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克媛, 王紀寶,曹學香,李樂軍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農業農村局,山東 聊城 252000
在飼養雞群過程中,由于環境條件較差或生物安全管理失誤經常會導致雞群發生球蟲病,感染本病后即使治愈也會影響雞群體重增長和生長發育,嚴重時造成較高的死亡率,由此可見本病對養雞場帶來的損失非常驚人,尤其是雛雞更容易感染本病。雖然成年雞群感染球蟲卵囊后不會發病,但是會降低產蛋率和增重,并且成為本病的重要傳染源。
本病是由一種或幾種球蟲寄生在雞體盲腸或小腸黏膜上皮細胞內引起的一種原蟲病。發病或帶蟲雞只消化道內的球蟲與糞便混合在一起排出體外,進一步污染飼養環境、飲水、飼料或用具,它們將成為良好的傳播媒介,健康雞只通過接觸這些媒介將具有感染性的球蟲卵囊攝入體內而感染本病。
育雛期或育成前期的雞只容易感染發病,并且死亡率較高,如果防控不及時死亡率往往可以達到80%以上。育成后期的雞群很少發生本病,成年雞群基本不會發病,個別衛生條件較差的雞群會零星感染發生本病。
本病一般經常在溫暖潮濕的梅雨季節多發,我國北方的7~8月份和南方的5~8月份都是本病的高發期,如果飼養環境較差,舍內潮濕、空氣污濁、密度較大、墊料平養等條件下容易誘發雞群暴發本病。
如果健康雞只攝入感染性的球蟲卵囊后,這些卵囊就會在雞體腸道黏膜的上皮細胞內開始繁殖,進而破壞腸道黏膜,引起腸道上皮細胞崩解和腸道炎癥,促使腸道毛細血管破裂和發生炎性感染,這樣雞體血液和體液會大量流入消化道的腸腔內,造成雞只發生貧血、消瘦和血便等癥狀。
雞群感染本病后,雞群精神狀態變差、羽毛松亂、頭頸卷曲、采食量降低、嗉囊內充滿液體,倒提雞只時有的會從口腔中流出黏液,雞冠蒼白、可視黏膜貧血、排出粉紅色或血色糞便,病雞逐漸發生消瘦,如果治療不及時最后發生衰竭死亡。
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蟲時,病雞糞便呈紅褐色,隨著病情發展逐漸轉變為血色糞便,如果不能及時診斷和治療,死亡率可以達到50%以上。在多種球蟲混合感染時,病雞糞便中帶有明顯血液,且看見大量腸道黏膜脫落。雞群感染巨型艾美耳球蟲時,通常糞便呈橙色且稀軟,有的糞便中攜帶泡沫或少量血絲。
雞只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蟲時,剖檢典型癥狀在盲腸:可見盲腸明顯腫大變粗,一般是正常的3~5倍,腸腔內充滿大量的新鮮血液或凝固的暗紅色血液,同時盲腸上皮變厚且明顯糜爛。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蟲時,典型病變在小腸中段:腸壁增厚、擴張、壞死。有的可見白色斑點,小腸黏膜可見點狀出血,腸腔內有粉紅色膠凍物或凝固的血液。感染巨型艾美耳球蟲后,剖檢病變也在小腸中段:腸壁增厚、擴張,腸腔內有淡灰色、粉紅色或淡褐色的內容物。
堆型艾美耳球蟲主要危害腸道的上皮表層,一些球蟲往往容易集聚在一起,促使部分受到損壞的腸道出現淡白色斑點。哈氏艾美耳球蟲主要傷害小腸前端,致使小腸黏膜出血、腸壁上有大量出血點。如果雞只感染多種球蟲,剖檢可見腸道腫大變粗,腸道黏膜有大量出血點,腸腔內積聚脫落的上皮細胞。發生慢性感染后,不僅腸壁變白、增厚,而且腸腔內積聚大量膿性物質。
根據球蟲病的流行特點和臨床癥狀,再結合典型的剖檢變化,就可以初步診斷雞群感染本病。
實際生產中應采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主要是將成雞與雛雞分開飼養,避免成年雞群將病原體傳染給雛雞群。同時在日常管理中需要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保證舍內干燥和通風良好,每天定期清理糞便,并運輸到場外進行生物發酵,徹底殺滅糞便中攜帶的球蟲卵囊,避免本病進一步擴散和蔓延。清洗和消毒飼喂器具、籠具、用具等,避免飲水或飼料受到球蟲卵囊的污染,定期對飼養環境進行徹底消毒,有利于殺滅環境中存活的球蟲卵囊,降低雞群發生本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