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鵬
摘要:當前,電力市場進入改革的深水區,作為直接面對市場、面對客戶的供電企業,如何在做好國家有關規定、完成相應指標的前提下,對電力市場進行有效的保護與培育,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時,謀求更加長遠地發展,是擺在所有供電企業面前一項緊迫且艱巨的任務。這也對電氣工程的建設、工藝、功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電網技術的發展可以幫助電氣工程更為及時地獲取相關信息,而配電網絡作為電力傳輸的末端,其供電質量的好壞、供電障礙的處理能力,越來越受到相關部門及社會的重視。因而,提高其自動化的管理水平對于應對電網突發故障、提升設備自我修復能力、改善用戶感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配電網絡;自動化;電網故障;應用
1 電力系統配網運行現狀
1.1 配電網建設水平相對滯后,新設備、新技術應用相對較少
近年來,配電網技術從各項工作之間挖掘內在聯系,通過串聯人力、信息、資源等各項因素,更加科學地制定出電氣工程的建設時序,從而保證了電氣運輸以及工程的進度,為我國的電氣工程打下了更堅實的基礎。國家需投入大量資金對電網結構進行了改造,配網投入較以往有所提升、老舊設備進行了升級,但是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特高壓、超高壓以及輸電網絡上,特別是縣級供電企業,電網建設與經濟建設產生了一定的脫節現象,配電網絡改造不徹底、布局不合理,部分線路供電半徑長、線徑偏小,配網智能開關等新設備、新技術應用少,使得供電企業有電送不出,導致了無論是城市配網還是農村配網有時候會滯后于地方經濟的發展速度,從而出現了供電質量、供電能力、供電可靠性均不能滿足用戶對電力的需求。
1.2 配網故障查找、處理時限較長
城市配網電纜線路因電纜質量、施工不規范、制作工藝差、地下化學腐蝕、路面機械施工以及電纜長期過負荷使用、電纜老化等原因,都會造成電纜薄弱處和中間接頭被擊穿;架空線路因外力破壞、防小動物措施不全、雷擊及線路設備老化因等客觀原因引起的故障,均造成線路停電,供電企業必須派人對故障點進行人工查找并及時修復。而故障的查找、隔離、恢復供電時間長,就造成了供電可靠性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及人民生活的需求。
2 配網自動化技術應用的關注點
配網自動化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現代電子技術和通信技術,集配網數據、用戶數據、電網結構和地理圖形等信息于一體,構成完整的自動化系統,以達到配網、配電設備正常運行及事故狀態下的檢測、保護、控制的自動化,在功能設計上主要關注以下幾點:
2.1 配網自身要具有堅強性
配網要實現自動化必須有可靠的電源、堅強的網架,容量能夠交互,智能開關要全部備齊,監測控制的新設備要齊全,故障可以自動切除,具備自愈能力。
2.2 配網自動化技術軟件的要具有可維護性
配電線路因負荷發展或建設變化較大,因此程序的維護工作量相當大。可維護性取決于軟件是否容易被修改、被完善、被校正,一個不易維護的程序,用不了多久就會因為不能滿足應用需要而被棄用,所以,可維護性是對自動化技術設計的一項重要要求。一個電力工程的供電能力、供電質量是電力企業的一個核心產品,因而要求該系統能夠進行有效地維護來保障電力傳輸的安全,由此才可將轉繞的基本原理落到實處。
2.3電力自動化系統要具有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系統在一定的外部條件下,按照相關的要求,能夠自己運行一段時間的概率。衡量自動化系統可靠程度的另一個指標是,系統是否具有容錯能力,這就要求系統不僅在正常情況下能正確判斷,而且在意外情況下應便于自行處理問題,避免造成嚴重的損失。
2.4 系統運行效率要具有可移植性
配電自動化系統效率就是系統能否有效利用電腦信息、資源。電氣工程中的相關數據是基于配電網提升工程質量的依據,工程質量的提升需要借助于工程中的實時數據信息,參照復雜的監管圖像數據信息、了解多部門的檢測數據、獲取企業及時的施工數據,通過數據匯總與分析,為電氣工程監管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時,配電網技術還要具有較強的共享性,可以有效消除信息不對稱的現象,進一步提升電氣工程的管理水平。而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可移植性則是,把配電自動化系統從一個硬件配置和軟件環境轉換到另一種配置和環境時,需要的工作量最少。這樣對于設備所處環境較為多變的供電企業,就能更好的實現系統在不同建設施工單位之間的有效兼容。
3 電力系統配網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及注意事項
3.1 加快配網建設改造
作為供電企業,要與市場順利接軌,就必須根據當地相關部門的經濟建設規劃,做好該時期的電網建設,抓好電網的超前改造,不斷加大配電網絡結構的改造和完善力度,推廣使用智能化設備及相應通信光纖建設。其次在抓好電網建設、改造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對電力使用計量裝置的監察、整頓,以滿足自動化建設的硬件需要。
3.2 建立有效的硬件支持系統
用于市場預測的硬件支持系統:其功能是通過科學的收集數據,進行數據比對,分析增長趨勢,較為準確地預測出該地區在一定時期的電力負荷需求及其變化情況,同時預測出該地區各行業的電量在未來的分布情況。
用電管理修復系統:其功能是將用電管理通過網絡信息系統進行監督、修復,自動的對一些企業用電的異常變化進行及時的檢測,并且啟動相關報警系統,減少安全事故的發展,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同時杜絕許多人情關系造成的工作損失與浪費,使各類繁雜的數據更加準確,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3.3 構建配電網自我診斷功能
配電網的自動化技術是指在電力輸送的過程中,通過利用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通訊技術等,對電力輸送的待測參數進行輸入、處理、檢測、顯示、記錄。為了使供電企業在任何時刻、任何地點都能準確地了解、記錄、檢測、修復電力輸送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并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控制、處理,以保證供電過程順利、高效的完成,利用自動化的配電技術就實現了信息遠距離傳送和數據處理的問題,使得供電企業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也能自動地完成對設備運行情況的監視及故障隔離。
3.4 配電網技術在電網調度中的應用
隨著電力系統的數字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在電力系統中數據呈現出“爆炸式”增長的趨勢,配電網技術的引入可以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分析。首先,通過電網運行過程中的調度,確保電網可以穩定運行。其次,電力系統在運轉的過程中,相關設備會產生大量實時數據,通過對數據進行存儲、分析,可以有效地推斷出電力系統可以承受的負荷。再者,通過電氣工程信息管理平臺,可以將相關數據進行可視化顯示,借助于配電網技術進行分析,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現電氣工程中可能存在的故障點,消除系統中的安全隱患,保障電氣工程的正常運轉。
4 結語
在現代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自動化的配網能通過線路自動監測設備實時反映線路運行情況,并利用分段開關分割供電故障區域,并進行自動處理,大大提高了電能的輸送效率,對提高供電企業的效益大有裨益。但是配電網建設改造方面仍存在不平衡現象,工程質量與配電網技術的結合仍存在一些問題,對供電質量造成了一定影響。
參考文獻
[1]馬震,王睿,鄭濤,荊本成.配網自動化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分析[J].農家參謀.2020(02):200
[2]奉命,孫婧思.農村配網自動化的發展及運行管理探究[J].綠色環保建材.2020(01):22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