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書
摘要:信息時代,信息傳播方式逐漸拓展,特別是移動媒體的興盛,人們對碎片化新聞日益依賴,從而改變了人們的信息獲取方式。碎片化閱讀方式導致人們難以開展深度閱讀,對深度報道的新聞媒體形式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因此需要結合時代發展特點,優化深度報道形式和內容,強化其時代適應性。本文主要對碎片化閱讀時代的沖擊和現狀問題,并對提高網絡深度報道質量的途徑進行探究,旨在進一步提高深度報道質量,增加讀者閱讀興趣,推動新聞媒體的正向發展。
關鍵詞:碎片化;閱讀時代;新聞媒體;網絡深度報道;質量
移動媒體的高速發展,推動了碎片化閱讀模式的興盛,人們的閱讀方式逐漸增多,閱讀內容越來越廣泛化,如淺層閱讀、分散閱讀、不完整閱讀等。而且隨著自媒體的交互發展,網絡信息逐漸向碎片化傳播方式轉變,無疑對深度報道形式帶來極大的挑戰和壓力。因此,需要結合新時期讀者的閱讀習慣和喜好,對深度報道形式進行優化創新,融入碎片化閱讀優勢,適應人們的閱讀需求,促進新聞媒體網絡深度報道質量的全面性提升。
一、碎片化閱讀時代對深度報道的壓力
深度報道主要是對整體新聞事件的全部信息進行綜合性解釋、分析和描述,體現新聞報道的前瞻性,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途徑。碎片化閱讀時代的到來,對深度報道帶來極大的挑戰[1]。一方面新聞傳播主體、時空要素出現了極大改變,深度報道的輿論主導權喪失。網絡時代,人們越來越傾向于使用移動媒體,碎片化信息傳播范圍拓展,導致深度報道逐漸失去行業話語權。此外,碎片化信息傳播方式時效性較強,而深度報道需要經過一系列的編輯調查工作,影響其時效性,難以跟上新聞熱度,其輿論主導權逐漸降低,甚至引起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另一方面新聞傳播內容、受眾注意力也向碎片化方向發展,人們越來越習慣簡短精悍的信息閱讀方式,對篇幅較長、內涵較深的深度報道逐漸排斥,也影響了深度報道的傳播效果。
二、碎片化閱讀時代深度報道的現狀問題
(一)內容與形式上還不成熟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背景下,網絡媒體應運而生,但是網絡媒體深度報道的內容與形式還存在很大的問題,如同質化嚴重,不能呈現原創性內容等,導致深度報道缺乏辨識度,甚至部分媒體直接借用其他網站的新聞信息,缺乏深度調查,影響網絡深度報道質量的提升。
(二)時效性較差
深度報道需要對整體新聞事件的始末、起因、內在邏輯關系等進行全面性調查、描述、分析和解釋,因此,從而新聞事件發生到深度報道文章發布之間需要大量的工作環節,如采訪、調查、編輯等,因此相對于碎片化新聞來講,速度較慢,時效性差,人們往往通過碎片化新聞獲得信息后,很難在沉下心來閱讀較大篇幅的深度報道,導致其整體傳播效果不高[2]。
(三)難以自我營銷
信息時代,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信息化傳播速度和效率逐漸提升,人們每天被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所包圍,難以靜下心來對新聞信息進行耐心閱讀。而且新媒體與舊媒體融合時代,各個媒體之間的競爭形勢加劇,新聞媒體只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強化競爭實力,才能占據一定的市場地位,但是現階段網絡深度報道媒缺乏自我營銷意識,難以形成科學合理的品牌意識,導致其整體市場競爭能力較差。
三、創新策略
(一)聯系實際講好故事
網絡傳播時代,新聞媒體只有重拾自身威望,樹立權威性,才能夠保障深度報道質量的提升。基于此,需要新聞媒體聯系事實,結合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講好故事,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碎片化閱讀時代,人們對傳統的深度報道形式越來越不感興趣,基于此,新聞媒體需要結合新媒體時代的發展特點,實現深度報道模式的創新,充分發揮其市場競爭優勢特長。一方面需要選擇合適的新聞題材,緊貼生活日常,另一方面需要選擇好的故事進行報道,與中國國情緊密聯系。所以,新時期新聞媒體工作者需要對好新聞的概念內涵進行重新認識,優化選材,從而對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強化記憶。要突出深度報道的故事性,合理選材,科學設計新聞內容,講好故事[3]。
(二)優選報道視角,體現人文情懷
碎片化閱讀時代,新聞媒體需要對新聞事件的內涵進行深度挖掘,選擇獨家內容,向讀者呈現全面的事件信息,滿足新聞訴求,能夠對新聞事件進行獨立觀察和判斷,在共性新聞中挖掘新的新聞點,開創新的報道視角,突出深度報道特色,從而更加吸引讀者閱讀興趣。此外,在新聞報道中真正吸引人們閱讀興趣、能讓人們印象深刻的要素往往是新聞事件中的人物,因此,需要搶占先機,對新聞內涵、人物開展深度挖掘,體現人文情懷,增加讀者印象,強化市場競爭力。
(三)創新報道形式,適應閱讀習慣
碎片化新聞的主要特點是比較短小精悍,往往使用短句子、短段落吸引讀者閱讀興趣,這樣可以讓讀者利用零碎時間進行便捷化閱讀,適應新時期讀者閱讀習慣[4]。基于此,需要對深度報道形式進行創新,融入碎片化新聞的優勢特點,實現輕悅化,滿足讀者閱讀需求,例如,對深度報道的整體篇幅進行控制,多使用短句、短段落,減少描述性語句,使用小標題,增加文章結構層次感等。同時還可以結合受眾需求,對排版、設計等進行差異化設置,增加可視化圖表、數據新聞、視頻片段等,從而滿足新時期讀者的閱讀習慣,提高深度報道質量。
(四)拓展推廣渠道,強化傳播效果
在網絡新技術支持下,新媒體順利發展,其受眾逐漸出現層次化特點,新聞需求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加深新媒體與深度報道的有機結合,發揮其合力效用,全面提高深度報道的傳播效果[5]。同時要充分發揮移動媒體的優勢作用,利用網絡手段開拓新的傳播平臺,從而推動新聞策劃、生產、傳播的高質量發展。可以利用互聯網思維對潛在用戶的新聞閱讀習慣、喜好等進行分析了解,從而對新聞題材進行針對性選擇,站在移動傳播角度開展新聞策劃,還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評論、跟帖等形式,開展多元化互動,開展多元化的分享平臺,強化移動媒體的品牌助力,構建完善的全媒體生態體系。
(五)堅守底線,保證新聞品質
新媒體時代,市場競爭形勢加劇,部分網絡媒體為一味的迎合讀者口味,采取花哨的報道方式,降低碎片化閱讀質量,對整體新聞市場造成極大的沖擊和危害,導致新聞內容逐漸向淺薄化、粗鄙化方向發展[6]。因此,在碎片化閱讀時代,深度報道要堅守自身底線,保障新聞品質,對外界各種誘惑提高抵抗力,真正體現深度報道的價值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碎片化閱讀逐漸成為人們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而且新聞閱讀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和層次化。基于此,新聞媒體深度報道要結合時代發展特點,融合碎片化閱讀模式的優勢特點,緊貼社會熱點,聯系人們生活實際,優化報道模式,提出人文情懷,創新新聞形式,堅守底線,既要保障深度報道的深刻性和廣泛性,同時要突出其時代適應性,強化其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云聰. 碎片化閱讀時代的新聞后續報道[D].渤海大學,2021.
[2]王錦剛,劉麗曉.碎片化閱讀對人的生存的影響——從報紙用戶到手機用戶的閱讀行為的考察[J].東南傳播,2019(05):18-22.
[3]劉芳.碎片化閱讀時代新聞媒體網絡深度報道問題及策略分析[J].新聞傳播,2018(11):69-70.
[4]馬志紅.碎片化閱讀時代網絡媒體深度報道問題及策略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8,4(04):76-77.
[5]喻巧. “碎片化”閱讀對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影響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7.
[6]戴蕓.整合新媒體資源 開啟紙媒新聞“小時代”[J].理論觀察,2014(0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