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建,黃 科,陳珍仙,崔 旭,馬 鳳
1.重慶市長壽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重慶 401220;2.重慶市長壽區飼料監測管理站,重慶 401220;3.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畜牧產業發展中心,重慶 409100;4.重慶市渝北區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重慶 401120
養殖工作進行時,腹瀉是最為常見的疾病類型。不僅發病率高,同時季節性明顯,嚴重威脅著生豬的生長發育,制約養殖效益的提升。做好診斷與防控對于疾病有著積極意義。
一般情況下,出生1周的仔豬感染腹瀉疾病的概率非常大,會出現黃痢癥狀;1~4周的豬多會出現白痢癥狀;1月齡以上的豬伴有水腫癥狀。仔豬出現白痢和黃痢后,排出黃色或白色糞便,影響其精神狀況和食欲,威脅身體健康。其中還可能造成一定的死亡率。患病后,隨著病情的進展,還可能出現脫水癥狀。
豬痢疾所引發的腹瀉可劃分為急性型、慢性型、最急型三種。首先,慢性型會導致生豬普遍生長發育緩慢,身體日漸消瘦,出現反復腹瀉的情況,排出的糞便呈現灰白色;急性型存在發熱、食欲不振等情況,還可能出現脫水和死亡的情況;最急性型具體表現為患病豬精神、食欲不振,身體震顫、抽搐,死亡率較高。結合腹瀉疾病所表現出的臨床癥狀能夠對疾病進行初步診斷,若想要進一步確診可結合實驗室診斷,進行糞便化驗或是血清學診斷等,精準確診疾病。
養殖工作進行時要為生豬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這樣有助于降低生豬患有腹瀉疾病的概率,以免圈舍中攜帶大量的致病菌,提高生豬腹瀉疾病發生率。所以養殖人員一定要加強管理,控制好養殖密度以及圈舍的溫度濕度等,同時做好通風工作,為生豬營造干燥適宜的生活環境,降低疾病的發病概率。
日常還需做好消毒清潔工作,結合養殖以及各種常見腹瀉疾病的發病實際,制定有效的消毒清潔制度,定期做好消毒清潔工作,徹底清除環境中的致病菌,降低患病概率。尤其是對于養殖過程中所產生的排泄物,一定要及時進行清理,以免造成疾病更大范圍的傳播。合理運用各種消毒劑,及時消滅各種病原菌。
疫苗接種能夠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由于生豬在不同階段其所患疾病具有一定差異性,所以養殖人員需要結合實際,制定科學的免疫接種制度,并結合制度,有序進行接種工作。疫苗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疫苗,保證疫苗質量,妥善進行儲存。常見的腹瀉疾病,結合科學的免疫接種方式,能夠有效進行防治。常用的疫苗有滅活菌苗、弱毒凍干苗等疫苗類型。可結合實際,有效做好接種,避免出現免疫失效的情況。
養殖人員在日常養殖工作進行時,要對生豬生長狀況做好監測,密切關注生豬生長實際,及時掌握其精神狀況、排便情況等,及時發現疑似患病病例,確診后采取有效治療措施。同時采取有效的隔離與消毒措施,避免更多生豬患病。對于重癥病例,要及時尋求獸醫以及防疫部分工作人員的幫助,明確疫病類型、病因以及病原體,采取有效措施,對癥治療。
飼養工作進行時,結合生豬各個年齡階段對于營養物質的需求,做好飼料搭配。禁止長期飼喂單一種類的飼料或是變質飼料,以免導致出現腹瀉癥狀。可以在飼料中加入一些中藥材、益生菌等物質,有助于調理腸胃功能,降低疾病發病概率。
綜上所述,生豬養殖工作對于畜牧業的發展以及食品安全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當前養殖人員需要關注做好生豬養殖工作,做好常見腹瀉疾病的診斷與防治,促進養殖工作順利進行,降低各種常見腹瀉疾病發生率,提高治愈率,促進養殖工作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