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教材建設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在此基礎上,英語教材建設工作者必須堅持黨的教育方針,把握正確的價值導向,立足國家教育事業的實際,把立德樹人作為英語教育工作和英語教材出版工作的主線。在英語教材出版工作中要堅持黨的領導,筑牢意識形態安全防線,推進教材體系和評價體系的建設,出版高質量英語教材,實現教材出版立德樹人的目標,借力融合出版深化出版服務。
【關? 鍵? 詞】英語教材;融合出版;路徑
【作者單位】梁娜,天津外國語大學,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基金項目】天津市2019年度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階段性成果(TJWW19-020);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北京外國語大學)階段性成果(YXL2016ZL022)。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5.027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給人民教育出版社部分離退休老同志回信,肯定了過去70年來人民教育出版社為中國教育事業發展做出的積極貢獻,并對新時代教材出版工作提出殷切期望。英語教材出版應審時度勢,從宏觀上把握出版大局,堅持黨的教育方針,把握正確的價值導向,立足國家教育事業的實際,把立德樹人作為英語教育工作和教材出版工作的主線,以滿足人們學習英語的需求。
一、英語教材出版的現狀分析
新時代,英語教材出版被賦予新的使命。首先,作為一個和平發展的大國,中國承擔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和國際責任。英語是國際交往、科技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做好英語教育工作可為對外講好中國故事打下堅實基礎。其次,學習英語有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學習先進科學的文化知識,增進各國青少年的溝通與了解[1],發展學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識與能力。當前,英語教材出版面臨新的變化。
1.教材建設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地位凸顯
為貫徹落實好全國教材工作會議的相關精神,教材出版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材建設的重要論述為遵循,準確把握新時代教材建設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全面提升新時代教材建設的科學化水平。要整體推進大中小學教材建設,全面提升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民族性、時代性、系統性。同時,應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機融入大中小學不同學段的不同學科。對于英語教材出版,出版從業者應把牢意識形態觀和政治觀,有效防范各種滲透風險,確保國家意識形態安全。
2.社會對教材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大眾對教育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新的課程教材體系基本形成,三科統編教材將覆蓋中小學的所有年級。社會各界也對英語教材出版寄予了更高期望,英語教材出版工作應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與創新。
3.英語課程教材體系強化了教材的審核把關工作
隨著我國教材體系化建設程度的提高,對教材的審核把關也在不斷加強。國家教材委員會健全工作機制,強化教材政治把關,充分發揮了專委會的前置把關作用,增強了教材審核工作的專業性和權威性[2]。對此,英語教材出版工作必須對標相關要求,實現出版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4.教材建設基礎保障有力
教材經費建設是英語教材出版工作的重要支撐。當前,中央財政持續加強對教材基礎研究和重點教材建設的支持,很多高校將教材建設經費納入預算[2]。經費投入的增加也將助力英語教材出版工作,為英語教材出版打下堅實基礎。
二、新時代英語教材出版面臨的挑戰
當今時代,面對英語教材出版工作的高要求和新需求,出版單位要把好政治關,實現英語教材出版立德樹人的目標。總體來看,當下的英語教材出版面臨四個方面的挑戰。
1.如何切實維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
教材也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在英語教材出版工作中,出版單位應著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善于從政治層面觀察和分析問題,維護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相關出版人員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闡釋;切實加強政治能力建設,確保黨的教育方針、黨的主張、黨的要求全面落實到英語教材建設的各方面與各環節。
2.如何優化英語教材出版工作的評價機制
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貫徹落實這兩個方案、意見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鼓勵更多的教師參與教材建設,以及如何強化教材工作的日常管理,發揮好學校教材建設和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教材選用工作組、課程建設調研組的專項職能,同時落實主體責任,明確把關程序,實行多維度有效監管的教材遴選和使用管理工作機制。英語教材出版具有其特殊性,研究英語教材的本質和作用,建立英語教材工作的評價機制是推動英語教材出版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3.如何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英語教材的育人功能是其主體功能。出版單位可將深化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與英語學科專業的教材體系建設緊密結合,根據英語學科的特色和優勢深入研究育人目標。英語教材出版要堅守立場,深度挖掘并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3]。在此過程中,出版單位如何依據學科特點因勢利導、因勢而謀、分類呈現,如何助力實踐課程、創新育人成為關鍵所在。
4.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升教育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的改革產生了深刻影響,也推動了教育出版業態的轉型升級,使教育出版的內涵更加豐富。因此,新時代的英語教材建設要高度重視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革命性影響和變革。首先,英語教材的內容要緊密結合信息技術發展實際。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策劃出版的“新時代職業英語”系列教材對應數字經濟的19個專業大類崗位實際需求,開發以《人工智能英語》為各專業通識課程的“1+19”大類專業英語教材。其中,《人工智能英語》不僅是通識課教材,還可以滿足數字經濟時代專業人才學習的需要。其次,借助信息技術擴展英語教育服務空間。2017年,人民教育出版推出了首部網絡教材——“英語互動Q學堂”。借此契機,廣東省300多萬中學生實現了不出家門就能輕松學英語的夢想,人教社也實現了首部立體化網絡教材智能化的英語教學服務。在出版領域中,相關出版機構就如何利用信息技術賦能教育服務等問題已經有探索,當前,進一步提升相關能力和水平需要出版單位結合自我發展定位從內容和技術服務上實現新的突破。
三、英語教材出版工作的新路徑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材則是筑夢工程。教材建設必須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開展。英語教材建設要站穩政治立場,始終堅守服務廣大師生的初心和使命,這是英語教材出版要堅守的主線。
1.堅持黨的領導,筑牢意識形態安全防線
英語教材出版工作者要跟隨黨的領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出版導向和價值取向,探索促進黨建和英語教材業務深度融合的新路徑、新方法、新局面。語言是意識形態的載體,在社會思潮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某些英語教材存在本土文化失語與失衡等問題,相關工作者要以更堅定的自信、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及時的行動、更有力的舉措筑牢英語教材出版的意識形態安全防線,為培養新時代的英語人才不懈奮斗。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七年級上冊—九年級下冊),通過語料、板塊和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2.推進教材體系、評價標體系建設,出版高質量英語教材
在教材體系建設方面,首先要在流程上把好關,出版單位要強化教材出版工作的日常管理,持續發揮好學校教材建設和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教材選用工作組、課程建設調研組的職責,落實主體責任,明確把關程序,形成集中統籌分層次組織的實施策略,實行多維度有效監管的教材遴選和使用管理的工作機制。如山東省實施職業教育課程與教材開發能力培訓計劃,通過國家和地方兩級培訓重點培養了一批在教學上有一定成就、對相關行業發展有深入研究的課程與教材開發專家,鼓勵教師牽頭或參與編寫專業課程教材,支持開展基于教育教學改革的校本教材建設。山東省實施的培訓計劃取得了豐碩的教材建設成果,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在評價體系建設方面,除指導思想、教材內容、教材設計與教材使用等常規建設,還要立足長遠發展,建設更加科學客觀的教材評價體系。
英語教材的高質量發展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英語教材作者的選擇。作者的權威性不僅限其學術水平,還包括了其對黨和國家教育戰略訴求、課程標準、教學需求的深刻理解。此外,教材編寫所選擇的作者還要在教育專業領域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良好的口碑[4]。
3.實現教材出版立德樹人的目標
首先,教材出版工作人員要關注時代元素,要在工作中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英語教材為英語學習注入新時代內涵。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通用英語教材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立足院校實際需求,結合《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的指導內容以及《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研究成果,體現了教材的時代特色與豐富內涵,彰顯了英語課程思政育人的價值。其次,出版工作人員要關注學生的深度學習,通過教材內容提升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新高考改革后,學校更加重視指向輸出的語言學及學生多技能融合高階思維的發展,落實到英語讀寫教學中,英語教材出版應以開放的內容主題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
英語教材編輯工作專業性強,出版單位要重視教材編輯團隊的建設,本著對黨和國家教育事業負責的態度,挑選對課標要求和教學要求有深刻理解,專業素養深厚的編輯組成編輯團隊,為英語教材出版實現立德樹人目標提供人才保障[4]。
4.借力融合出版,深化出版服務
面對當前互聯網發展的形勢,出版工作人員應注重教材與形式的創新。如前文提及的網絡教材“英語互動Q學堂”,其以現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教材《英語(新目標)》內容為藍本,基于開發方創而新(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熟和完備的網絡語言學習平臺,“用于課堂,面向學生”,以其互動、趣味、高效等特點為學生提供全新的英語教學網絡平臺,實現了教材立體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任務合作化和環境多樣化的融合。
綜上所述,英語教育對接文化“走出去”戰略,因此,教材出版工作要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出教材、推精品;同時,也要適應社會發展潮流,以新形式探究英語教材出版的發展路徑。
|參考文獻|
[1]張逵. 新課標下有關英語文化意識培養的幾點思考[J]. 語數外學習(英語教育),2013(8):155-156.
[2]田慧生. 全面推進新時代教材建設再上新臺階——在首屆全國教材工作暨培訓會上的總結講話[J]. 基礎教育課程,2020(21):4-9.
[3]張坤晶. 高校黨建與課程思政深度融合機制探析[J]. 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21(1):93-94+124.
[4]任超. 落實立德樹人 中小學教材出版發行在路上[N]. 國際出版周報,201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