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起俊 牛 禧
(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重慶 402247)
虛擬現實技術(英文名稱:Virtual Reality,縮寫為VR),是20世紀發展起來的一項全新的實用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囊括計算機、電子信息、仿真技術于一體,其基本實現方式是計算機模擬虛擬環境從而給人以環境沉浸感。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對VR技術的需求日益旺盛。VR技術也取得了巨大進步,并逐步成為一個新的科學技術領域[1]。
虛擬現實技術就是利用現實生活中的數據,通過計算機技術產生的電子信號,將其與各種輸出設備結合使其轉化為能夠讓人們感受到的現象,這些現象可以是現實中真真切切的物體,也可以是我們肉眼所看不到的物質,通過三維模型表現出來。因為這些現象不是我們直接所能看到的,而是通過計算機技術模擬出來的現實中的世界,故稱為虛擬現實[2]。
由于虛擬現實技術特有的特點,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模擬危險的實際操作,在越來越多的高危行業中得到了應用,如醫學、軍事、航空航天等方面。
焊接是當今工業生產中最重要的加工手段之一,由于工作條件、加工特點以及人員操作技術水平影響,焊接后的焊接接頭難免會產生缺陷,如果缺陷超出標準,影響焊接結構的質量和安全,甚至造成重大事故。無損探傷是焊接接頭主要檢測手段,無損探傷有射線探傷、超聲波探傷、滲透探傷、磁粉探傷、熒光探傷等成熟的技術,其中,射線探傷是最直觀、最準確的一種方法。特別是在管道、壓力容器、船舶制造等行業廣泛應用。據統計,我國20世紀末各行業各級別無損檢測人員有10萬人左右,近10年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而機械制造、化工、冶金及基礎建設的增長速度更是高于經濟增長速度,無損檢測人員的需求以年約10%的速度增長。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全國無損檢測人員的缺口大致為3萬人[3]。
射線探傷主要采用γ射線和X射線兩種方法,它們都具有很高的危險性,特別是γ射線使用的放射源,受到政府部門嚴格控制,并且由于衰減,需要定期更換放射源,提高了教學成本,所以在各種培養機構想要進行射線教學是非常困難的。
劉軍華構建工業X射線探傷擬真教學體系,開發了X射線探傷擬真教學軟件[4],筆者認為,采用虛擬現實技術,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進行教學,避免了直接接觸射線的危險,解決了設備耗材的成本問題,相對于虛擬仿真技術,“沉浸式”教學體驗更能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對知識點更容易理解吸收。
以γ射線和X射線的參數不同、照射方式、焊接結構不同,可以搭建板對接焊縫單壁成像、小徑管雙壁雙影成像、筒體對接(環焊縫、縱焊縫)全景曝光等模擬工作場景。
設置射線探傷靈敏度影響因素,射線探傷靈敏度影響因素主要分為對比度、不清晰度和顆粒度等三大要素,此三大要素又分別受到不同工藝因素影響,所以對于射線探傷靈敏度計算較復雜,為了簡化探傷人員工作內容,模擬現場探傷真實工作情況,一般情況下,固定了若干影響因素(如增感方式、膠片黑度),設置若干變量(射線能量、透照厚度、曝光時間、入射角度等),γ射線和X射線都會制作相對的曝光曲線,再以典型的探傷設備的曝光曲線推導出計算公式,設為VR軟件的計算程序。當學員進入射線探傷VR場景,模擬探傷工作,學員會調整變量,程序后臺通過計算公式,得出一組靈敏度數據,每組數據對應了一張射線膠片,將膠片實例化,供學員觀看分析。
從射線探傷操作模擬教學模塊中,可以學習到各種典型焊接結構的透照方式選擇;一次透照長度的計算、曝光曲線中射線能量、透照厚度、曝光時間等參數的對應關系及選擇,基本還原了射線探傷工作過程。
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模擬暗室洗片操作,步驟包括配液、顯影、定影、水洗和烘干等,借助其他學習資源,或者在軟件里詳細講解,幫助學生熟悉顯影的原理、影響因素、顯影和定影的時間、水溫控制等知識,掌握了暗室處理整個流程的熟悉度以及各個步驟的正確操作方法。
建立射線探傷資源庫,包含大量焊接缺陷案例。學生可在計算機軟件上練習評片,既能避免在學習過程中誤操作劃傷膠片,又能擺脫膠片資源缺少的問題,還能提高學習效率,通過題庫隨機抽題反復練習,形成牢固的記憶。
安全是射線探傷重中之重的工作,在虛擬現實軟件中,安全操作提示貫穿整個射線探傷過程,這樣可以讓學員注意某些不容易發現的隱患,提高學員安全意識,形成正確的操作規范,避免今后發生安全事故,比如射線探傷開始前,需要清空探傷室人員,檢查門是否關閉,打開射線作業指示燈,若學生這些操作未完成,系統就會發出安全警告,提醒學生。
通過先進的虛擬現實技術來模擬射線探傷學習,有許多可取之處,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有助于增強學員的學習興趣,提高學員的學習效率,并節約了成本,保障了學員的安全,是一種可推廣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