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常態化。報告將全面從嚴治黨、反腐敗工作提高到戰略高度。反腐敗“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1]”。應始終堅持零容忍腐敗問題,進一步加強改進紀律審查工作,在工作的過程中查處部分黨員的違法亂紀行為。如何防止黨員觸及法律紅線,已經成為當前治理機制的重要問題。
一是經濟相關的違紀行為比較多。從違紀行為的層面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主要表現為違反財經法規、失職瀆職行為和貪污受賄行為,而其中超過40%的是違反財經法規行為。由于黨風廉政以及相應的反腐敗斗爭的不斷發展,對于“小金庫”的查處越來越多,可是對于部分黨員而言僅僅表現為收斂而不收手,同時對“小金庫”念念不忘,不能真正根除,更有甚者出現其他腐敗行為。
二是部分掌握權力的黨員出現違法行為的比例比較高。經過對違法行為的黨員進行調查發現,黨員干部所占的比例可以達到59%,經過進一步的探究發現,大專及以上學歷與40歲以上所占的比例高達80%[2]。由此可以看出,違反行為中,高學歷以及手中有權力的黨員干部所占的比例比較高,因此成為黨風廉政建設的重心,必須對該層次的黨員進行防微杜漸的教育。
三是對黨員“八小時之外”的監督管理不達標。紀檢委經過審計調查發現,許多黨員嚴重瀆職,通過深入的研究發現,黨員“八小時之外”發生違法的事件所占比例比較高,其中主要表現為“黃賭毒”行為[3]。黨員彰顯了黨的形象,由于黨員的生活作風問題,嚴重影響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
一是黨員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發生動搖,由于理想信念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一旦失去信念,人也就失去了整個精神世界[4]。當黨員失去理想信念之后,就會出現嚴重的違紀行為,從而發生違法犯罪的行為。因此黨員應該加強精神教育,使自己始終保持不忘初心,不沉醉于對物質的追求,一旦沉迷將會處于法律的紅線,做出違法行為,嚴重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是處于快速變化的社會中心,仍存在賭徒心理,大部分黨員都是從基層一步步做起來的,經過不懈努力才走上管理崗位,導致優秀黨員變質的原因應該是社會中的拜金主義以及自身的素養等。黨員在實現自身生活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獲得合法的利益,但不能超越底線。
三是個別黨員干部思欲膨脹,思想道德滑坡。大多數黨員干部之說以走上違紀違法的道路,一個主要內因就是放松了世界觀改造,人生觀、價值觀出現嚴重扭曲。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下,他們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利益觀和權利觀,自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面對金錢、利益的誘惑,不能把持住,思想道德滑坡,謀利之心膨脹,放任之心膨脹,貪腐之心膨脹,將本來用以為國家事業、人民群眾謀福祉的領導職權當做謀求私利、撈取錢財的手段,導致最終走向了違紀違法的道路。
一是思想教育引領不全面,基層黨組織建設不健全。由于我國社會變革發展不斷加速,而基層建設卻不能和社會變革保持同步,不能對當前新時代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進行有效判斷[5]。部分基層黨組織主體責任落實不達標,管黨治黨不嚴,為此也對基層黨員監督力度不達標。從而導致部分黨員滋生個人化、隨意化以及狹義性等不良思想,在落實國家相關政策時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更有甚者失去黨員認同身份,出現自由散漫的工作態度。
二是企業內部監管機制不健全。由于當前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相應的黨風廉政建設不健全。因此導致權力集中的部門往往極易出現腐敗問題。當前我國加大反腐力度,可是相應的違法行為也變得越隱蔽,紀檢部門所面臨的形勢也越來越嚴峻。即便設置相應的監督機制,也難免會被不法分子鉆空子。
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是機關事業單位還是企業單位要求擔負起從嚴治黨責任,然而有一部分黨組織認識不到位、落實不力,依然沒有從寬松到嚴緊的轉變,該發現的問題沒有發現,發現問題后不報告不處置、不整改不問責,甚至包庇。正是不敢大膽抓不敢大膽管,對企業重點工作崗位人員監管措施沒有進行落實,對管轄人員的教育監督流于形式,對行業內的不正之風熟視無睹,導致腐敗案件、黨員違紀違法案件頻發,令人痛心、發人深省。
三是在廉政與法制教育方面不理想。在進行廉政警示教育的過程中,轉變黨員的思想比較困難。現在,基層黨員在實施廉政教育的過程中,不應僅局限于發文件、開會等,這種行為不能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此外,經過調研發現,大部分單位在黨員法治教育的過程中落實不到位,導致部分黨員成為不擇不扣的“法盲”。其中有的黨員會存在“醉駕”“信用卡詐騙”等處分,究其原因是法治意識薄弱,以為這些事情僅僅是一個小事情,實質上將會出現不良的后果,最終導致開除黨籍的后果。
對于違紀行為必須進行嚴懲,才能有效地避免黨員出現違紀行為,但其僅僅能夠起到治標的效果,而預防才是治本之策。在預防過程中,可以有效避免出現違規行為,同時可以幫助黨員找回初心,因此必須加強預防工作。
第一,不斷優化黨員的政治理論水平,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的要求為行為準則,不斷提升基層黨員的理論素質,同時還應該提高基層黨員的執行力。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黨員往往容易出現重業務、輕學習的習慣,為此相關部門應該制定行之有效的學習計劃,一般可以借助微信、學習強國等軟件,極大地提高黨員的學習積極性與便利性;第二,不斷優化組織生活效果,黨員的日常政治理論學習是參與黨支部組織生活,在該過程中可以及時給基層黨員進行充電。為此,黨委必須加大優化黨支部組織生活;第三,優化黨員政治素養,加強基層黨員干部的教育工作,必須始終堅持理想信念的教育。必須將理想信念教育貫徹在基層黨員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黨員的過程中始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原則。
第一,加強黨內監督,可以充分使用工作約談機制,這樣可以對每一個基層黨員進行監督。加強對基層單位責任機制的研判力度,這樣可以真正區分好“樹木”和“森林”的關系。在實施監督檢查之后,可以及時掌握“關鍵少數”對單位政治生態的影響,因此可以有效地優化黨內政治生活;第二,以黨規為抓手不斷提高監督力度,始終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的機制,從而把“紀”與“法”結合起來,在落實的過程中必須加強紀檢、巡察、審計與財務等部門協同工作,從而可以形成一個嚴密的系統,因此不僅可以對各個單元進行監督,而且可以形成完善的監測機構;第三,充分借助互聯網構建黨員監督平臺,信息越公開,黨員腐敗的機會就會變得越少。通常監督部門可以借助信息查詢以及相關的披露機制,從而可以有效地起到警示的作用,防止黨員干部滋生腐敗的行為。
第一,加大黨紀常規的學習途徑,經過對違紀人員進行調研發現,違紀干部大都明確說明自己對黨章黨規學習不到位。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學好與執行好黨章,才可以有效地幫助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地為黨和國家作出自己應盡的義務;第二,不斷優化黨員法制教育,各級部門必須定期舉行法制教育活動,進而可以保證各級黨員都成為一個學法、懂法、守法、用法與護法的人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必須以法律為準繩,使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解決群眾最迫切的問題,進而能夠彰顯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第三,構建良性的政治生活文化環境,自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號召黨員做一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好黨員,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黨內政治文化,從內部不斷提高黨員的積極性,加強防腐教育。同時可以充分借助互聯網平臺,不斷提升公司的政治文化生活,給黨員營造一個良好的政治生活環境。
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已經上升到戰略高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更要全面從嚴治黨,反腐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預防和治理黨員違紀違法問題,是一個長期的、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堅定馬克思主義的偉大信仰,忠誠擔當,筑牢“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防線,遏制違紀違法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