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剛
遼寧省凌源市種畜禽管理辦公室,遼寧 凌源 122500
豬傳染性胃腸炎是豬感染了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引起豬的一種病毒性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腸道疾病。1946年,美國首次發現TGEV,之后TGE呈全世界范圍流行,各個國家對于TGE的防控相當重視,也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經濟去進行防控。TGE的防控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隨著TGE變異株的出現,此病的防控又引起了各國相關部門的注意,對于TGE變異株目前沒有較好的治療措施。預防TGE成為了養豬業不可忽視的重要工作之一,養殖戶也要積極防治此病,加強飼養管理和免疫預防工作,降低TGE的發病率,促進養豬業的健康發展。
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是一種RNA病毒,隸屬于冠狀病毒科、甲型冠狀病毒屬。TGEV的病毒粒子多數情況為圓形或橢圓形,有囊膜,TGEV的粒子直徑為90~200 nm。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有4個結構蛋白。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可以在甲狀腺細胞、睪丸細胞、豬腎細胞等細胞中進行體外培養,并可以使細胞產生病理變化。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對熱十分的敏感,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在56 ℃時可以存活45 min,隨后便完全被殺滅,但是該病毒對寒冷環境不敏感,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在冷凍保存時極其的穩定,-20 ℃可存活1~2年之久[1]。
TGE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多發生于寒冷的月份,一般多發生于11月中旬到次年的4月中旬,但次年中的1~2月為主要的發病高峰期。通常在自然感染情況下,豬是TGEV的易感動物。此病的主要傳染源為病豬和帶毒豬,其次隱性感染的豬和潛伏期內的豬也是此病的傳染源。TGEV主要通過接觸傳播和呼吸道傳播,主要的傳播方式是呼吸道傳播,其次是健康豬接觸了病豬接觸過的飼料、飲水、墊料等也是可以感染此病的。
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的潛伏期很短,一般為15~18 h。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主要侵害2周齡以下的仔豬,患有TGE的仔豬臨床癥狀以嚴重的腹瀉、嘔吐為主要特征,同時患病豬出現嚴重的電解質紊亂和極度脫水癥狀,TGE的死亡率很高。
TGE的病理變化主要為胃腸道出現病變。解剖病仔豬可見,仔豬胃壁有針尖出血點,且豬胃中存在沒有消化完全的凝乳塊。腸道的病變可見腸絨毛萎縮,腸道管壁變薄,有出血點。此病的最主要病理變化為空腸和回腸部分的腸絨毛嚴重萎縮,肉眼可以輕松辨別。對于自然感染TGE的病豬,肺部不會出現病理變化。對于人工感染TGE的病豬,解剖時可見肺部有肺炎。
TGE可以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進行初步的診斷,需要與其它腹瀉病進行鑒別診斷,以免造成誤診。進一步診斷的話,需要進行實驗室診斷[2]。TGEV的實驗室鑒定可以通過分子生物學實驗,如核酸檢測、病毒分離鑒定和血清學試驗,也可以進行形態學觀察,使用電子顯微鏡對病毒粒子結構進行觀察去進行診斷。
此病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進行疫苗免疫,國內現在有兩種疫苗可以接種,分別是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二聯活疫苗和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二聯滅活疫苗。仔豬首選可以是活疫苗,妊娠母豬要首選滅活疫苗,其它年齡段的豬可以任選疫苗。養殖場要定期進行此病的檢測,對于陽性的病豬要及時淘汰,將養殖場徹底凈化,這樣才能防止TGE的發生,避免養殖場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養殖場要制定科學的飼養管理方案和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且嚴格執行,還要定期對場內的豬群進行TGEV的檢測,淘汰陽性病豬,以上為預防TGE的主要方法。此外,養殖戶還要做好日常飼養管理工作,增強豬群的抗病力和免疫力,降低TGE的發病率,以促進養豬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