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紹彪
宣威市龍潭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云南 宣威 655417
豬腦心肌炎也叫做豬病毒性腦心肌炎,是一種急性傳染病,是由于感染腦心肌炎病毒而發生的傳染病。豬和某些哺乳動物是由于感染腦心肌炎病毒而發病,主要特征是出現腦炎、心肌炎。
2010年3月以來,我國一部分地區發現不同程度的豬心肌炎疫情。各個階段的豬都有發病率,成長階段的母豬表現較為嚴重,但這種病情死亡率較低、恢復能力快,一周內即可恢復,損失較小,哺乳母豬也有一定的發病率,但發病后的癥狀并不嚴重,哺乳期的仔豬臨床表現大多為口吐白沫,四肢抽搐致死,并且死亡的大多為十分強壯的仔豬,年齡在一周內發病的仔豬,一般來不及治療就死亡了,死亡率幾乎為100%,尤其是保健、補鐵等應激后發病增加。
仔豬有一種疾病是心肌炎,這種病的死亡率非常高,尤其是在仔豬斷奶之前發病率最高。由于只有少數的仔豬會有這種病,所以往往得不到重視。但是近年來,仔豬的發病率有顯著的提升,危害也變得很大。
最主要發病的原因就是由于多種病毒的入侵,還有一些細菌對仔豬的感染。缺少微量元素或者缺少維生素的補充也可能造成心肌水腫型炎癥。
臨床心肌炎主要引發幼崽生病,臨床表現有兩種:第一種急性型,表現癥狀幾乎在沒有癥狀下直接死亡,或者短期內興奮致死[1]。第二種慢性型,發作的主要狀況有發熱、食量減少、步履蹣跚、嘔吐、呼吸困難或者興奮導致死亡。
仔豬在發病期間往往精神不振、食欲有所減少、運動機能有所損害。對仔豬進行剖檢的時候可見病死的仔豬大小腸都是正常的,有一些器官會有浮腫的狀況,心臟會產生很大的破損,并伴有心瓣顏色和形狀的變化,以及心臟顏色發生的變化。病毒和細菌對心肌入侵后導致仔豬發病,這種病情首先對心臟的傳導系統造成一定的損傷,會使仔豬興奮度增加。當發病時,仔豬的心臟收縮能力會明顯下降,靜脈壓水腫,很可能出現血液循環不好或者存在呼吸困難等狀況。
由藥敏實驗得知,本菌對新霉素敏感;對恩諾沙星、左氧氟沙星等中敏;頭孢西丁、阿莫西林等低敏,建議選擇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注射口蹄疫疫苗的時候要嚴謹,需要對母源抗原體保持較高水平,在出現相應反應的時候需要立即停止豬瘟超免,隨后讓仔豬吃足夠的母乳。修復心肌,改善血液供給循環,清熱解毒[2]。同時每日采取消毒,加強飼養管理。
首先要對仔豬做好對病毒的預防,母豬在每次配種之前都要接種相關的疫苗預防病毒侵入。剛剛斷奶的仔豬要及時進行疫苗注射,以防病毒的侵入。對于偽狂犬陽性豬場,可采取偽狂犬基因的疫苗。對于病菌進入體內導致患病的仔豬,要及時對藥物的敏感進行試驗,及時找到敏感藥物治療[3]。在豬群內要保證豬群的安靜,減少聲音對豬的刺激,盡量不要對豬進行追趕。當心肌炎衰弱階段,可以用強心藥物來維持心臟活動。配合維生素可以更好的治療心肌病。
預防心肌病,對于消毒方面要嚴格管控,對消毒的環節一定不能少,沒有消毒的地方要進行注意。對病毒和細菌的預防最重要的就是改善環境,將豬舍的消毒一定要做好。在沒有豬的時候,可以采用烈性的消毒劑對豬舍進行徹底的消毒[4]。平常的時候,采用酒精消毒即可,也可以采用碘伏進行消毒,這兩種消毒的方式是相對來說影響最小的消毒劑。
對于豬舍消毒方面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管理制度,需要對每一名員工進行管控。對豬場規定每周都要做一次徹底的消毒,消毒前對豬舍、存放飼料的倉庫、存放工具的倉庫進行徹底打掃,在豬場徹底干燥后進行統一消毒,使用的消毒液和使用計量要嚴格按照規定消毒。在消毒時要盡量在陽光較充足的情況下進行,可以充分的發揮消毒劑的作用,對豬舍消毒的同時也要對倉庫進行消毒。
在對購買尚未注射疫苗的仔豬時需要在引進豬群后進行隔離飼養,很有可能是因為在豬發病的時候養殖人員沒有及時進行隔離,從而導致豬舍具有病毒,與正常的豬接觸之后,比如在同一柵欄內,相互頻繁的接觸之后,很容易造成心肌炎的傳染,豬場的條件環境較差,氣候惡劣,豬舍飼養密度大,也可能是造成心肌炎的發生[5]。同時,溶血性大腸桿菌也是心肌病發炎的關鍵因素。病菌在豬的體內不斷的繁殖,產生病毒,經過腸道的不斷吸收進入血液隨之流入全身,產生毒素,當毒素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引發豬的心肌炎,尤其是在春季空氣潮濕的情況下,氣溫和溫度都不穩定,抵抗力有所下降,很容易引發心肌炎。
在生產實踐中,對于豬心肌炎應該及時對豬打疫苗,可以從根本上對心肌炎進行防治。綜合防治的方法按照預防大于治療的原則,盡量減少豬舍中環境的微生物,對仔豬進行強化管理,對豬飼料提早補充,訓練仔豬如何采食。同時使用抗菌性藥物,增加維生素的供給,減少豬心肌炎的發病率。
根據資料可知,初步的實驗總結看來,“金葉清瘟散”對豬的病毒以及細菌管控方面最好,“求必應”對仔豬心肌炎的治療方面也是比較合適。根據觀察可知,口蹄疫與心肌炎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兩種藥物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對發病率進行降低,可以對仔豬的治愈能力提升,從而減少養殖戶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