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方
摘要:基層生產單位在國有企業中的作用十分關鍵。加強對國有企業基層單位的監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在國有企業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是新時期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本文立足于國有企業基層監督薄弱的原因,對如何提高基層監督成效的路徑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國有企業;基層單位;基層監督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支柱。加強對國有企業的監督,是有效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的重要表現。國有企業基層單位資金密集、資源集中、生產經營權限大,地位十分重要。然而,有的國有企業基層單位員工發生違紀違法問題的比例也相對較高,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一些國有企業基層監督較為薄弱。如何準確識別國有企業基層監督薄弱的原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打通監督“最后一公里”,提高基層監督質效,對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十分重要。
一、國有企業基層監督薄弱的原因
國有企業基層單位存在資金密集、權力集中,業務分散、管控難度大,專業具體,監管專業性要求高等特點。從監督效果看,一些國有企業全面從嚴治黨存在一定程度層層遞減、向基層單位延伸不夠,紀委對基層單位“一把手”監督不夠,日常監督、政治監督開展不到位等等。造成國有企業基層監督薄弱的原因,除了有的基層單位主要負責人政治站位不高,對基層單位全面從嚴治黨認識不到位以外,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一是基層監督機構不健全,人員隊伍素質有待提高。有的國有企業基層單位絕大部分人員編制和力量集中在生產經營等業務部門,對于除此之外的綜合行政、人事、黨建等職能的人員編制較少,而專門的監督機構就更少。很多基層單位沒有專職紀檢機構,財務、審計、法律等監督力量也極為薄弱。即使有的基層單位設置有相應的監督機構,相關人員也多為生產經營崗位人員轉崗而來,缺乏開展監督工作的相應素質能力。
二是基層單位黨委、紀委和職能部門履職盡責不到位。很多基層單位黨委只重生產經營,往往忽視對企業內部管黨治黨第一責任的落實;有的基層單位紀委只限于組織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或者忙于上級紀委的事務性工作安排,對于如何有效履行本單位管黨治黨監督責任,有效開展日常監督和政治監督開動腦筋不夠,缺乏有效探索,對同級監督和 “關鍵少數”監督流于形式;有的基層單位職能部門對業務監督的重視程度不夠,監管不到位。
三是上級企業對基層單位管控力度不夠。有的國有企業基層單位的上級企業黨委和紀委落實基層監督責任不到位,對基層監督現狀缺乏必要的調查研究,不能結合不同單位政治生態和經營業務特點,準確了解導致基層單位監督薄弱的真正“中梗阻”,進而不能有效的對基層單位進行管控。與此同時,上級企業相關業務職能部門條線監督作用發揮也不夠到位,缺少基層單位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對基層單位生產經營合規和風險管控不足。
四是基層一線黨支部及黨支部書記履職不到位。國有企業基層單位生產經營一線黨支部是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基層一線黨支部及黨支部書記的履職盡責情況對于基層監督質效十分重要。然而,有的國有企業基層黨支部重經營、輕黨建,發現廉潔風險能力不夠,與黨員談心談話開展不到位,日常監督提醒流于形式,難以真正發揮基層監督作用。
二、提高國有企業基層監督成效的路徑
從國有企業基層單位監督薄弱原因來看,基層單位本身、上級企業,以及基層一線黨支部都存在一定程度履職不到位情況。因此,必須在全面摸清基層監督現狀的前提下,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多管齊下,才能切實提高國有企業基層監督成效。
一是開展基層監督情況調研,全面摸清基層監督現狀。國有企業要提高基層監督成效,首先要開展本企業系統基層監督情況調研。調研要堅持問題導向,通過調研基層單位以及上級企業黨委、紀委、職能部門履職盡責、加強監督工作情況,聚焦基層單位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落實,深入了解基層單位治理和權力運行制約,以及上級企業履行基層監督責任的現狀,準確找到基層監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準確分析基層違紀違法問題易發多發以及基層監督薄弱的原因。
二是加強基層單位黨委、紀委和職能部門監督責任落實。國有企業基層單位黨委要切實落實本單位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認真落實上級工作部署,認真查找本單位問題易發多發領域和廉潔風險點,并針對本單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創新機制進行管控和監督,對上級巡視巡察、審計、專項檢查等監督工作認真整改;基層單位紀委要結合本單位實際,找準立足點和切入點,認真有效開展政治監督和日常監督;相關職能部門要結合本單位生產經營特點,加強對業務風險的監管。
三是健全基層監督組織機構,加強監督人才隊伍建設。一方面,國有企業集團組織部門要高度重視基層單位監督機構建設,保障人員編制,根據基層單位業務特點和人員數量,合理確定黨建、紀檢等專職崗位人員,健全基層監督組織機構;另一方面,要選優配齊基層監督干部隊伍。在干部選配過程中,充分考慮專業背景、工作履歷等因素,選拔真正的專業人員充實到監督工作隊伍當中。
四是整合基層監督力量,探索形成監督合力。考慮到國有企業基層單位生產經營任務重、人員少的特點,基層單位應當結合實際,有效整合黨建、紀檢、財務、審計、業務等監督力量,做到監督力量協同、監督資源共享。實現黨委發揮監督主體責任,紀委履行監督專責,其他監督力量在各自職能范圍內加強監管、互相配合的局面,共同提升監督質效。
五是加強上級企業對基層單位的監督和管控。基層單位的上級企業黨委和紀委要切實履行責任,準確掌握本系統基層監督的問題所在,定期召開會議專門研究討論監督重點和難點問題,定期對基層單位負責人進行約談,并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定期開展專項治理,針對薄弱環節出臺專門制度規定;相關職能部門要切實加強條線監督,針對基層單位業務特點進行風險管控,通過開展專項檢查、業務考核等方式,確保基層單位重點業務領域經營合規。
參考文獻:
[1]吳憲君.落實兩個責任推進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理論學習與探索,2019,(1)
[2]章友奇.關于國有企業基層紀檢組織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好再監督工作的思考. 四川工人日報,2020-10-14
[3]吳素臣.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法制與社會,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