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東偉,魏冬梅,馬 穎
吉林省遼源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 遼源 136200
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的暴發給我國養豬業帶來了巨大損失,許多養豬場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近兩年,隨著國家強有力防控措施的落實和生豬養殖惠民政策的推行,非洲豬瘟疫情進入平穩期,生豬產能逐步恢復。但是從長遠看,非洲豬瘟仍將長期威脅養豬業的安全。本文主要闡述了中小養豬場非洲豬瘟防控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應對措施,以供參考。
自我國2018年8月確診首例非洲豬瘟疫情以來,非洲豬瘟疫情在短時間內自北向南肆虐全國,給養豬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生豬產能嚴重下降。近幾年,政府強化非洲豬瘟防控措施,養豬產業整體生物安全意識提高,非洲豬瘟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2020年,國內發生了多起違規調運生豬引起的非洲豬瘟疫情,各地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防止了疫情的擴散和蔓延。2021年1月和2月,廣東和新疆陸續發生了非洲豬瘟疫情,疊加2020年非洲豬瘟疫情在國內的零星散發,說明非洲豬瘟病毒污染面很大,已在國內定殖,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零星散發還將持續,中小型規模養豬場要繼續做好非洲豬瘟防控。
中小規模養殖場場址選擇不合理,出于方便管理考慮大多數就近而建,坐落在人口集中區。場區設計不合理,周圍沒有隔離設施,生產區與生活區直接相連,不利于防疫。豬舍設計不合理,糞污排放不暢,缺少通風保暖設施。相關配套設施也不齊全,缺少糞污處理、無害化處理、消毒池等設施,防疫衛生條件差,不利于非洲豬瘟的防控。
中小規模養殖場缺少專業的獸醫人員,飼養管理全憑經驗。養殖場缺少相關管理制度,各項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沒有規范的免疫程序,存在疫苗選擇不科學,操作不規范等現象,導致群體免疫失敗。沒有嚴格的消毒程序,為了節約成本,只有發病時才緊急消毒,日常很少消毒或消毒不規范,容易造成疾病的傳播。缺乏科學的疫病防控知識,防控觀念差、意識淡薄,防控措施沒有針對性。
非洲豬瘟是一種高度接觸性、致死性列性傳染病,國內外沒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做好生物安全隔離是中小規模養豬場阻斷病毒傳入的有效途徑:一是加強生物安全設施建設。結合自身條件,在場區周圍建設隔離設施,生產區和生活區也要有效隔離,場區入口要設立消毒池,建設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化糞池;二是做好病死動物的無害化處理。病死動物不要隨意丟棄,要按照要求進行焚燒、掩埋、消毒或到就近的無害化處理場點進行處理;三是對場區要實行封閉管理。堅決禁止外來人員、車輛、物品進入,如必須進場,要嚴格進行消毒。
一是建立健全各項防疫衛生制度,并嚴格落實做好各項記錄。二是因地制宜按照疫病流行情況科學制定免疫程序,突出重點疫病的免疫接種,同時兼顧其他疫病,構建有效的免疫屏障。三是制定嚴格的消毒程序,日常消毒與緊急消毒相結合,并做好記錄。四是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有效降低疫病傳入風險。五是科學規范引種。引種前做好前期調研工作,并向相關部門申報檢疫,引進豬只進場前要隔離飼養,確定健康后方可混群飼養。
我國養豬產業規模化不高,中小規模養殖場是我國養豬產業的主力軍。中小規模養豬場生物安全條件差,飼養管理不規范,抵御風險能力差,一旦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將遭受毀滅性打擊。中小規模養豬場要從飼養管理做起,切實提高生物安全意識,嚴格落實生物安全措施。生物安全做得好,飼養管理跟得上,才能有效阻止非洲豬瘟的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