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紅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土們嶺街道綜合服務中心,吉林 長春 130500
隨著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不斷深入到各個領域,人們的日常生活和飲食結構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畜牧業作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肉類來源,逐漸受到各方面的重視。規模化養殖作為各種肉源的重要來源方向,在畜牧業中受到廣泛應用。在規模化的牛場養殖中,由于養殖規模的擴大,相關養殖從業人員對于規模化養殖的專業知識還缺乏一定有效的掌握,相關的養殖經驗還有待豐富,相關的疫病防控意識還有待提高。規模化牛場的養殖,在規模擴大過程中,因為疫病的出現,使養殖過程中的收益大幅度減少,甚至是出現虧損。從目前的規模化牛場養殖情況來看,牛場傳染病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涉及的范圍也是越來越廣,因此疫病防控是養殖中的重要工作,需要結合牛場的養殖技術、場地選擇、相關疫病防治等方面,綜合考量與平衡,才能有效控制牛群疫病的發生。
目前我國規模化牛場養殖較為常見,相關養殖過程中疫病也較為集中體現,常見的牛場疫病含有布氏桿菌病、口蹄疫、氣腫疽、結核病、巴氏桿菌病、惡性水腫等,在這些疫病中,按照疾病的發病特征與危害等級,可分為三種:較為嚴重的病癥是口蹄疫與結核病;其次是布氏桿菌病與巴氏桿菌病;其他類疾病危害略低于上述兩類疾病。例如,在這些疾病中,發病急的口蹄疫,具有流行快、傳播較廣的特點,同時針對牛犢有著較高的致死率。在規模化養殖牛場不斷擴大的過程中,一些較為嚴重的疫病,很難得到有效控制,在實際養殖過程中需要加強有關疫病的防控。
在實際建設規模化的牛場養殖場所時,需要提前完善相應的防疫機制建設,讓牛場的防疫流程與防疫手段,變得科學合理。這樣才能讓日常的牛場清潔消毒、牛群的疫苗接種,變得切實可行。同時合理化的牛場防疫機制,能夠讓牛場的運行更加科學化,使得防疫工作能夠按照既定流程走下去,避免讓防疫機制形式化。同時還要形成一定的防疫考核機制,讓防疫工作能夠持久的保持下去。
規模化養殖牛場的實際工作中,最為重要的是將各種防疫理論與防疫規定落到實處,同時在對防疫政策與防疫機制的執行上,需要落實到具體的管理人員身上。針對牛群的管理,還需要將病牛與健康牛群隔離,才能切斷疫病傳染的源頭,避免病牛在牛群傳播疾病帶來經濟損失。只有這樣才能科學化的防疫養殖,才能有效的控制牛群健康的成長,極大的降低牛群大規模發生疫病的概率。
疫病最重要的傳播環境是衛生監控較弱的地區,因此在規模化養殖牛場建設初期,就要完善牛場的通風設施,以及牛群排泄物的清理與處置設備的安裝,這樣才能符合現代養殖防疫的實際需求。同時在牛場的選址上,還要遠離污染較重的工業區、以及聲音嘈雜的地方等,避免不利外界因素對于牛群的影響。同時對于牛群的養殖區域與管理人員的生活區域,要進行科學的隔離,才能有效的切除外部源頭的疫病來源。牛場在清潔消毒工作上,要形成定期的清潔消毒機制,保障牛群生存環境的衛生性。
在規模化養殖牛群時,需要結合現代的防疫手段,最為有效的手段就是定期對牛群進行疫病疫苗的接種。牛在進行疫苗選擇及接種上,要服從主管部門的管理,按照有關的防疫政策,在規定時間使用規定的疫苗進行接種。同時對具體的接種疫苗與接種牛群要進行記錄,才能對疫苗接種進行合理的監督管理。
規模化牛場養殖,作為我國牛群養殖業的新方向,必定將越來越受到追捧和推廣,在規模化養殖的推廣過程中,由于相關人員技術上的不成熟,在養殖防疫工作上還有所欠缺,這就需要不斷學習與總結經驗,才能在規模化養殖中獲得較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