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劍塵 張向林
摘要 安徽理工大學積極踐履高校服務社會的重要職能,真切引領貧困農民認知貧困脫貧政策,以扶貧脫貧目標任務為統領,堅持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脫貧為原則,積極探索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加大扶貧力度,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取得了鄉村脫貧的成效,推進了鄉村振興的進程,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了些許參考與經驗啟示。
關鍵詞 地方高校;鄉村脫貧;鄉村振興;賦能
中圖分類號 S-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1)05-0244-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5.067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The Exploration in the Way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leviate the Rural Poverty—Taking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Results in Linquan County,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HAN Jian-chen1, ZHANG Xiang-lin2
(1.Marxism School,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2.Energy Security School,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Abstrac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ively practices the function of universities serving society, truly guides poor farmers cognize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taking poverty reduction goals and tasks as the gist, insists on accurate recognition, precise support and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for the principle, actively explores effective ways and means to reduce poverty, strengthens the policy support, improves the self-development ability of poor people, achieves the effect of rural poverty, promotes the proces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and enlightenments for the work of targeted poverty support and alleviation, as well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Lo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y;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Rural revitalization;Enablement
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之年。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基礎與前提。無論是農民脫貧,還是鄉村振興實現,都需要方方面面共同發力、全力奮斗,其中高校的作用不可或缺。對此,安徽理工大學(以下簡稱“安理大”)積極踐履高校服務社會的重要職能,對接安徽省臨泉縣的貧困鄉村,緊緊圍繞當地農民脫貧這個中心點派駐學校教職工展開工作,并取得了不菲成績。通過查閱工作報告、問卷調查、群眾訪談等方式,就安徽理工大學幫扶臨泉縣鄉村脫貧的成效及經驗予以探討,為精準扶貧工作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些許參考與經驗啟示。
1 真切引領農民認知脫貧政策
常言道,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扶貧脫貧首要在傳道,而傳道必須明道。對此,安理大駐守臨泉縣的鄉村扶貧脫貧干部做足了功課。他們立足打鐵自身須硬的本領,精心學習、研究黨和國家、安徽省扶貧脫貧、鄉村振興的政策以及安理大扶貧脫貧工作的相關文件,將這些文件政策熟諳于心。隨后,通過大力宣講等多種方式,讓貧困戶知曉“十大工程”扶貧政策,使貧困戶對扶貧脫貧政策的核心要義、主要內容、基本精神等入耳入腦入心,同時也提高了群眾對政府尤其是扶貧工作的滿意度,達到了促進農民觀念轉變和激發農民內生動力的目的。
扶貧脫貧政策是貧困農村發展的指導綱領,也是農民實現夢想的心理期盼。駐守臨泉縣貧困村的扶貧脫貧干部宣傳扶貧脫貧政策的成效,在我們的問卷調查統計數據中得到了印證。在群眾對“你是否了解扶貧脫貧政策?”問題的回答中,94.7%的農民選擇了解,僅有5.3%的農民選擇不了解。在“你對扶貧脫貧政策了解程度是什么?”問題的回答中,選擇非常了解的農民占比33.2%,比較了解的占比50.7%,不太了解的占比11.4%,完全不了解僅有4.7%。可見,貧困農民對扶貧脫貧政策認知情況比較好,具體到對扶貧脫貧政策內涵的了解方面,不少貧困農民能夠列舉3個以上與扶貧脫貧政策有關詞語,排名前八的分別是:“扶貧干部”占比75.1%,“脫貧致富”占比74.7%,“生活富裕”占比72.9%,“精準扶貧”占比66.7%,“精準脫貧”占比65.5%,“教育扶貧”占比63.3%,“健康扶貧”占比62.6%,“消費扶貧”占比62.2%等。在“你是從哪里知道扶貧脫貧政策的?”問題的回答中,選擇扶貧干部宣傳的農民占比高達59.4%,聽周圍人說的占比25.7%,從電線桿、墻面上等實體宣傳物看到的占比7.6%,網絡媒體、廣播電視、報紙雜志僅有7.3%。在“你覺得扶貧干部宣傳扶貧脫貧政策的態度怎么樣?”問題的回答中,選擇扶貧干部特別下勁宣傳的農民占比高達35.8%,選擇比較下勁的占比47.4%,選擇一般賣力的占比8.8%,選擇應付(敷衍)的有8.0%。以上統計數據顯示,在被調查的貧困村民中,多數貧困農民認知扶貧脫貧政策的程度比較高,能夠充分認識到扶貧脫貧政策對貧困鄉村發展的極端重要性,這與扶貧干部踏踏實實地宣傳工作不無關系。
2 真切踐行精準脫貧目標任務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必須堅持大格局,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細的工作,以更加過硬的作風[1],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安理大駐村扶貧脫貧工作隊在單位和村之間起到橋梁和紐帶作用,協助學校完成干部和貧困戶之間的對接幫扶工作,鉚定扶貧脫貧目標任務,多措并舉在扶貧脫貧攻堅決戰年,摘下臨泉縣這個深度貧困縣帽子。
2.1 精準掌握貧困戶情況,繪制扶貧脫貧計劃
扶貧脫貧攻堅猶如一場戰役,必須摸清情況,制定作戰計劃,才能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取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大捷。
駐守臨泉縣貧困村的扶貧脫貧工作隊首先精準掌握扶貧脫貧對象的情況。駐守南楊小莊村的扶貧脫貧工作隊根據動態管理原則的要求,對該村貧困戶的情況進行建檔立卡,一共建檔立卡187戶、611人,其中2014年脫貧29戶、92人;2015年脫貧45戶、156人;2016年脫貧18戶、95人;2017年脫貧71戶、211人;2018年脫貧4戶、14人;2019年脫貧9戶。在摸清扶貧脫貧對象情況后,駐守南楊小莊村工作隊據此制定出扶貧脫貧工作計劃。譬如,進一步完善村三年發展規劃、制定村年度實施計劃以及年度貧困戶扶貧脫貧計劃。
2.2 建強鄉村基層黨組織
《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第一章第2條規定,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鄉鎮、村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2]。”可見,在農村基層各種組織中,黨組織處于領導核心地位,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與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黨管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總攬全局,為全面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與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3-4]。然而,長期以來,鄉村基層黨組織基本上處于自組織狀態,軟弱、松弛、渙散且微弱。為了改變這種樣態,安理大駐守臨泉縣貧困村的扶貧脫貧工作隊從鄉村基層黨建入手。駐守楊小莊村的安理大扶貧脫貧工作隊組織村兩委認真學習《習近平關于扶貧論述摘編》《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等政治理論,并做好學習筆記,以此來提高村兩委政治理論水平及工作能力。規定每個月十日為黨員活動日,召開在村全體黨員大會,學習相關時事政治等,了解黨和政府的相關方針政策,統一思想認識。在脫貧攻堅及振興鄉村的戰斗中,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逐漸顯現。同時,按照黨章要求,注重日常培養。雙培雙帶工作得到較好落實,尤其是黨員發展的程序合法化,這在地方黨員發展過程中往往被忽視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概而言之,通過建章立制,強化了貧困村基層組織的整體功能,政治生態有了根本性的轉變,組織力提升,凝聚力增緊,戰斗力增高,為民服務意識增強,貧困村基層黨組織建成為堅強戰斗堡壘。
2.3 推進民生工程建設,建設美好鄉村 民生工程建設關乎農民的生存發展,意義重大。安理大高度重視這一建設,筆者將其概括為“一慰問、二助力、三加強”。①“一慰問”,即安理大發揮學校優勢,開展結對幫扶走訪慰問活動。安理大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截至2019年底,安理大全校師生員工到南楊小莊村走訪慰問100人次,其中校領導10人次,中層干部約80人次,并帶來慰問物資約30萬元。②“二助力”,即助力智力扶貧與助力消費扶貧。習近平總書記生動形象地指出:“扶貧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5]為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對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就學子女認真開展摸底排查工作。學校各部門領導非常關愛在校學生,向他們贈送書包、文具、新華字典、英漢字典等工具用書,協助村支兩委完成約2 000 m2的文化活動廣場建設;尋求區體育局資助,增設一些活動器材;安理大校團委也對村里的10位貧困學生進行了資助。另外,“情系鄉村 愛在行動”安理大大學生教育關愛服務團在明德小學開展了為期7天的支教活動。為進一步落實“消費扶貧”文件精神,2019年安理大從教職工福利中拿出40萬元,購買幫扶南楊小莊村農產品粉絲5 000 kg,馬鈴薯5 000 kg,辣椒、蘿卜、紫薯和冬瓜等5 000 kg,蘿卜10 000 kg,價值約10萬元;并在該村建成“安理大與南楊小莊村電商”平臺。這是安理大第一個設在幫扶村的村級微商平臺。這些舉措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很快引起各雙包單位的效仿,對整個臨泉縣農副產品的銷售起到帶動效應,為精準扶貧添磚加瓦,為提高群眾的滿意度起到較好作用。
③“三加強”,即加強健康扶貧、加強公共建設、加強就業創業扶貧。健康扶貧是指“整合現有醫療保障政策、資金項目、人才技術等進行綜合施策,精準救治,切實解決貧困人口看不了病、看不起病從而導致因病致貧、返貧的問題。”[6]健康扶貧具有重要作用,“可減輕患者家庭的醫療負擔,降低家庭的經濟脆弱性;可提升貧困戶家庭的健康能力,降低家庭的健康脆弱性。”[7]對此,國家極其重視。早在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就在《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指出“要實施健康扶貧工程,保障貧困人口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努力防止因病致貧、返貧”;2016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等15個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實施健康扶貧工程的指導意見》[8],進一步指出要完善醫療保障、推進健康扶貧。安理大充分認識到健康扶貧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的作用,不斷強化貧困村健康服務,大力推進貧困村疾病防治,加強對農民健康扶貧政策宣傳和正確引導,解答“351”“180”健康扶貧政策,組織安理大附屬眼科醫院醫療專家到貧困村義診義檢,協助貧困戶參加醫療鑒定,辦理慢性病就診證、殘疾人殘疾證等。
安理大把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放在重要地位,加快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2019年,安理大駐守臨泉縣楊小莊村的扶貧脫貧工作隊緊緊依靠村兩委,帶領村兩委成員,先后完成了兩個公廁的建設;18個自然村溝塘清淤全覆蓋,共清淤55條;全村路燈安裝覆蓋率66.7%;共建設大小文化廣場8個;新建巷道88條、長約5 700 m;電網改造和飲水工程全覆蓋;省級美麗示范村中心村建設基本完成,其他自然村建設正在有序推進;森林村莊建設也在完善中;村集體蔬菜大棚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公共建設方面,南楊小莊村走在了臨泉縣滑集鎮其他村的前列。除了前面所說的道路、巷道、溝渠清淤、文化廣場建設和路燈安裝等以外,新村部2019年已經建成投入使用,沿溝休閑景觀帶已經打造完成,8座橋梁申報獲批等待施工,舊村部已經改造為鄉村圖書室,村部公共食堂建成投入使用,幾條農耕路已經申報獲批。通過一系列舉措,鄉村治理效果明顯:燈亮了,水清了,房前屋后凈了,路邊綠了,群眾笑了,全村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面。
加強就業創業扶持引導服務,實施鄉村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在拓寬就業扶貧方面,安理大駐守貧困村的扶貧脫貧工作隊根據農村發展、鄉村振興、環境治理、道路維護等需要,與村支兩委商定,設立公益崗優先聘用貧困戶,通過就業的方式,穩定增加收入,共安排貧困戶20人次從事保潔員、秸稈禁燒巡護員、道路維護、光伏電站維護員、貧貧相助崗位工作,從集體光伏收益經費列支;種植草皮近133.33 hm2,成為了村的特色產業,為村民創造了就業機會,其中有貧困戶6人常年在合作社務工。“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9]因此,安理大駐守貧困村的扶貧脫貧工作隊在幫扶農民就業的同時,還鼓勵、支持農民自主創業,加大宣傳產業扶貧政策,積極引導、鼓勵貧困戶(在村有種養殖能力的)根據自身情況自主發展產業,增加了貧困戶的收入。
其他民生工程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南楊小莊村約115戶(含非貧困戶)危房小型修繕基本完成,費用約25萬元;危房改造1戶;戶廁改造3戶;2019年,南楊小莊村集體資產收益分紅34戶,共計1.435萬元;5 000元產業帶資入股分紅100戶;2019年,南楊小莊村集體經濟收入接近40萬元,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年。同期,安理大駐守孫臺村的扶貧脫貧工作隊也非常關注貧困戶住房安全問題,他們配合區鎮對孫臺村31戶貧困戶房屋進行了安全住房鑒定,并對房屋漏雨的6戶進行修繕。窗體頂端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號召,帶著強烈的使命感、高度的責任感,為臨泉脫貧攻堅把脈問診、出智出力,與臨泉人民并肩作戰、合力攻堅,共窗體頂端
3 結語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安徽省關于選派駐村扶貧工作隊到定點幫扶地區進行脫貧攻堅的文件要求,安理大高度重視,本著“硬選人,選硬人”的原則,選出了一批思想過硬、作風踏實、真抓實干的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這些隊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號召,帶著強烈的使命感、高度的責任感,為臨泉縣脫貧攻堅把脈問診、出智出力,與臨泉縣人民并肩作戰、合力攻堅,共同譜寫出臨泉縣1839 km2大地上波瀾壯闊的脫貧戰斗史。他們以飽滿的熱情、極強的責任心,全身心投入工作,堅持吃住在村,工作日在崗,節假日根據工作需要到崗工作,全年在村工作260 d以上。他們緊緊依靠“村兩委”,同廣大群眾一起,挖窮根、培富苗,治懶病、勵勤志,滅臟念、興潔習,加大了鄉村脫貧的步伐,實現了臨泉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從而托起了鄉村振興的希望。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在過去的幾年,安理大以高標準投入到精準幫扶、精準脫貧工作中,堅持以扶貧脫貧目標任務為統領,堅持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脫貧為原則[10],嚴格略實“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的要求,積極探索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加大扶貧力度,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為扶貧脫貧工作與鄉村振興做出了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
胥學躍.貫徹習近平扶貧開發思想,全力決戰決勝甘洛如期脫貧摘帽[J].通信與信息技術,2019(6):73-76.
[2] 王連花.改革開放以來鄉村基層黨組織的階段性發展及制度創新[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20,14(1):89-99.
[3] 王玉.鄉村振興背景下鄉風文明建設路徑新探[J].現代農業研究,2020(2):139-140.
[4] 陳宏,顧華詳.以《決定》引領南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統籌推進[J].新疆農墾經濟,2020(1):7-18.
[5] 本書編寫組.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50.
[6] 陳成文.牢牢扭住精準扶貧的“牛鼻子”——論習近平的健康扶貧觀及其政策意義[J].湖南社會科學,2017(6):63-70.
[7] 汪三貴,劉明月.健康扶貧的作用機制、實施困境與政策選擇[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0(3):82-91.
[8] 何孟芹.健康扶貧的成效評估初探[J].南方農機,2018,49(14):143.
[9] 蔣永穆,鮮陽紅,周宇晗.基于“三有”的高質量精準脫貧研究[J].農村經濟,2019(7):49-54.
[10] 黃啟學,凌經球,農輝鋒.攜手打造南盤江流域產業扶貧開發新格局:田林、冊亨兩縣產業扶貧聯姻大開發的現實思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7,38(11):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