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飛
摘要:居住區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要求電力系統能夠正常、穩定供電,并對供配電設施的建設與運行管理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為滿足人們的實際用電需求,供配電設施的容量不斷加大,如果還應用傳統的建設方案,勢必會出現質量問題。結合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的運行要求,對其建設與維護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居住區;供配電設施;建筑和管理
引言
我國目前在實際的居住區供電設施的管理過程中,需要規范當地居民區供配電設施的建設和管理,為國內大部分的地區管理建設進行統一標準的制定,并且解決其中出現的問題。對于一些建設標準低、維護差的問題進行深入調查,并且及時的進行反饋,提出一定的維護方案,為廣大居民的用電舒適性奠定堅實的基礎。
1現狀及問題分析
1.1居住區供配電設施投資、建筑及運維主體
(1)投資和建筑主體
在我國的供配電工程貼費取消之前,各地區的用電配置紅線由實際的開發商進行設置,對于紅線以外的工程由供電公司按照表容量收取貼費后組織建設。但是自從我國取消供配電工程貼費之后,其實際的建設情況主要分為三種:居住區紅線外建立統一的標準進行收費、居住區紅線內部由開發商進行委托、由開發商投資,建立相關的收費標準。
(2)運行維護的主體
在實際的運行維護的過程中,居住區紅線外也需要接入電網的供配電設施,從而達到一個較好的處理效果,并且針對于一些公用設施和公用線路來進行規劃,達到一個較好的管理機制。對于居住區紅線內的供配電設施,也需要由專門的人事來進行負責,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也可以大致分為三種模式,分別是由供電部門管理、委托供電部門或者有相關管理能力的單位來進行管理、開發商放棄管理,無人承擔管理責任?;诖?,就需要對相關的實際情況進行實際的調查,對居住區的供配電設施進行一定的維護和保養,從而使其滿足一定的維護需求。
1.2居住區供配電設施問題分析
(1)法律制度管理存在的不足
在供電形式層面,我們國家政府規定小區居民在用電設施方面的容量一般超過100 kW或者在變壓器的容量方面低于60 kV的住民,必須利用三相實四線方式來實施供電,而剩余的用戶則一般利用高壓的供電模式來實施。當然在其供電模式的采用上并沒有嚴格的規定,所以其相關的法律制度還必須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進。
在投資方的設施確立方面依然有很大的不足。在進行電力基礎設施建設的歷程當中,住宅用戶都需要依據相關法規,來及時上繳工程建設所需要的有關費用,但是在投資方設施確立方面卻依然缺乏與其相適應的根據,這就造成了在進行電力工程建設的進程中,對于供電形勢或者投資方受到沖擊。另外,因為缺乏較為完備的法規制度,工程建設的費率也經常會受到地方或者其他項目的干擾,進而使得在價格方面出現一定程度上的差異,這必然會影響到電力部門的企業形象。
(2)建設體系不完善
在建設標準方面缺乏一致的規定。開發商必須對電力基礎設施 建 設 承擔相應程度的責任,然而卻沒有日后進行維修的職能,要想使得經濟效益最大化,相關部門就必須盡最大可能地將建設標準降到最低。所以,很多企業經常性地利用一些價格比較低廉的商品來進行替代。尤其是在居民小區項目建設的進程當中,很多企業都要求辦理臨時的建設用電,這樣就能夠防止承擔建設永久用電的職能。但是住宅區在建設前期,對于電力的承載能力要求較低,與此同時還可能包含有一些隱蔽工程的建設,供電部門在進行核驗工作時基本上很難對這種因設施質量較低而形成的安全隱患進行預防。一旦居民區業主入住之后,電力的承載能力肯定會有相應程度的提升,這樣就會經常性出現供電方面的問題,這對于供電部門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3)電力設施不能及時維護
一般情況下,電力設施的使用壽命在 15年之內,但是由于住宅樓的使用期限大約在 70年左右,兩者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因此怎樣對配套的電力設施進行及時改造顯得尤為重要,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住宅區內的居民日常用電安全可靠。實質上,對于居民區內電力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而言,經常會由于相關部門對其設備的升級改造沒有給予充分的關注,進而使得很多電力設施因為其超負荷運行或者線路老化出現安全問題。
2 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建設與維護措施
2.1 規范管理設施建設
為了從根本上提高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的建設效果,需要結合項目建設特點,按照專業規范要求編制方案,做好整個過程的管理工作,消除其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當地政府應確定新建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工程收費標準,供電企業需要按照物價部門的收費標準和項目開發面積向開發單位收取供配電設施配套費,并采用轉賬管理的方式,由多個單位共同監督,確保??顚S?,提高小區供配電系統的規劃建設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供電部門不得參與其中,以免其為獲取利益而推卸設施維護責任。
2.2 優化供電企業內部管理
供電企業可通過優化內部管理,提高供配電設施的管理質量。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配電網規劃。結合小區對供配電設施的實際需求規劃配電網,收集供配電設施的運行信息,并將其反饋給管理單位,及時補充電源點。隨著住宅區規模的擴大,住戶數量越來越多,為了保證供電設施各項基礎功能的順利實現,滿足人們的用電需求,需要合理選擇上級供電容量和供電通道。②方案分析。采用臨時供電方案與正式供電方案相結合的方法進行供電,即項目開發商在申請臨時基建用電時,供電單位按照小區規劃供電,其中,開發商需要提前預留出小區內管溝、配電房等空間,以提高管理效率。③建設管理。重視小區供配電系統的建設與維護,確保所選設施的負荷正常。在系統正常運行時,供電單位應利用基建工程管理方法對其進行統一分析與管理,爭取不斷提高工程建設水平。
2.3 制訂供配電設施工程標準
在供配電設施的建設中,建設單位要以滿足實際應用需求為核心,以相關規范標準為依據,控制好每個施工細節,提高建設方案的合理性。不同地區、不同工程的供配電建設要求不同,相應的實施成本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針對此類情況,供電企業需要制訂合理的設施工程費標準,即依據房屋建筑面積與建筑規模等向電力工程開發商收取供配電設施建設與維護費用。這樣就可以在項目施工前對電力配套成本進行預算,提高供配電設施的建設效果,保證競爭的公平性與合理性。在小區供配電設施項目建設完成后,開發商還需要向供電企業提供部分固定資產,然后進行統一管理。
參考文獻
[1]張亮. 國家電網公司S供電公司市屬居配工程項目管理的研究[D].東南大學,2017.
[2]張明. EPC模式下配電網客戶工程造價管理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