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 薛貞明 王靜 徐濟春 陳夢玲 武際



摘要 研究不同有機氮替代量對辣椒產量、品質及土壤礦質態氮含量的影響,為該地區辣椒優質高產生產提供科學依據。結果表明,有機替代能夠不同程度地提高辣椒產量和品質。相較于全量化肥,有機替代處理的辣椒產量增加2.3%~13.1%。辣椒果實中硝酸鹽含量降低17.4%~31.2%,維生素C和還原糖含量則分別提高4.4%~11.5%和23.9%~63.5%。有機替代能夠顯著降低設施土壤中銨、硝態氮的累積,相較于全量化肥處理,有機替代處理0~10 和10~20 cm土層硝態氮含量分別減少24.6%~34.7%和6.7%~18.4%,銨態氮含量分別降低44.6%~55.7%和22.7%~40.8%。該試驗條件下,有機氮替代50%時最有利于提高辣椒產量、品質以及減少土壤礦質態氮積累。
關鍵詞 有機替代;辣椒;產量;品質;硝態氮;銨態氮
中圖分類號 S 641.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517-6611(2021)05-0162-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5.045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Effects of Substitution Proportion of Organic Nitrogen on Pepper Yield, Quality and Soil Mineral Nitrogen
JIANG Bo1, XUE Zhen-ming1, WANG Jing2 et al
(1.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Center of Lujiang County, Lujiang, Anhui 231500;2.Institute of Research for Soil and Fertilizer,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hui Key Laboratory of Nutrient Cycling,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Hefei, Anhui 230031)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ubstitution proportion of organic nitrogen on pepper yield, quality and the contents of mineral nitrogen in soils were studie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higher production of pep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rganic substitution could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pepper. Compared with the total chemical fertilizer treatment, the yield of pepper increased by 2.3% - 13.1%. The contents of nitrate decreased by 17.4% - 31.2%, while the contents of vitamin C and reducing sugar increased by 4.4% -11.5% and 23.9% - 63.5% respectively. Organic substitution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accumulation of ammonium and nitrate nitrogen in facility soil. Compared with the total chemical fertilizer, the contents of nitrate in 0-10and 10-20 cm soil layers decreased by 24.6% - 34.7% and 6.7% -18.4% respectively, and the contents of ammonium was 44.6% - 55.7% and 22.7% -40.8% lower respective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is experiment, replacing 50% of chemical nitrogen with organic nitrogen is the optimal proportion to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pepper and reduce the accumulation of mineral nitrogen in soils.
Key words Organic substitution; Pepper;Yield;Quality;Nitrate nitrogen;Ammonium nitrogen
近年來,隨著農藥和化肥使用量的不斷增加,而有機肥供應不足,造成土壤肥力不斷下降、養分比例嚴重失調,使蔬菜品質降低,從而影響人體健康[1]。長期施用化肥,各種形態的氮素會轉化成硝酸鹽類物質而被植物吸收,且過高的化肥施用量會導致氮素不能被植物有效利用而造成肥料利用率的降低[2]。化肥減量施用并以有機肥替代減少的化肥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徑[3]。有機物料因其含有大量植物所需礦質元素,且釋放緩慢,常用來和化肥配施,替代部分化肥,減少化肥的施用量,保證植物生長后期的養分供應[4]。研究表明,有機復混肥替代減施氮含量15%的化肥可不同程度地促進番茄生長,增加產量,改善土壤環境[5]。黃壤土上的相關研究發現,50%化肥+50%有機肥是促進辣椒栽培增產提質的推薦施肥措施[6]。研究指出,化肥減施20%的條件下配施6 000 kg/hm2生物有機肥可增強萵筍葉片光合能力,提高產量和改善可食用部分品質,是實現肥料資源合理配置的良好施肥模式[7]。可見,有機替代量的適宜比例因作物種類、有機肥類型及土壤性質等不同而不同,探索最佳替代量是實施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措施的前提。
辣椒屬于茄科辣椒屬,維生素C和辣椒素含量豐富,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蔬菜,有很高的開發和加工潛力[8]。我國辣椒種植面積超過133.33萬hm2,占世界辣椒種植面積的35%,平均年產量約2 800萬 t,占世界辣椒總產量的46%;每年產值超過700億元,占世界蔬菜總產值的16.67%,辣椒產業已成為國內最大的蔬菜產業,在農民增收中發揮重要作用[9]。筆者研究不同有機氮替代量對辣椒產量、品質及不同土層土壤銨態氮和硝態氮含量的影響,篩選出適宜供試區域辣椒生產的有機肥替代量,為該地區辣椒優質高效綠色生產提供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所選辣椒品種為“皖椒10號”,有機肥為安徽祥豐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雞糞有機肥,N、P 2O 5和K 2O含量分別為2.2%、6.8%和3.5%;尿素來自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責任有限公司,含N 46.4%;磷肥為銅陵市金磷復合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過磷酸鈣,P 2O 5含量12%;硫酸鉀來自安徽省司爾特肥業股份有限公司,K 2O含量60%。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安徽省廬江縣北圩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大棚內進行,前茬為甘藍型蔬菜,試驗前0~10 cm表層土壤pH 4.43,電導率5.46 mS/cm。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置5個處理:①不施氮肥(PK);②全量化肥(NPK);③化肥70%+有機肥30%(以氮計,下同,30%M);④化肥50%+有機肥50%(50%M);⑤化肥30%+有機肥70%(70%M)。
各處理N、P 2O 5、K 2O施入量分別為300.0、70.9和346.4 kg/hm2,有機氮替代處理磷鉀不足時用化學肥料補足,各處理具體養分施入量見表1。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面積17.6 m2,畦長8.0 m,畦寬2.2 m包溝,每畦栽4行,行株距0.45 m×0.45 m,每小區80穴。
1.4 測定指標與方法
辣椒收獲后測定產量,同時采集0~10和10~20 cm土壤樣品,保存于4 ℃冰箱,采用氯化鉀浸提-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土壤礦質態氮含量;同時采集辣椒植株,測定可食部位還原糖、硝酸鹽、維生素C等品質指標,其中還原糖含量采用3,5-二硝基水楊酸法測定,硝酸鹽采用水浸提-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維生素C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測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有機氮不同替代量對辣椒產量的影響
由圖1可知,有機氮替代50%~70%時辣椒總果數和單果重較全量化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幅度分別在5.9%~6.8%和5.1%~5.6%。有機替代處理的辣椒產量在33 504.0~37 048.5 kg/hm2,相較于全量化肥處理提高2.3%~13.1%,其中有機替代50%時產量增加幅度最大。
2.2 有機氮不同替代量對辣椒品質的影響
2.2.1 硝酸鹽含量。
硝酸鹽是衡量蔬菜安全的重要指標,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規定蔬菜中硝酸鹽的I級限量標準(可生食)為432.0 mg/kg,此含量以下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較小[10]。由圖2可知,各處理辣椒硝酸鹽含量在872.1~1 268.4 mg/kg,均在限量標準以上,表明試驗大棚蔬菜硝酸鹽含量超標較為嚴重,亟待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蔬菜質量風險。
相較于全量化肥處理,有機替代處理的辣椒硝酸鹽含量降低17.4%~31.2%,表現出隨有機替代比例增加硝酸鹽含量逐漸降低的趨勢。
2.2.2 維生素C含量。
維生素含量是評價農產品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圖3表明,有機氮替代能夠不同程度地提高辣椒果實中維生素C含量,增加幅度在4.4%~11.5%;其中有機氮替代量在30%時最有利于辣椒還原型維生素C含量的提高,相較于全量化肥處理增加11.5%。
2.2.3 還原糖含量。
圖4表明,相較于全量化肥處理,不同比例的有機替代能夠明顯提高辣椒可食部位還原糖含量,增加幅度在23.9%~63.5%,其中有機替代量在70%時增加幅度最大。
2.3 有機氮不同替代量對土壤礦質氮的影響
2.3.1 土壤銨態氮含量。
由圖5可知,0~10和10~20 cm土層中土壤銨態氮含量分別為23.3~52.6和3.9~9.8 mg/kg,表層土壤銨態氮含量顯著高于下層。相較于全量化肥處理,有機替代處理0~10 cm土層土壤銨態氮含量明顯降低,降幅在44.6%~55.7%,且表現為隨替代量增加表層土壤銨態氮含量逐漸降低的趨勢;10~20 cm土層土壤銨態氮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減少,降幅在22.7%~40.8%,其中替代30%處理的降低幅度較大。表明有機替代可顯著降低0~10和10~20 cm土層土壤銨態氮含量。
2.3.2 土壤硝態氮含量。
由圖6可知,供試菜地土壤硝態氮含量遠高于銨態氮,0~10和10~20 cm土層土壤硝態氮含量分別在446.0~643.9和78.7~121.7 mg/kg,隨土層深度的增加土壤硝態氮含量明顯降低。有機替代能夠顯著降低土壤中硝態氮的累積,相較于全量化肥處理,0~10和10~20 cm土層土壤硝態氮含量分別減少24.6%~34.7%和6.7%~18.4%;且表現出隨替代比例的增加,硝態氮含量逐漸降低的趨勢。
3 結論與討論
該試驗中,有機替代能夠不同程度地提高辣椒產量,相較于全量化肥增產幅度在2.3%~13.1%,其中有機替代50%時最有利于辣椒生長,從而提高產量。楊潤新等[11]研究發現,有機無機復混肥能提高辣椒的產量和改善辣椒果實的性狀(果長、果寬和單果重)。這可能與有機肥富含有機質、有機酸和糖類等養分,不僅可為作物提供生長所需養分、改良土壤,還能改善作物品質、提高產量、促進高產穩產、保持土壤肥力等有關[12]。
安徽農業科學2021年
隨有機替代量的增加,辣椒品質表現出提高的趨勢。相較于全量化肥,有機替代能夠使辣椒果實中硝酸鹽含量降低17.4%~31.2%,而維生素C和還原糖含量則分別提高4.4%~11.5%和23.9%~63.5%。化學氮肥的施用是導致蔬菜可食部位硝酸鹽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過量施用氮肥能導致硝酸鹽在作物和土壤中的累積,同時對地下水造成污染。有機替代能夠不同程度地減少辣椒果實中硝酸鹽的積累,是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降低氮肥用量的最佳管理方式[13],該試驗條件下有機替代50%時硝酸鹽含量最低。
土壤礦質態氮包括銨態氮和硝態氮兩部分,主要來源于施入氮肥的殘留和土壤中有機肥的礦化。盡管礦質態氮占土壤中全氮含量的比例不高(1%~10%),卻最容易被植物吸收[14]。因此,在農業生產中具有重要意義。有機替代能夠顯著降低設施土壤中銨、硝態氮的累積,從而增加礦質態氮的固定,減少氮素損失。相較于全量化肥處理,有機替代處理0~10和10~20 cm土層硝態氮含量分別減少24.6%~34.7%和6.7%~18.4%,銨態氮含量分別降低44.6%~55.7%和22.7%~40.8%。該試驗所用有機肥為畜禽糞肥,C/N較低,含有大量的可溶性有機物[15],既可以提供碳源,又可補充有效氮源,最大程度地促進微生物生長和繁衍,從而增加礦質態氮的固定,減少氮素損失。
綜上所述,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氮能夠使土壤中微生物固定無機氮的能力增強,同時調節土壤C/N,不僅保持土壤
中原有的氮素,對施入的化學氮肥也有較好的固持作用。特別是在設施土壤長期處于高度集約化、高復種指數和高肥料使用的生產狀態下,有機替代技術對于減少氮素損失、緩解環境壓力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金慧.不同來源有機肥及其配施對辣椒生長發育及品質的影響[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07.
[2] 梁玉芹,董畔,劉云,等.水肥耦合對基質栽培辣椒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18,41(1):49-52,69.
[3] 黃璐璐,金海洋,王站付,等.化肥減量配施有機肥對水稻產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21,49(1):138-142.
[4] 張國顯,白銀霞,范永懷,等.化肥減量配施有機物料對設施番茄氮素積累、分配與利用率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9(3):6-13.
[5] 李英楠,白亞麗,杜南山,等.有機復混肥替代化肥減施對日光溫室番茄生長及土壤環境的影響[J].中國瓜菜,2019,32(11):43-47.
[6] 余高,陳芬,謝英荷,等.化肥減施、有機肥配施對辣椒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北方園藝,2020(4):47-53.
[7] 張迎春,頡建明,郁繼華,等.生物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對萵筍生長、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20,38(1):66-73.
[8] 劉易偉,胡文忠,姜愛麗,等.辣椒的營養價值及其加工品的研發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14,35(15):377-381.
[9] 楊媛茹,王朝云,易永健,等.大棚內麻地膜覆蓋栽培下辣椒的營養生長和產量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7,33(25):64-69.
[10] 汪李平,向長萍,王運華.我國蔬菜硝酸鹽污染狀況及防治途徑研究進展(上)[J].長江蔬菜,2000(4):1-4.
[11] 楊潤新,鄒雪峰,肖光明,等.有機無機復混肥對辣椒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3(3):79-80.
[12] 李英楠,白亞麗,杜南山,等.有機復混肥替代化肥減施對日光溫室番茄生長及土壤環境的影響[J].中國瓜菜,2019,32(11):43-47.
[13] 高偉,朱靜華,李明悅,等.有機無機肥料配合施用對設施條件下芹菜產量、品質及硝酸鹽淋溶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1,17(3):657-664.
[14] 朱兆良,文啟孝.中國土壤氮素[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3-7.
[15] 倪進治,徐建民,謝正苗,等.不同有機肥料對土壤生物活性有機質組分的動態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1,7(4):374-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