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電力系統中,電力電纜線路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其對于電力系統的穩定可靠運行意義深遠。因此需要做好電力電纜的運維檢修工作,及時排除各種故障現象。同時還應該強化管理工作,全面提升電力電纜線路的運行質量,最終全面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全面健康發展。本文對電力電纜運維檢修及管理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電力電纜;運維;檢修;管理
電力能源成為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中的重要能源,與人們的生活穩定息息相關,確保電力供應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是電力企業應當重點關注的問題。電纜的鋪設工作是電力生產過程的主要內容,作為傳輸電力的主要介質,電纜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因此,加強電纜運維檢修管理工作,對保障人們安全、可靠用電,促進電力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電力電纜故障分類
從時間角度進行劃分,電力電纜故障主要分為運行故障和試驗故障,在電力電纜運行過程中,會因故障問題使得運行不當,試驗過程中還會因電纜絕緣問題出現故障;從故障部位的角度進行劃分,需要對電纜中的重要部位進行分類,如本體、中間頭、戶內頭、戶外頭是常見的故障發生部位。在電力電纜運行過程中,造成故障的原因不僅有人為因素,還有自然環境、絕緣老化和腐蝕等,需要根據責任的不同進行劃分。在電力電纜發生故障的情況下,需要確定故障的性質,才能夠有效的處理這些故障,減少損失。
2電力電纜運維檢修及管理
2.1做好電力電纜的測試檢修工作
2.1.1紅外溫度測量技術的應用
溫度測量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監督設備運行狀態方法,如:電纜及其附件運行中是否有嚴重的發熱現象,對于設備運行中難以發現的地方,可以采用遠紅外呈像測量重要接地點或是散熱較差的地方,在進行測量的過程中,應選擇在高溫大負荷時段。
2.1.2使用避雷器在線監測儀
35-220kV電纜線路避雷器一般可以安裝在線檢測儀,該儀器能夠在避雷器正常工作條件下運行,同時還可以監測到泄漏電流、避雷器動作統計,這對判斷避雷器的運行狀態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2.2做好電力電纜線路的在線檢測
2.2.1負荷監控
電纜線路一般是根據導體橫截面積、絕緣類型等規定最大電流值,使用不同類型的儀器測量電纜外表溫度或電線線路負荷,這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控制負荷方式,把電纜絕緣的溫度合理控制在既定范圍內可以延長電纜的使用壽命。
2.2.2溫度監控
在測量電纜溫度的過程中,應選擇電線最大負荷時或是夏季進行,同時也要檢測散熱性比較差的地方,在測量直埋電線溫度的過程中,必須要測量出相同位置沒有其他熱源的土壤溫度,電纜與地下熱力管交叉或就近鋪設過程中,電纜周圍的土壤溫度應該保持在這一地段其他位置相同土壤溫度范圍之內。
2.2.3腐蝕監測
使用專用儀器來測量電纜線路周圍的土壤,如果是在陽極區,需要在做好金屬防腐工作,電纜周圍有生活垃圾或土壤濕潤,金屬套會生物腐蝕或化學腐蝕。根據有關要求測量出其電壓值,科學的選擇陰極保護措施或其他設備。
2.2.4絕緣監督
電纜工程交接試驗時,必須開展電纜絕緣電阻試驗,可以有效的檢查施工各環節電纜的工藝質量,特別是電纜的絕緣電阻是否符合要求。還包括檢查電纜的彎曲和固定半徑是否完全符合設計要求,電纜有沒有機械損傷,標牌是否清晰、電纜溝蓋板是否齊全、隧道內的照明、通風、排水設施是否完全符合設計的基本要求等等。按照電纜運行規程,一般在電纜投運1~2年內,還必須開展電纜預防性試驗,可以發現電纜的薄弱環節,做到及時處理和預防。
2.3建立完整的電力電纜維護計劃
首先需要建立電纜自身的日常維護計劃,對電纜缺陷進行技術處理,包括對電纜外圍的金屬保護層進行防腐處理和保養,對電纜支架的穩固。還有對電纜外圍環境的維護,例如我國投入使用的電纜溝和電纜井以及電纜隧道等,這些外圍的保護措施也需要根據日常的維護計劃進行養護。然后是預防性試驗計劃的制定,電力電纜運輸電力的過程中由于電流自身的特性,不可避免會出現損壞,因此電纜維護管理部門需要根據管理地區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針對性的試驗,根據電纜線路的材質不同,制定不同的養護和防護措施,針對油浸紙絕緣電纜,可以定期進行直流耐壓實驗的檢測。進行維修之前先需要使用檢測技術確定具體的損壞位置,根據電力電纜的使用期限和損壞腐蝕程度進行線路維修的具體技術制定,接著根據送電企業的實際要求和經費情況進行工作的安排。
2.4對電力電纜資料以及物品進行管理
電力電纜線路運行過程中,如果發生了故障,相關技術人員應當及時對線路進行維修,故障如果較為嚴重,技術人員應當及時更換設備,最大程度的保障電力系統能夠正常穩定運行。在實際的電力電纜運維工作當中,通常會用到部分相關資料以及備品。所以,技術人員應當對相關電力電纜線路資料進行及時收集,并將其整理,對資料進行儲存。且在實際的維修當中,技術人員往往需要參考相關線路設計圖紙,并結合實際情況對線路故障采取科學合理的維護措施以及處理方法,提升對故障檢修的準確性以及效率。此外,技術人員還應當對備用品進行檢查,確定其符合檢修標準,且質量過關,要妥善保管備用品,盡可能的將其放置在環境較為干燥的地方,保障備品不會出現損壞以及潮濕的現象。
2.5提高電纜運維隊伍質量
隨著我國社會用電需求的不斷增加,電纜設備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然而電纜運維人員數量不足,電纜專業人才培養時間較長等因素制約了電纜運行的正常開展。為了提高電纜運維隊伍的質量,需要對運維隊伍的結構進行調整,并積極培養電纜運行、技術標準、敷設、測繪、故障檢修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除此之外,還需要依據狀態檢修工作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化。并優化配置先進的電纜狀態監測技術裝備,提高運維隊伍的狀態檢測技術水平。與此同時,還可以鼓勵技術骨干分享專業知識和技能,開展技術比賽,通過開展此類活動,能夠有效提高運維隊伍的質量,保障電纜的安全穩定運行。
2.6制定現場運行規程和電纜通道運行規程
2.6.1建立定期電纜巡查制度
根據不同的要求,要建立一個不同的檢查制度,主要有定期進行巡視,了解和掌握線路運行的基本情況。特殊巡視:主要指的是在極端天氣下巡查電纜線路。夜間巡視:一般指的是在線路負荷高峰期檢查、巡視,重點關注電纜節點是否有異常情況出現。故障檢查:一般指電纜出現故障時的巡視,找出電路故障的原因。監察巡視:一般是指對有缺陷卻又可以運行的線路進行監察,并加以巡視、控制。
2.6.2電纜技術管理
電纜的技術管理主要是科學、有效的管理電纜相關的技術工作。原始數據管理:主要是指電纜通道的方式、原有的設計圖紙、竣工圖紙。施工、檢修資料:如安裝、施工記錄、竣工驗收報告等。運行資料:一般指在電纜運行中,電纜的預防性試驗、平時工作中對電纜測溫、環流檢測的數據。技術數據:主要包括有電纜網絡系統布線圖、電纜接頭和終端裝配圖等。缺陷管理: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按照要求實施缺陷閉環管理制度,做到危機缺陷不超過24h、嚴重缺陷7日、一般缺陷一個月處理。
3結束語
隨著我國電力系統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電力系統的運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來做好電力電纜運維的檢修和管理工作,盡最大努力降低電力電纜運行故障發生的頻率,保障電力供應的安全穩定。
參考文獻
[1]張海峰.探析電力生產過程中的電纜運維檢修及管理[J].電力系統裝備,2018,0(6):157-158.
[2]劉洋,梁宇輝.配網中壓電纜故障原因分析與提升措施[J].科技風,2019,0(35):177-178.
作者簡介:
馬志海(1994.12.15),性別:男,籍貫:青海海東,民族:蒙古族,學歷:大學本科,職稱:助力工程師,職務:變電運維,研究方向:變電站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