班負責人啟動電鈴,通知所有在崗人員迅速到“集合點”集合,并立即向B 公司及屬地主管部門報告事故情況,B 公司接到報警后,立即啟動B 公司級應急響應,同時第一時間向C 公司報告事故情況。
12:05,指揮長宣布啟動A 公司級應急預案,成立現場指揮部,指令消防搶險組切斷儲罐區電源,啟動罐區消防系統,組織人員開展應急堵漏工作;安全警戒組對事故現場進行警戒隔離,協助現場無關人員撤離;通信聯絡組及時了解現場救援進展并上報。
12:07,消防搶險組到達現場,關閉儲罐區所有電源,啟動罐區消防噴淋,利用消防水龍帶對泄漏點周圍進行稀釋,并在泄漏點下風向防火墻處設置便攜式氣體檢測儀,同時,利用鋼卡對泄漏點進行堵漏。
12:09,安全警戒組封鎖廠內外交通車輛,設置警戒路障和隔離帶,協助現場無關人員撤離,同時做好引導救援車輛準備。
12:12,非應急人員撤離至緊急集合地點,安全警戒組進行人數清點工作,同時,對集合點的可燃氣體濃度進行實時監測,并隨時向指揮長匯報。
12:25,現場仍未堵漏成功,為避免事故影響進一步擴大,指揮長指令通信聯絡組,告知周邊企業及村委會做好人員疏散準備,同時向屬地醫療機構聯系,提前做好救援準備。
2.4.3 擴大階段
12:30,在應急堵漏過程中,1#儲罐第一道法蘭與儲罐連接處泄漏口突然增大,產生靜電,周邊混合氣體遇靜電發生閃爆,閃爆導致大量液化石油氣泄漏,并形成噴射火,2 名搶險人員受傷(1 人燒傷,1 人昏迷)。
12:32,指揮長指令消防搶險組立即啟動高壓注水裝置,開啟1#儲罐鄰近消防水栓進行集中滅火,并迅速轉移受傷人員;通訊聯組向B 公司報告事故情況;安全警戒組對受傷人員進行初期救治。
12:34,B 公司接到報告后,立即向C 公司報告事故情況,C 公司立即啟動應急響應,部署應急救援策略。
12:37,受傷人員被轉移至上風向安全區域。
12:45,地方消防隊和地方政府領導趕到事故現場并了解情況,成立現場指揮部,A 公司應急指揮權移交地方政府,A 公司協助政府進行應急救援工作。
12:47,屬地消防隊組織多輛消防車對著火設施進行滅火,并對周邊儲罐進行降溫保護。
12:49,政府應急指揮部安排人員對周邊半徑1 km范圍內可能受影響的企業和村莊進行疏散。
13:15,120 救護車抵達現場,將受傷人員轉移至周邊醫院。
13:20,罐區火勢在廠內消防力量及外部消防力量共同撲救下,得到控制并最終熄滅。
13:40,經氣體監測儀檢測,罐區周邊區域混合氣體濃度處于爆炸下限濃度以下。
2.4.4 應急結束階段
第二日:
9:00,罐區消防廢水檢測合格后,被轉入事故水池。
9:30,政府應急指揮中心宣布現場應急結束,開展事故調查工作。
一周后,消防廢水處置基本完成。兩周后,責任認定、開展災后恢復工作。一個月后,受損設施設備更換完畢,廠區恢復正常工作。
LPG 儲罐泄漏起火導致的事故后果是:傷亡情況是1 人燒傷,1 人昏迷;基礎設施損壞為1#儲罐第一道法蘭及周邊管線、儀表損壞;疏散/遷移100 多人;大氣局部污染;經濟損失約100 萬人民幣;發生多次事件的可能性較小;恢復時間需要數月。
2.5.1 次生衍生災害
若廠區雨水排放閥沒有及時關閉或消防廢水過多,都會導致消防廢水進入周邊區域,造成環境污染事故;有毒有害氣體隨風大面積擴散,嚴重威脅周邊人員的人身安全;噴射火造成的熱輻射及爆炸沖擊波,會在不同程度上對設備和人員造成永久性或臨時性傷害。
2.5.2 財產損失
LPG 儲罐、管線及廠區其他設備設施嚴重損壞產生的費用;儲存的液化石油氣大量泄漏產生的費用;動用本單位、外部單位應急資源產生的費用;人員救護、賠償費用;政府罰款等。
2.5.3 經濟影響
無法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工作,造成的違約金賠償;公司聲譽受損,引發資金鏈斷裂,財務狀況惡化。
2.5.4 健康問題
爆炸沖擊波及噴射火熱輻射對員工身體健康造成的直接影響。另外,在事故中吸入過量的有毒有害氣體,大大增大了員工患病的概率。

表1 應急能力差距分析表
以構建的事故場景為基礎,梳理應急任務,分析完成每個應急任務所需的應急資源,與現有資源進行差距分析,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以液化石油氣泄漏、閃爆起火階段的差距分析為例,詳見表1。
重大事故情景構建技術應用于企業的應急管理,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可以加強企業對巨災風險的認知程度,對小概率、高后果事件的重視度;二是強化了企業領導層和主要崗位人員主體責任;三是反省應急能力體系脆弱性,明確巨災應急準備能力建設主要目標;四是作為巨災事件應急演練情景設計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