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大忠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建設工程越來越多,但隨之而來的建筑資源的消耗和浪費問題也十分嚴重。在建設項目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減少資源浪費是一項重要且任重而道遠的任務。目前,我國建筑業在降低能耗方面遇到不少困難。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建筑行業的能源消耗問題,這于工程順利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其中,節能技術是一項比較重要的工作,對建筑節能和能耗成本的方方面面都有重要影響。因此,在實際的建筑項目實施中,應時刻將節能牢記于心,充分利用電氣節能技術,最大限度地發揮能源的價值,提高其利用率,降低能耗,才能更好地促進建筑節能。基于此,本篇文章對建筑電氣節能設計及綠色建筑電氣技術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電氣節能設計;綠色建筑;電氣技術
引言
現代化社會的高速發展中建筑電氣行業也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在進行建筑電氣安裝的過程中要結合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提高安裝技術的同時保證節能環保的效果,這樣可以促進整個建筑電氣安裝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建筑電氣安裝中會應用到很多的資源,因此需要秉承著綠色節能理念進行電氣設備的安裝,這也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可以提升整個建筑行業的發展優勢。在我國當前建筑電氣安裝過程中電氣節能理念的應用是整個行業發展的重要目標,它主要是將環境保護和能源節約融合到建筑電氣安裝工作中。隨著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各種資源的使用需求量在不斷的增加,能源的總體消耗量也在提升,這樣會導致能源嚴重的損耗,從而影響到社會的長久穩定發展。因此,需要加強建筑電氣安裝節能技術的合理應用,從而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穩定發展。
1節能技術應用的優勢
在建筑電氣安裝過程中應用節能技術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在建筑工程中電氣安裝技術可以推動整個電氣設備的更新換代。作為一種全新的技術和工藝可以保證建筑工程主體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加強。目前我國很多的建筑企業已經開始應用電氣節能技術,這樣不僅可以實現能源的保護,還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的造價成本。第二,在建筑工程中應用電氣節能技術可以減少能源的損失,為企業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實現節能環保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保證建筑工程建設的同時,實現生態環境的保護,從而促進我國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調發展。建筑行業作為整個經濟產業的重要支柱,實現創新節能型的發展方向是非常重要的。企業要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全面貫徹節能技術的合理應用,有效地跟隨市場的變化,提高建筑企業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綜合競爭力。為各個企業加強節能技術的應用創造良好的條件,也可以實現我國建筑行業的穩定發展。
2電氣設計中節能技術現狀
工程建筑電氣設計是一個涉及多個階段相互作用的綜合全過程。在電氣設計的全過程中,要考慮工程建筑的整體結構,制定全面的環保節能改造方案。節能建筑設計方案不能通過破壞建筑的功能和應用要求來計算成本。其中很多是在結構層面上考慮的。在不破壞工程建筑整體結構的前提下,以節能環保的應用為基礎,實現理想的環保節能實踐。不能單獨考慮環保和節能,而忽視工程建設的整體要求。需要從適用性的角度來考慮。體現在環保節能的機械設備滿足各種運行要求,能更強有力地提供必要的能源供應,實現電能回收利用的利潤最大化。真正實現機械設備環保節能的實際效果,使機械設備運行的大化,同時也提供環保節能的動力能源。在設計過程中,應考慮電氣設備運行的安全系數。要使電氣設備順利運行,有效的整體路線規劃非常重要。電氣設備涉及的路線多樣化,各路線的端口號比較整齊。必須保證該線路與地面的絕緣層,采用性能指標優良的絕緣層材料,以保證線路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系數。充分考慮環境因素的變化。在雷雨天氣中,對機械設備運行的損害比較大。我們可以安裝具有維護功能的專業防雷設施,防止雷擊對機器設備造成損壞。結合建筑應用的特點,在建筑結構的整體規劃中要充分考慮消防安全問題,并預留一定的空間用于消防安全設施的部署。采用智能節能環保,對供配電系統進行全方位的改善解決方案,確保供電系統資源的全方位綜合利用。重視電氣設備運行效率的提高,采用更加環保節能的機械設備,在完成機械設備負載平衡的同時降低電磁能耗,使機械設備的操作系統軟件更加完善和穩定,并增加機械設備運行的周期時間。
3建筑電氣節能設計
3.1供配電系統方面的應用
對于建筑物的配電系統,設計人員應根據規范、規劃要求及總體結構等,選擇合適的位置、供配電方式、配電線、配電電纜及電氣設備等,計算出電壓、電流、短路電流及額定電流等的值,選擇低阻電纜,確定各建筑物單元的實際用電量和用電負荷分布。在規劃配電方案時,應有效保證能量系統的平衡,選擇靠近供電設施的地方,縮短供電與配電之間的距離,以達到無功補償。如果對整定后的電容器進行無功補償,必須保證其處于無功狀態,這樣才能有效地減少電能損耗,提高電氣設計的質量和效率。為保證配電系統節能設計的快速完成,在設計和編制建筑物內供配電線路時,應考慮建筑物內各部位的實際用能需求,保證供配電線路充分覆蓋,盡量減小供配電設備與電氣設計之間的距離,減少用電過程中的停電。
3.2動力設備中的應用
建筑業用電使用的大多是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標準的標準及非標設備。要使供電設施達到二次節能,必須防止供電設施超負荷運行,降低系統能耗。大多數用電設備(如大型電動機、冷凍機等)在啟動時都會引起電網電壓波動,消耗一部分啟動功率。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采用降壓啟動器或轉化器等啟動方式,以降低系統的能耗??照{是最耗電的部分。在空調設計中,應選擇合適的空調系統,完善其結構布局,根據建筑物各區域溫濕度的要求合理設計空調。同時,應盡量選擇節電型空調設備。關于電動機的節能,這方面的節能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電動機的效率以及功率因數,不過在實際的工程中,電動機常常都是有專業的設備配套的,所以相關的電氣節能方法還是要在運行之中??梢酝ㄟ^減少電動機的低效率而達到節能的目的,比如生活水泵采用變頻控制,電梯采用群控,扶梯采用自動啟停等節能措施。
為了充分發揮電氣工程技術的作用和價值,大多數電氣設備都具有需要使用無功功率的發動機,建立合理的無功補償機制,也是實現節能的重要途徑。另外,根據總體設計和建筑實際運行情況,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智能技術及物聯網技術,保證整個建筑高效節能運行,使能耗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3.3建筑照明
(1)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建筑照明設計的發展需要自然和人工照明的有機結合。在可能的情況下,在建筑中引入自然光源可以滿足室內照明的要求,同時提高室內的實際溫度并節省能源,同時減少室內照明的能量損失。(2)節能燈的科學選擇。在建筑電氣節能設計過程中,燈具的合理選擇應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傳統熒光燈具的光效為50m/W~70lm/W,電源效率為65%,但LED燈具光效100lm/W~150lm/W,電源效率為95%。節能燈雖然價格比熒光燈高,但降低了能耗的同時增加了使用時間??紤]整體經濟效益,選擇節能燈比選擇普通熒光燈要更科學。(3)合理設置燈光控制模式。有必要建立合理的照明控制模式來滿足在建筑照明設計中的節能目標。充分利用自然光,正確選擇自然采光,靠近外窗的燈具可單獨控制,也可考慮采用光傳感器控制。在樓梯、樓梯間、樓梯前室在公共區域(例如)中,為了節省照明能源,您必須使用聲音、觸控和偵測控制來控制照明。對于大型公共區域,可以使用智能照明系統按時間、區域和場景控制照明。合理控制燈具的供電時間,盡量減少能耗問題。根據實際照明需求,應配置照明電路,穩定供電,合理控制照明燈具的供電時間,避免照明燈具引起的大量能耗問題。(4)提高有效利用太陽能資源。我國太陽能資源豐富,在滿足節能降耗的目的時,可以在建筑電氣節能設計中合理利用這種可再生資源,充分利用建筑屋面,合理設計建筑光伏一體化,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發電可用于建筑公共區域(如地下停車場)用電。這種方法既滿足了日常生活的電力需求,也滿足建筑物的節能需求。
4綠色建筑電氣技術
4.1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
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可以充分體現綠色建筑的無污染特性,對于綠色建筑設計來說,該技術是首選。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替代傳統電能,將太陽能光伏產品應用于建筑,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因此,根據建筑的實際需要,光伏建筑一體化設計并網或獨立的光伏發電系統,其基礎技術是太陽能電池組,將太陽輻射轉化為電能。
4.2綠色照明技術
綠色照明技術是電器節能系統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表現在節能光源的使用上,如LED等照明設備。與以往的建筑照明設備相比,其光利用效率可高達80%~90%,光質高,也有“綠色光源”之稱,使用壽命長。實驗的理論結果是10萬小時,綠色環保,材料中不含汞,所以材料可以回收利用,符合現在的綠色環保理念。
4.3建筑能耗監控技術
建筑能耗監控技術就是對于整個綠色建筑的一個操控系統,其就是控制整個的綠色節能設計技術。然后在通過建筑能耗監控技術對能耗進行一個進一步的降低損耗,并且還可以監控各個技術的設備作用狀態,其作用就不言而喻了。比如說照明控制系統來說,其能夠根據需求而進行不同程度光源的調控等等,相比于傳統技術其非常節能,并且對于后期的維護費用也是會小很多。
結束語
目前,節能已成為綠色建筑的剛性指標。在建筑電氣節能設計中,應特別注意中央空調、照明系統、供配電設施等大功率電氣設備的節能設計。同時,要在滿足人們基本能源需求的前提下,減少能源浪費,采取合理的科技手段,有效控制和利用設施和能源,打造環保節能建筑,使綠色建筑理念家喻戶曉。
參考文獻
[1]張劍.低碳背景下的建筑電氣節能技術設計及應用[J].綠色環保建材,2019(11):43+45.DOI:10.16767/j.cnki.10-1213/tu.2019.11.030.
[2]陳俊樺.低碳背景下的建筑電氣節能技術設計及應用[J].地產,2019(14):59.
[3]楊永剛.建筑電氣節能設計及綠色建筑電氣技術[J].節能,2019,38(06):8-9.
[4]盛同平.低碳背景下的建筑電氣節能技術設計及應用[J].智能城市,2019,5(09):126-127.
[5]盛同平.建筑電氣節能設計及綠色建筑電氣技術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9(03):90-91.
[6]余斌.建筑電氣節能設計及綠色建筑電氣技術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8(24):112.
[7]冉鵬.建筑電氣節能設計及綠色建筑電氣技術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8(07):70.DOI:10.16767/j.cnki.10-1213/tu.2018.07.041.
[8]馬驤宇.綠色建筑電氣節能技術的研究與應用[D].華北電力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