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立佳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興隆辦事處畜牧獸醫站,吉林 長春 130500
隨著我國的經濟建設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人均肉量的購買水平也不斷提高,這就促使我國畜牧業在養殖方式上不斷實現規模化,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我國規模化養羊不斷取得突破與發展,在養羊規模上也是屢創新高,但伴隨而來的各種關于羊的疾病,也成為養殖過程中令人頭疼的問題,也是規模養羊中面臨的重要問題。這些疾病不僅給羊群的生存帶來嚴重威脅,也給人們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為保障規模養羊的經濟收益,以及相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對規模養羊過程中的防疫要點做出有意義的分析,并有效的做好羊群疫苗接種工作,才能為規模養羊提供良好的防疫條件,增加羊群的出欄率。
在實際規模化的羊群養殖中,需高度重視在養殖過程中嚴格執行防疫政策,制定完善的養殖防疫工作機制。通過定期在養殖羊群的場所進行消毒,并對羊舍定時清潔,同時建立良好的定期疫苗接種制度,做好養殖防疫控制的各項基本工作。通過結合具體的防疫責任人,建立完善的管控機制,是規模化羊群養殖防疫流程化的重要一步。這樣才能有效的避免制度形式化與空心化。通過定期的進行防疫工作的自查自糾,充分落實管理人員的主體責任,才能將羊群的防疫工作日常化與流程化。
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針對羊群的規模化最為重要的是規范養殖流程與科學化地管理,同時相關的養殖人員與管理人員要有一定的防疫概念與基本處置手段,具備高素質的養殖核心技術,才能將防疫知識充分落到實處,對羊群的養殖方式及防疫措施才能更加科學合理,同時針對羊群分批圈養及防疫管控也是極為重要的。這樣才能避免患病羊在羊群中傳播疫病,減少疫病給羊群帶來的損失。
在規模養羊的環境選擇上,要完善羊群棲息地的通風與保暖,以及羊群排泄物的及時清理,這樣才能符合現代養殖防疫的實際需求。同時在羊群養殖區域與人員生活區域上,也要充分規劃區分,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疫病的外來源頭,同時在羊群的圈養環境中及相關的養殖飼料區域,也需要充分劃分隔離,并定期的進行防疫消毒,才能較好的保證羊群的生存環境。
在羊群養殖過程中,較為有效的防疫手段,就是對羊群進行防疫疫苗的注射,這是現代養殖業中較為重要的預防手段。但是疫苗的使用,需要按照有關規定執行,避免不規范的使用,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規模養羊在疫苗接種上,要充分做到及時性與有效性,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疫苗防疫能力,為羊群的生存創造有利條件。現有針對羊群的疫苗接種,主要是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羊五聯疫苗。這種疫苗主要是防治羊快疫、羊黑疫、羔羊痢疾、羊腸毒血、羊猝疽這些疾病。這些疾病對于羊群的危害較大,發病也較快,針對這些疾病集中開發出了五聯疫苗,減少了疫苗注射次數,提升了疫苗注射效率。注射方式采用皮下注射5 mL,半年一次,有效期一般為5~6個月。
第二,口蹄疫疫苗。這種疫苗主要是針對羊群的口蹄疫,為區別于一般的免疫疫苗,采用皮下及肌肉注射,大羊注射1 mL,小羊注射0.5 mL,由于這種疫苗具有一定弱毒性,在注射小羊時要注意相關毒型,一般疫苗的有效期為1~6個月。
第三,羊痘疫苗。這種疫苗需要用一定的注射用水或生理鹽水進行稀釋,并按照瓶簽注明頭份,稀釋成每頭份0.5 mL,不論羊的大小,在羊的尾根內側或股內側皮下注射,每只羊0.5 mL,有效期為12個月。
規模養羊是我國羊肉供應的主要來源,因此做好羊群的防疫工作與疫苗接種,是關系著穩定羊肉供應的重要手段,相關的養殖從業人員需要高度重視有關的防疫工作與疫苗接種,才能保障我國規模養羊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