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薦
【摘要】在我國快速發展過程中,經濟在迅猛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土地開發整理就是我國補充耕地、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國家糧食安全、促進土地可持續利用的重要舉措。開展土地開發整理工作,就必須要對土地整理規劃重視,加大宣傳力度,注重公眾參與,保障群眾權益,做好各個方面的基礎工作,不斷探索,積極完善并創新土地開發整理,促進我國土地開發整理可持續發展。為此,本文就當前我國土地開發整理工作中的問題展開了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有效對策,以期為我國今后的土地開發整理工作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土地開發整理;重要性;問題;對策
在土地資源開發過程中,土地測繪技術發揮著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①土地測繪能夠為土地開發整理提供數據。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正確的決策能夠切實保障土地測繪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采集相關資源信息是關鍵的一步,能為后期的土地開發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做好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是整個項目成功實施的前提,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②土地測繪技術能夠有效節約投資。由于土地開發整理往往需要大量的投資,特別是在工程施工過程中,資金的充足是確保項目正常進行的基礎。相關預算人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科學規劃資金,實現效益最大化。遵循節約性原則,確保工程的經濟效益。在明確了工作目標后,應當重視土地測繪工作,獲取準確的數據,加強對土地開發區域現狀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有效的設計方案,保證投資的合理性,進而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1、土地開發整理中的問題分析
1.1規劃設計不符合所在區域的水情以及地情
因為勘測工作不到位、不詳細,或者說設計方面存在疏忽等因素,出現倒灌的情況,且十分普遍;一些區域的道路后邊,以及原有溝渠后側便是居民點,但卻要將新的溝渠以及道路修建在居民點前側。有些區域修建溝路渠的過程中,會涉及到還沒有任何搬遷計劃的區域;在某些路渠盡頭,甚至還會修建一些沒有任何用處的農橋等等,這些都與所在區域的水情和地形有著非常大的出入。
1.2對關鍵點的測量認識不足
土地測繪工作的關鍵點主要包括標高、坡頂線、坡底線位置。在實際測量過程中,應當加強影響因素分析與探究,實現整體進步與發展。通過測繪圖,既能對道路、溝渠等現狀設施進行分析,也能詳細反映林木種類、居民密度等信息。在完成測繪工作后,對高程和坐標進行深入分析,為工程發展和實施創造有利條件。但在實際測量過程中,由于特殊地勢因素的影響,無法選擇合理的關鍵點,導致測量獲取的信息不夠精細,網格線規劃缺乏多樣性,大小也不合理,對實際測繪結果造成不利影響。
1.3投融資渠道單一,基層干部缺乏監督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當前我國對于土地開發整理有了更高程度的重視,針對此制定了各種相關的政策。而對于這些政策的執行,實質上就是對政府下達命令的執行。因此,就實際來看,土地開發整理過程當中所需要的資金,基本都屬于是政府財政支出,進一步來看,政府在此方面所進行的投入,其資金基本都是土地出讓金、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等。而它們大都是在大規模的項目中所得到的。在此情況下,政府對于大規模項目就有了更大的支持力度,從而實現對大量資金的獲取。在利益的驅使之下,一些干部在對項目進行審核時,為了獲取到更多的經濟利益,會產生收受賄賂等的違法行為,把土地整理當做自己謀取私利的一個途徑,沒有考慮到我國農業現代化、鄉村經濟發展以及提高耕地質量等方面的迫切需求。為追求個人私利而不嚴格審核土地整理項目,這就對我國土地整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了很大影響。
2、土地開發整理工作的有效對策
2.1土地勘測定界中遙感技術的應用
遙感技術(RS)是通過利用飛機、衛星等飛行物上的傳感器或遙感器探測物體的電磁波輻射,了解其反射特性,進而通過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統計與分析而對物體進行判斷。遙感技術具有直觀性的特點,在土地勘測定界工作中應用此項技術可有效提升作業精度,可減少系統誤差問題的存在,進而在短時間內精準的完成界址定位工作,可降低勘測人員的外出勘測次數,降低勘測人員的工作量,也可使勘測定界工作的開展更加高效與便捷。RS 系統可分為四個主要部分,一是遙感平臺,二是遙感儀器,三是圖像接收處理系統,四是分析判讀系統,將 RS 技術應用于土地勘測定界過程中有多個應用流程,首先要建立注釋標志,并進行內業調繪,此外還需進行外業調查。
2.2應用賠償機制,完善項目規劃計劃
在設計規劃進行時,考察工作不可省略,與具體情況結合之后,才能使項目的設計有機結合所在區域的坑塘填埋、房屋搬遷等等,相應的規劃設計,才能進一步統一編制的預算。完成土地整理項目,最大的耕地基礎設施受益者便是廣大農民,所以在設計田塊平整水利設施、完善道路設計時,一定要積極聽取每一位農民提出的建議。在初步對方案進行設計之后,可將其提交給村民代表會進行討論,設計人員將方案詳細介紹給群眾代表,以便農民更加了解項目規劃方案,同時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此外,還需要對一些規定進行調整,適當延長規劃設計的時間。如果區域具備的條件比較理想,要先優先挑選資質較高的單位,以便規劃設計更科學、具體,外地規劃設計方需要對當地的專家進行聘請,共同參與規劃設計工作。同時應用賠償機制,如果由于設計粗糙,出現設計變更較多等問題,對工程進度造成影響,要給出賠償,以便使規劃設計方提升責任感,強化規劃設計質量。
2.3在土地開發整理設計中的運用
想要對土地進行規劃和設計,就必須先對當前土地的相關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這項工作不僅能為今后的土地整理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還能對土地的質量和性質進行充分地掌握。在土地的開發整理規劃設計階段,主要是以測繪部門提供的土地利用現狀圖為基礎,再結合對區域內土地利用現狀的實際調查,利用一定技術手段編繪設計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圖。
結語:
現階段我國土地開發整理工作當中還有著許多的不足之處,和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土地開發整理工作還有著很大改進空間。所以,對于我國而言,在今后,一定要盡可能做好土地開發的整理工作,除了要參考國外的一些成功經驗以外,還要更加深入的進行探索,通過行之有效的手段提高我國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效率,從而促進我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倩,吳慧潔.淺談土地開發整理中生態環境問題[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9):17-18+22.
[2]吳艷.土地開發整理中生態環境問題及對策分析[J].南方農機,2018,49(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