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三明 陳俊婕 郝淼 韓同宇 李玉 王高陽 陳劍秋 楊修一 耿計彪
摘要 氮素是小麥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元素之一,合理施用氮肥可以增加小麥產量,改善籽粒品質,提高氮肥利用率。控釋氮肥可以持續供應小麥生長所需的氮素營養,減少后期追肥次數和勞動強度,簡化栽培技術,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綜述了控釋氮肥的定義和釋放類型以及施用控釋氮肥對小麥產量、品質、生理特性和土壤無機氮變化等的影響,提出控釋氮肥在小麥上應用存在的問題和進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展望。
關鍵詞 控釋氮肥;小麥;產量;生理特性;展望
中圖分類號 S146;S512.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517-6611(2021)05-0018-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5.005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ntrolled Release Nitrogen Fertilizer in Wheat Production
ZHU San-ming, CHEN Jun-jie, HAO Miao et al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trition Resources Integrated Utilization,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Linyi University, Linyi, Shandong 276000)
Abstract Nitrogen is one of the nutrient elements needed for whea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fertilizer could increase wheat yield, improve grain quality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Controlled-release nitrogen fertilizers could continuously supply nitrogen nutrition for wheat growth, which reduced the number of fertilizer topdressing and labor intensity, simplifi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prev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his research, the concept and types of controlled-release nitrogen fertilizer were reviewed, and the effects of controlled-release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wheat yield, quality,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il inorganic nitrogen changes were summari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s of controlled-release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wheat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ontrolled-release nitrogen;Wheat;yield;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Outlook
小麥是我國北方地區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在農業生產中占重要地位。目前,我國小麥主產區有西南麥區、長江中下游麥區、黃淮海麥區和西北麥區,為我國糧食作物生產做出突出貢獻。然而,近年來由于種糧不僅費時費力且經濟效益低下,農村勞動力開始流失,城市勞動力比例逐年上升[1]。合理施肥不僅可以節省資源、減少生產成本,還能提高單位面積小麥產量,增大經濟效益,從而帶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氮肥在農作物生長發育中有深遠影響,我國是化肥生產和消費大國,氮肥用量約占世界消費總量的28%[2],但是當季氮肥利用率僅為30%~35%[3]。氮肥利用率低而施肥量越來越高,不僅容易造成燒苗現象,還會造成大量氮素流失,引起環境惡化[4-5]。合理追施氮肥能提高氮肥利用率和達到增產效果,但同時也增加施肥次數和勞動強度。控釋氮肥是通過聚合物包膜等形式實現養分按設定的模式釋放,使其與作物需求同步的一類新型肥料[6]。與普通氮肥相比,控釋氮肥更能滿足作物對氮素的需求,有效促進作物生長發育[7-9],簡化栽培技術。
目前,控釋氮肥已經應用在小麥、玉米和水稻等糧食作物上,證明其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作物產量、減少環境污染等[10-11]優點,有關控釋肥在主要糧食作物,特別是小麥上的報道較多[12]。鑒于此,筆者總結了前人在小麥上施用控釋氮肥的研究成果,探討了控釋氮肥的定義和釋放類型,研究了施用控釋氮肥對小麥產量、品質、生理特性和土壤無機氮變化等的影響,以期為控釋氮肥在小麥上的合理施用提供參考。
1控釋氮肥的定義和釋放類型
控釋氮肥是通過聚合物包膜等形式,可根據作物的需肥規律按設定的釋放率和釋放時間釋放,一次施用即可滿足小麥整個生長期對氮素需求的新型肥料[6]。控釋氮肥既可減少氮素的損失,提高肥料利用率[13],又能顯著降低氮素的淋溶和揮發[14-15],減少環境和地下水的污染[16]。
控釋氮肥根據其釋放控制方式有不同的分類,其中張民等[17]按照控釋氮肥的溶解性釋放方式,將控釋氮肥分為3種類型:①水溶性氮肥,即由物理障礙性控制的氮肥,如包膜顆粒氮肥,該氮肥可分為包膜顆粒肥料和基質復合肥料;②微溶性的有機氮化合物,可分為生物可降解的微溶有機氮化合物(如脲甲醛的縮合物)和主要以化學降解的化合物(如異丁烯環二脲,簡稱IBDU);③微溶無機化合物,如金屬磷銨鹽、部分酸化磷酸鹽等。目前,市面上以包膜材料的控釋氮肥最為常見。
2 控釋氮肥對小麥生長的影響
2.1 控釋氮肥對小麥產量的影響
氮是小麥正常生長發育所需的元素之一,適量的氮有助于小麥干物質的積累,可顯著增加小麥產量及其構成因素。楊煥煥等[18]在駐馬店市砂姜黑土上進行冬小麥田間試驗,結果顯示施用控釋氮肥可顯著提高小麥產量,與只施用磷鉀肥相比增產19.4%~417%,與控釋氮肥施用量100%處理相比,80%處理小麥在低肥力點減產了4.8%;與常規普通尿素處理相比,控釋氮肥施用量80%處理小麥產量提高6.9%,其養分投入量減少了20%,但小麥產量幾乎相同甚至略增。梁靖越等[19]研究表明,不同比例控釋摻混尿素處理的小麥產量比普通尿素處理提高631%~14.23%,其中40%控釋尿素配比分別較普通尿素處理和全量控釋尿素處理提高14.23%和7.37%,增產效果最顯著。另有一些研究表明,施氮處理可顯著提高小麥產量,以普通尿素與控釋氮肥40%配比處理最優,較單施尿素處理增產697.06 kg/hm2(2014年)和521.02 kg/hm2(2015年)[20]。也有研究表明,在相同地力條件和栽培管理下,控釋氮肥與普通氮肥比例為80∶20時,小麥產量最高,達到6 286.9 kg/hm2,可有效降低肥料成本[21]。以上結果均證明,控釋氮肥既能節約成本又能增加小麥產量。與普通尿素單施相比,控釋尿素與普通尿素摻混處理無論是控釋尿素減少20%的施氮量還是相同施氮量的條件下,小麥的產量都有極顯著增加。
2.2 控釋氮肥對小麥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
有效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是小麥產量構成因素。王謀山[22]研究表明,小麥施用等氮量控釋尿素,產量增加的原因是提高產量構成因素中的穗粒數。鄭文魁等[20]在小麥-玉米輪作條件下研究發現,不同控釋氮肥及施氮水平對冬小麥產量構成因素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樹脂包膜尿素處理、硫包膜尿素處理以及硫加樹脂包膜尿素處理與普通尿素處理相比,均顯著增加冬小麥的千粒重和穗粒數,千粒重分別增加3.6%、3.6%和4.7%,穗粒數分別增加7.8%、1.5%和9.5%,但是對小麥的穗數沒有顯著影響;與普通尿素處理相比,減氮30%的樹脂包膜尿素處理有效穗數、籽粒產量差異不明顯,但冬小麥的千粒重顯著增加。也有研究表明,等氮量條件下,與尿素處理相比,控釋尿素處理分別提高小麥的穗粒數和單株有效穗數6.8%和5.2%,但對小麥的千粒重無顯著影響[23]。綜上所述,控釋氮肥能通過延緩氮素的釋放時間來滿足小麥生長各個關鍵時期的養分需求,有效提升小麥的有效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進而增加小麥產量。
2.3 控釋氮肥對小麥籽粒品質的影響
控釋氮肥根據其釋放特性可在小麥生長發育的后期提供充足的氮素,適量的氮素對小麥籽粒的蛋白質含量、淀粉、可溶性糖含量起重要作用[24]。其中,小麥籽粒蛋白質含量是評價小麥品質優劣的重要指標[25]。劉春梅等[26]盆栽試驗表明,3種自行研制的控釋尿素處理與普通尿素處理相比,小麥籽粒的蛋白質含量分別顯著提升19.74%、17.10%、23.45%,保證了小麥植株后期不脫氮進而增加產量。馬富亮等[27]田間試驗表明,與普通尿素相比,硫膜和樹脂膜控釋尿素處理顯著提高小麥籽粒和品質,小麥籽粒蛋白質和淀粉含量分別提高5.8%~18.9%和0.3%~1.4%,表現出很好增產效應;2種控釋肥氮素后移的功效滿足小麥后期氮素需求,氮肥偏生產力提升達顯著水平,提高氮素的利用率。另有研究表明,與相同施氮量的普通尿素處理相比,樹脂膜控釋尿素處理能顯著提高小麥籽粒蛋白質含量,在改善沉降值、硬度和濕面筋含量上具有重要作用,以控釋尿素70%+普通尿素30%處理效果最佳[28]。控釋氮肥能改善小麥各生育期的根系活力,提高植株各生育期的全氮含量以及籽粒蛋白質含量等,從而改變小麥的籽粒品質。
2.4 控釋氮肥對小麥干物質積累和長勢的影響
施氮能提高作物干物質積累,是促進增產的前提和保證[29]。隨著小麥生育時期的延長,干物質積累不斷增加,在小麥返青期以前,由于植物營養體較小,干物質積累量較低,但自拔節期開始,隨著施氮的處理差異漸漸顯現,至開花期差異達到最大值[30]。何杰等[31]研究表明,小麥從拔節期到成熟期,40%控釋氮肥+60%尿素處理較100%尿素處理顯著提高小麥干物質質量及生長速率,較100%尿素和100%控釋氮肥處理的成熟期小麥單株干物質質量分別增加44.54%和17.42%。李敏等[32]在安徽省太和縣及蘇州市2地進行連續2年田間大區試驗,結果表明在降雨量豐沛的太和,拔節期施用控釋尿素較普通尿素能顯著提高小麥花后干物質和氮素積累,提高產量和經濟效益。也有研究表明,小麥干物質積累量隨小麥生育期延長而增加;小麥分蘗期間,隨著控釋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麥干物質積累量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常規尿素處理顯著高于其余各處理;小麥拔節、抽穗及成熟期,40%控釋氮肥摻混60%尿素處理干物質積累量均較常規尿素處理高,分別增長15.09%、13.48%、12.09%[33]。控釋氮肥的氮素釋放特點能夠與小麥植株氮吸收規律相吻合,通過提高干物質積累來顯著提高產量水平[34]。
小麥株高、葉面積、葉綠素含量等是反映小麥長勢的重要指標,研究表明增大旗葉面積能有效提高小麥產量[35],適量的葉片生長可以通過促進作物中后期光合作用與能量轉換來為后期作物產量提供條件[33]。夏光利等[30]小麥大田試驗表明,各施氮處理較不施氮處理小麥株高增加2.22~3.22 cm,各處理間小麥株高差異不明顯,適當增加小麥株高可為籽粒產量的提高奠定較好基礎。另有研究表明,40%控釋氮肥+60%普通尿素處理小麥旗葉、倒二葉及頂二葉面積均比其他處理高,小麥生長較優,與小麥籽粒產量具有顯著相關作用[36]。
3 控釋氮肥對小麥氮素養分利用率的影響
肥料的養分利用率是衡量肥料效果的重要指標。提高氮素利用率的本質是使肥料的釋放特性與小麥需求相同步,因此肥料的釋放時間和釋放率與小麥各個時期生長發育所需養分不均衡是造成氮素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與單施普通尿素相比,控釋尿素和普通尿素以不同比例摻混的氮素利用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控釋尿素與普通尿素以4∶6比例摻混的小麥氮素利用率為27.26%,較等施氮量下的普通尿素處理增產14.23%[19];也有研究表明,控釋尿素施用量100%較普通尿素施用量100%處理小麥產量顯著增加,氮素利用率最高[36]。韓科峰等[37]小麥大田試驗表明,在等量氮磷鉀養分條件下,控釋尿素處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為20.9%,比普通尿素處理提高6.2%。譚德水等[38]的2年小麥田間定位試驗表明,控釋氮肥施用處理較普通氮肥處理氮素積累量增加24.5 kg/hm2,且可提高氮素向籽粒的轉運比例,氮肥利用率提高11.7%。以上研究都表明控釋氮肥能顯著提高小麥的氮素養分利用率,可通過滿足小麥植株的氮素需求來協調小麥的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保證小麥增產。
4 控釋氮肥對土壤無機氮變化的影響
控釋肥料緩慢釋放養分的特性能調控土壤養分的動態變化,進而改善土壤肥力。葉青等[39]研究表明,施入土壤中的氮肥因硝化、氨化過程對土壤硝態氮、銨態氮含量有顯著影響,等氮量條件下,控釋氮肥與普通氮肥相比,普通氮肥在小麥成熟期土壤0~20 cm土層到20~40 cm土層土壤硝態氮急劇減少,在20~40 cm土層到180~200 cm土層土壤硝態氮又逐漸增多,施用控釋氮肥有利于減少硝態氮的淋溶,提高氮肥利用率。也有研究表明,冬小麥的須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上層中,0~20 cm土層有利于作物對硝態氮的吸收,土壤深處60 cm以下土層普通尿素處理硝態氮含量顯著高于控釋氮肥處理,因此施用控釋氮肥可有效減緩土壤速效氮淋失[40]。控釋氮肥不僅可以減少氮素向深層土壤移動,具有保氮能力,進而提高小麥的產量,也減少因為氮素淋溶,銨態氮和硝態氮流入地下水所造成的污染。
5 問題與展望
5.1 控釋氮肥在小麥上應用存在的問題
小麥各生長發育時期有不同氮素需求,一次性大量基施速效氮肥不僅肥料養分利用率低、浪費資源,還會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合理追施氮肥可以提高氮素利用率滿足小麥對養分的需求,但勢必會增加勞動強度和追肥次數。控釋氮肥可以延緩氮素釋放時間且損失較少,能滿足小麥從拔節到抽穗、灌漿時期對氮素的需求,保證小麥的高質穩產,簡化栽培技術,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然而,控釋氮肥在小麥上的應用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①控釋氮肥在小麥上的注意事項和施用方法尚不完善,缺乏統一行業標準;②控釋氮肥的養分釋放規律與小麥植株生長養分吸收規律的同步營養機理研究應進一步加強;③不同類型控釋氮肥在小麥上的作用效果還需進一步試驗。
5.2 控釋氮肥在小麥上應用研究與展望
針對控釋氮肥在小麥上應用存在的問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深入研究:①建立完整、統一的評價體系,研制與小麥生長需氮規律相吻合的同步營養控釋專用氮肥;②繼續研究控釋氮肥的控釋特性以及對小麥產量和品質等的影響機理;③根據小麥的需肥特性及栽種地環境,制定小麥專用控釋氮肥的使用方法及行業標準。因此,充分發揮控釋氮肥對小麥增產的潛力是小麥安全生產和保護環境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 楊帆,孟遠奪,姜義,等.2013年我國種植業化肥施用狀況分析[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5,21(1):217-225.
[2] FIXEN P E,WEST F B.Nitrogen fertilizers:Meeting contemporary challenges[J].Ambio,2002,31(2):169-176.
[3] 蘇勝齊,王正銀,張敏,等.緩釋復合肥與覆膜旱作對水稻氮素營養的效應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06,20(1):45-49.
[4] DHADLI H S,BRAR B S,BLACK T A.N 2O emissions in a long-term soil fertility experiment under maize-wheat cropping system in Northern India[J].Geoderma regional,2016,7(2):102-109.
[5] ZAMAN M,BLENNERHASSETT J D.Effects of the different rates of urease and nitrification inhibitors on gaseous emissions of ammonia and nitrous oxide,nitrate leaching and pasture production from urine patches in an intensive grazed pasture system[J].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2010,136(3/4):236-246.
[6] 陳劍秋,張民,楊越超.包膜控釋肥養分釋放特性的研究[J].化肥設計,2006,44(2):56-58,61.
[7] TRENKEL M E.Controlled-release and stabilized fertilizers in agriculture[M].Pairs:International Fertilizer Industry Association,1997.
[8] MEISTER S S.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Properties and utilization[M].Sendai:Konno Printing Co Ltd,1999:59-104.
[9] NI X Y,WU Y J,WU Z Y,et al.A novel slow-release urea fertiliser: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of its structure and study of its release mechanism[J].Biosystems engineering,2013,115(3):274-282.
[10] ROCHESTER I J.Using seed nitrogen concentration to estimate crop N use-efficiency in high-yielding irrigated cotton[J].Field crops research,2012,127:140-145.
[11] LUBKOWSKI K,GRZMIL B.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J].Polish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2007,9(4):81-84.
[12] 于立芝,史桂萍,孫治軍.控釋氮肥在小麥上的示范應用效果[J].山東農業科學,2014,46(6):104-105.
[13] 陳劍秋,張民,楊越超.應用電導率評價包膜控釋鉀肥的養分釋放特性[J].磷肥與復肥,2005,20(5):17-20.
[14] SOARES J R,CANTARELLA H,MENEGALE M L D C.Ammonia volatilization losses from surface-applied urea with urease and nitrification inhibitors[J].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2012,52:82-89.
[15] NI K,PACHOLSKI A,KAGE H.Ammonia volatilization after application of urea to winter wheat over 3 years affected by novel urease and nitrification inhibitors[J].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2014,197:184-194.
[16] 邵蕾,王麗霞,張民,等.控釋肥類型及氮素水平對氮磷鉀利用率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09,23(4):170-175.
[17] 張民,史衍璽,楊守祥,等.控釋和緩釋肥的研究現狀與進展[J].化肥工業,2001,28(5):27-30.
[18] 楊煥煥,孫克剛,張琨,等.控釋尿素在冬小麥上的一次性施肥節肥增效研究[J].河南科學,2017,35(11):1797-1800.
[19] 梁靖越,張敬昇,王昌全,等.控釋尿素對小麥籽粒產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響[J].核農學報,2018,32(1):157-164.
[20] 鄭文魁,李成亮,竇興霞,等.不同包膜類型控釋氮肥對小麥產量及土壤生化性質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16,30(2):162-167,174.
[21] 王金寧,劉世偉,蘇保平,等.不同比例控釋氮肥與普通氮肥對小麥產量影響研究[J].寧夏農林科技,2018,59(9):16-17.
[22] 王謀山.控釋尿素對小麥產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8(18):1,3.
[23] 李澤麗,劉之廣,張民,等.控釋尿素配施黃腐酸對小麥產量及土壤養分供應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8,24(4):959-968.
[24] 李淑文,文宏達,薛寶民,等.小麥高效吸收利用氮素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進展[J].麥類作物學報,2003,23(4):131-135.
[25] 王月福,姜東,于振文,等.氮素水平對小麥籽粒產量和蛋白質含量的影響及其生理基礎[J].中國農業科學,2003,36(5):513-520.
[26] 劉春梅,羅勝國,劉元英.控釋尿素對春小麥根系活力和籽粒蛋白質含量的影響[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12,24(4):4-7.
[27] 馬富亮,宋付朋,高楊,等.硫膜和樹脂膜控釋尿素對小麥產量、品質及氮素利用率的影響[J].應用生態學報,2012,23(1):67-72.
[28] 李敏,郭熙盛,葉舒婭,等.樹脂膜控釋尿素及普通尿素配施對強筋小麥產量、品質和氮肥利用率的影響[J].麥類作物學報,2013,33(2):339-343.
[29] 宋桂云,徐壽軍,范富,等.氮肥對不同穗型水稻產量及干物質積累與分配的影響[J].浙江農業學報,2014,26(6):1590-1595.
[30] 夏光利,朱國梁,史桂芳,等.控釋氮肥對小麥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36):48-50.
[31] 何杰,李冰,王昌全,等.不同控釋氮肥比率對土壤無機氮、微生物及小麥生長的影響[J].麥類作物學報,2017,37(3):349-356.
[32] 李敏,武際,韓上,等.控釋氮肥拔節期施用對冬小麥產量及干物質、氮素積累與分配的影響[J].麥類作物學報,2017,37(7):955-962.
[33] 張敬昇,李冰,王昌全,等.控釋摻混氮肥對稻麥作物生長和產量的影響[J].浙江農業學報,2016,28(8):1287-1296.
[34] 周寶元,王新兵,王志敏,等.不同耕作方式下緩釋肥對夏玉米產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6,22(3):821-829.
[35] 傅兆麟,馬寶珍,王光杰,等.小麥旗葉與穗粒重關系的研究[J].麥類作物學報,2001,21(1):92-94.
[36] 何杰,張敬昇,王昌全,等.包膜控釋氮肥配施尿素對冬小麥產量與氮素積累及利用的影響[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6(3):34-42.
[37] 韓科峰,陳余平,胡鐵軍,等.不同種類尿素對小麥產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響[J].浙江農業科學,2017,58(3):375-376.
[38] 譚德水,江麗華,房靈濤,等.控釋氮肥一次施用對小麥群體調控及養分利用的影響[J].麥類作物學報,2016,36(11):1523-1531.
[39] 葉青,曹國軍,耿玉輝.控釋氮肥在小麥玉米輪作體系中的養分高效利用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16,44(8):124-129.
[40] 孫云保,張民,鄭文魁,等.控釋氮肥對小麥-玉米輪作產量和土壤養分狀況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14,28(4):1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