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大量社交、娛樂等大眾媒體的興起和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模式和學習習慣都發生了重要轉變。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之余都會出現大量的閑散零碎時間。而大部分學生無法有效安排碎片化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碎片化時間管理突破了時空的限制,要求人們學會利用碎片化時間,使用多樣化手段去規劃、管理和利用碎片時間,它已是“微習慣”情景下人們構建“新知識體系”的新方式。本文從大學生碎片化管理角度出發,首先對大學生碎片化管理進行了學理分析,然后在概念認知、管理觀念、應用平臺三個層面闡述在大學生碎片化時間管理現狀,最后從時間管理優化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碎片化時間管理;微習慣;互聯網+
一、引言
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的時間越來越被互聯網工具撕裂為碎片化,碎片化時間管理有效利用難度加大。媒介種類日益增多,互聯網、 數據庫等各種新技術的運用和發展。以及大眾個體需求越來越細化,也使得現在大眾傳媒市場正在瓦解成一個個“碎片"市場可以說現在人們已經進入了一個碎片化的時代。[1]時間管理探索的是如何減少時間浪費,以便有效地完成既定目標。[2]因此,為充分發揮時間管理的優勢,就此展開大學生碎片時間管理現象的研究,探尋大學生碎片時間管理的一般范式,促進高校學生養成主動、靈活、個性的“微習慣”新情景,實現碎片時間管理由傳統模式逐漸向移動技術和泛型技術支持下的新型管理模式的轉變,最終達到由淺層向深度管理的轉變。本文從大學生時間碎片化管理的問題出發,借助“互聯網+”模式,提出了基于一種智能匹配技術的優化大學生碎片化時間管理辦法,在大學生在通過“微習慣”情景下對碎片化時間管理方面提供可行性策略。
二、大學生碎片化時間管理現狀分析
本研究基于《高校學生碎片化時間管理模式現狀的調研報告》,將從大學生對碎片化時間概念的認知、碎片化時間管理觀念、及校園APP看法等方面來探討大學生碎片化時間的管理現狀,最后提出了“微習慣”下的大學生碎片化時間管理優化策略。
(一)在碎片化時間概念的認知方面
絕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為生活中很多時候都會產生碎片化時間,碎片化時間普遍集中在排隊等待、就餐期間以及睡覺前的空閑時間中。碎片化時間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了較大比重,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為碎片化時間占據一整天時間的10-20%,更有甚者認為占據30%以上。關于被調查者不能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的原因中,絕大部分的被調查者選擇了自制力弱(149位)和目標不明確(111位);受周圍環境影響和時間觀念弱也是不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的重要原因。
(二)在碎片化時間管理觀念方面
通過調研分析可知,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能夠有效地提升自我的觀念已成為學生共識。在396個調查對象中,49.5%的學生選擇運用手機軟件進行管理,如手機備忘提醒事項;72.5%的被調查者認為列時間表能有效規劃碎片化時間,還有部分通過同學間相互督促進行時間管理。由此,大部分被調查者愿意通過一定的方式管理碎片化時間,但也存在少部分人對碎片化時間管理比較隨意,不采取任何行動。
(三)在校園應用平臺看法方面
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校內外組織、各類社交軟件平臺等功能較為固化和單一。針對碎片化時間管理的應用功能較少,并且操作路徑較繁雜,學生在使用時難免復雜不便,對碎片化時間的管理很難有效執行,碎片化時間問題依然存在。學生希望通過該類平臺獲得學識、滿足自身興趣和提升自我價值,但現如今的校園應用平臺已無法滿足大學生對碎片化時間管理的需求。
三、碎片化問題優化建議
(一)提前規劃碎片時間的用途
在碎片化時代,使用時間表安排日常事務的效果往往是有限的,因為嚴格的時間會增加壓力和焦慮,時間規劃的過于精細會導致執行困難和效率低下的問題。應當將一天的時間劃分為若干時間段,并根據時間、地點、物品、環境、他人和身心狀態六個大要素來提前規劃碎片時間的用途,利用要素匹配好不同任務,并將較難預算的碎片化時間進行彈性安排,達到時間資源的優化配置。
(二)不同場景的碎片時間養成“微習慣”
碎片化時間是相對于整塊化時間而言,由于時間、空間和狀態的切換隨之產生的零散的小塊時間。在進行任務的場景切換時,碎片時間就隨之產生。若將同樣場景的碎片化任務進行合理歸納,集中處理,可大大減少切換成本,對于特定場景下的碎片時間,特別是高頻發生的,可以長期堅持,逐步養成良好“微習慣”。
(三)串聯碎片時間完成任務
高級的碎片時間管理是將零散時間進行串聯,結合專注和發散思維,抵御干擾,將碎片化時間整塊化,從而執行大任務,產出最大化的時間價值。或將任務拆解,形成若干個小任務,利用碎片時間將這些小任務逐個擊破,并在后期實踐中不斷進行對時間管理方式的反思,及時優化和調整,提高時間利用率。
總結
本文通過對大學生碎片化時間管理的學理分析,結果表明大學生對碎片化時間管理缺乏系統的管理模式,大多處于無序的盲動狀態,管理效能比較低下。時間管理與個人的身心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影響著個人的主觀幸福感、自我效能感成就動機、學業及工作績效等。[3]時間價值愈發重要,然而市面上大部分應用程序無法個性化滿足學生管理碎片時間。因此,針對于高校學生的時間共享管理平臺的開發與應用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高海霞. 碎片化時代的營銷“聚”模式[J]. 企業研究,2010(19):15-17.
[2]張茜. 高效的時間管理[J]. 現代商業,2014(27):165-166.
[3]王芳. 大學生的時間管理芻議[J]. 人才資源開發,2015(24):40-41.
作者簡介:
宋清清(1999—),女,漢,安徽淮南人,本科生。
(指導老師:馬曉丹)
課題項目:武漢工商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項目:“Pick u(大學生時間交互APP)”(項目編號:S202013242010)
武漢工商學院電子商務學院 宋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