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采多 劉黎莉
2018年9月,幼兒園開展“我的花朵我的花”系列活動,鼓勵每個班選擇一種花作為“班級花”。當我們把消息告訴幼兒時,他們一致表示想要選擇向日葵。問其原因,大多是 “我們見過”“它向著太陽”等。這也意味著向日葵是全園幼兒都非常熟悉的,所以不出所料,它早就被其他班選走了。得知消息后,孩子們十分失落。看著一張張失望的小臉,我說:“走!我們去幼兒園尋找一種與眾不同的花!”聽到“與眾不同”四個字時,孩子們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大家在幼兒園里四處尋找著與眾不同的花,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班級花”的標準。樂樂:“牡丹花快衰敗了,不能作為我們的班級花!”熙熙:“紅掌一點也不像花!”凡凡:“地上的小野花太容易被人踩壞,不像我們班一樣頑強。”找了一會兒,孩子們累了,靠坐在班級門口的一棵樹上休息,有幾個調皮的幼兒向上跳躍著試圖去摸一摸樹上的葉子。看著如此畫面,我和另一位老師心照不宣地互相望了一眼,立刻問道:“你們知道這棵樹是什么樹嗎?”孩子們搖搖頭。可可說:“這棵樹雖然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但是我在我奶奶家旁邊的公園里看到過!”睿睿馬上響應:“沒錯,來幼兒園的一路上也看到很多一樣的樹!”我們告訴幼兒:“這棵樹,叫作桂花樹,它的‘寶寶桂花可了不得,是我們整個蘇州市的市花呢。”他們“哇”的一聲叫了起來,再次望著、摸著桂花樹,眼中多了一份崇拜。辰辰立刻提議:“不如選擇桂花作為我們班的班級花吧。”昊昊歡呼著說:“那我們的班級花是最厲害的,和我們蘇州一樣厲害。”當然也有一些幼兒提出質疑,果果說:“可是桂花在哪里呢?樹上沒有啊。”回到班級后,我們便立刻搜索了桂花的照片給幼兒看。經過共同商議,桂花成了我們的“班級花”,這棵桂花樹也自然而然成了“班級樹”。
在確立了班級花、班級樹后,每天散步孩子們都會忍不住去摸一摸、抱一抱,聞一聞它身上的味道。在期待花開的日子里,我們一起分享了關于桂花的小知識,還組織了桂花樹寫生,記錄桂花樹的變化。孩子們對于桂花樹開花越來越期待了。
時間到了9月底,孩子們和桂花樹也相處了一個月,可是桂花樹遲遲沒有開花。昊昊問:“桂花樹媽媽是不是今年不生寶寶了?”辰辰輕輕地對著桂花樹說:“你要是不開花,我們就沒有班級花了!”為此,我們請教了當生物老師的睿睿媽媽。她來到班里告訴孩子們:“由于今年的天氣較熱,桂花樹遲遲沒有開花,不單單是幼兒園里,其他地方的桂花樹也幾乎沒開花。”10月11日,吒吒一來幼兒園就興奮地告訴大家:“我在上學的路上聞到桂花的香味了。”幼兒興奮地奔出班級,迫不及待地圍著班級樹觀察著,湊近聞著,愣是沒有尋找到開花的印跡。吒吒說:“我說的是真的,旁邊那條小路上的桂花樹真的開花了,不信我們去看一看。”大家商議后,通過了吒吒的提議,一行36人,浩浩蕩蕩去小區里尋找桂花的痕跡。
盡管小區里大部分桂花沒有開放,幼兒依舊用相機記錄著桂花樹的樹枝、樹葉、花苞。那棵零零星星開了幾朵花的桂花樹旁圍滿了幼兒。睿睿說:“原來,真的桂花長這樣啊。”樂樂說:“是呀,比圖片上的還要漂亮,這是銀桂。”明明一邊聞一邊說:“哇,桂花真的好香呀,我從來沒有聞過這么香的花!”吒吒得意地說:“沒錯吧,我們的班級花就是最厲害的花。”在興奮之余,可可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為什么我們的班級樹沒開花呢?”
回到班級,我們在電腦旁連線了睿睿媽媽,她告訴小朋友們:“我們的班級樹旁有高高的班級大樓,把陽光遮擋起來了,同樣的氣候下,如果陽光接收不足也會讓桂花樹晚開花。”
10月23日,經過近兩個月的等待,我們的班級樹終于開花了,孩子們圍著桂花樹熱烈地討論著。昊昊說:“我們的班級樹是一棵銀桂,它和金桂不一樣,它是乳白的,不是那么黃!”樂樂補充道:“雖然我們的桂花沒有金桂香,但是它是幼兒園唯一長在樹上的花,是最厲害的班級花。”辰辰說:“這么香!我都想吃桂花小圓子了。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昊昊說:“我也想吃,我要讓爸爸做給我吃,我爸爸會做的,他是營養師!”看著幼兒的興趣逐漸從桂花樹的外形轉到與桂花有關的蘇州傳統小吃,我們立即與營養師昊昊爸爸聯系,邀請他給幼兒介紹“舌尖上的桂花”以及桂花的營養價值。
分享后的第二天恰逢周末,我們鼓勵家長們帶孩子去蘇州的老字號、超市找來與桂花有關的小吃品一品,也可以在家做一做。
周一,孩子們帶著照片、桂花小吃來到幼兒園一起進行了桂花美食分享會。萱萱說:“爸爸媽媽帶我去了觀前街,我們買了桂花糖藕,香香甜甜的。”果果說:“我和媽媽一起做了桂花口味的湯圓,把桂花糖放在面皮里,外面沒有賣的。”昊昊指著自己去甪直買回來的桂花醬說:“我告訴你們,你們所有人吃的桂花小吃用我的桂花醬都能做!”昊昊的話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大家好奇地望著他手上的桂花醬。熙熙說:“我爸爸媽媽周末加班沒有時間帶我去,我也好想吃!我們能不能在下一個炊事活動時做桂花小吃?”這一提議立刻得到全體幼兒的支持,最終他們決定做桂花醬,因為這樣就可以制作所有桂花美食了!
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家長們看到孩子對桂花那么感興趣,紛紛利用周末帶孩子收集了桂花,但收集來的桂花大多都是連帶著樹枝樹葉從桂花樹上剪下來的。桂花收集來很多,幼兒很高興,然而我們兩位老師卻有點不安。我們決定開展一次關于生命的對話,也希望孩子們能把愛護樹木的想法傳遞給家長。我們提前錄制了桂花樹媽媽“受傷”后的自述,聽過之后,正處在泛靈期的幼兒一下子就難過起來。我們與幼兒分享了《愛心樹》繪本,讓他們感受著人與自然應相互關愛的相處之道。然后我們與幼兒一起想辦法處理這些受了傷的桂花枝條。萱萱雙手合十悄悄地向被摘下的樹枝道歉;明明從班級中找來了空的瓶子倒滿水,把樹枝插進瓶中;樂樂把樹枝插在班級樹旁邊的泥土中;祥祥在區域活動中用自己的畫筆為這些樹枝畫著紀念畫……
恰逢報紙上分享著舊時蘇州收集桂花的方法,在桂花盛開的時候在桂花樹下鋪上一層報紙,這樣風來了,桂花便會飄落在報紙上。在收集桂花的同時,還能讓桂花的香氣留在天地間。我們也把這一文明收集的辦法分享給了幼兒。
考慮到報紙帶來的安全健康問題,我們鼓勵幼兒在班級中尋找替代物。幼兒很快便找到了他們平時繪畫時鋪的桌布,隨后細致地將桌布鋪在了班級樹的下面。可是很快幼兒就發現了問題。睿睿說:“我們的桂花樹在操場和游戲屋旁邊,來來往往運動的小朋友不知道我們在收集桂花,不小心踩進去怎么辦?”熙熙說:“幼兒園的保潔阿姨不知道我們在收集桂花,把我們鋪在地上的布收走怎么辦?”樂樂提議:“那我們做一個標記,告訴大家我們正在收集桂花吧。”凡凡說:“我們順便把桂花樹圍起來吧。”
周末過后,已是10月底,桂花幾乎落盡,我們的桌布上,落滿了桂花。
幼兒調查了腌制桂花醬的方法,知道了先要將收集來的桂花進行分揀,隨后要清洗、曬干,最后才能配合白砂糖制作桂花醬。他們迫不及待又小心翼翼地從地上拿起桌布,將桌布放在草坪上圍坐在一起準備進行第一道工序——分揀。
因為有了先前擇菜的經驗,幼兒兵分多路,從教室里取來剪刀、口袋、篩網等工具,剪掉桂花上蛀壞了的花瓣和花托、在篩網中篩去細小的雜物砂石。與此同時,另一些幼兒則對已經篩完的桂花進行清洗,他們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有臟東西沒洗干凈。最后一道工序便是曬干了,我們向幼兒提出一個小挑戰——把桂花放在幼兒園太陽最好的地方進行晾曬。幼兒火熱地討論起來。有的說班級門口的大操場太陽最好,有的說剛剛分揀桂花的圓形草坪太陽最好,還有的說鍛煉的三樓樓頂的平臺上太陽最強……我們發現,幼兒尋找太陽最好的地方的依據大概集中在面積大和位置高兩方面。于是,我們與幼兒一一去了他們建議的地方,實地考察陽光效果。幼兒實地考察后發現,大操場雖然早晨太陽最好,但是稍晚一些會被班級那幢樓擋住;圓形大草坪旁邊不但有建筑物還有一棵大樹;鍛煉的那片平臺在三樓半,是幼兒園最高的地方,并且上面沒有任何遮擋。于是,大家一致決定將桂花晾曬在那里。隨后,幼兒小心地將桂花運到了三樓半平臺上,像安放自己的寶物一樣輕輕地放下。
三個流程完成,已臨近午餐時間,昊昊說:“原來做桂花醬光準備就這么累啊。”
幼兒收集的桂花在當天下午鍛煉時便已經曬干了。他們好奇地討論著,樂樂說:“快看哪,桂花變色了!”靜靜說:“曬干的桂花怎么枯了,黑黑的,沒有原來好看了。”吒吒說:“好像聞起來也沒有之前香,做出來會不會不香了啊!”
考慮到健康與衛生問題,特別是蘇州新聞一直在播報,蘇州城里的桂花樹不但可以欣賞,還有防風防沙塵的作用,因此桂花上多多少少會沾有污染物,不建議市民朋友食用。因此,我們提前與幼兒園保健室聯系,請他們從太湖邊的桂花園里專門購買了可供食用的桂花。
在分揀、清洗、晾曬的第二天,我們便與幼兒開始制作桂花醬。制作桂花醬對于成人來說很簡單,但是對于精細動作還不成熟的幼兒有一定的挑戰。我們需要平均地在瓶子里平鋪一層薄薄的桂花,再鋪一層薄薄的白砂糖,如此循環往復,直到鋪滿瓶子,再淋上一層蜂蜜,最后蓋好蓋冷凍保存七天。整個過程需要幼兒注意力高度集中,手眼動作也要協調。出乎意料的是:幼兒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他們瞪大了眼睛,有的幼兒嘴里還嘀咕著提醒自己要小心,那專注的樣子讓人感嘆。桂花醬制作完成后,幼兒把制作好的桂花醬放到了指定位置,一直緊緊盯著,生怕被哪個調皮鬼碰壞。他們一邊盯著醬一邊不忘和同伴炫耀著:“你鋪了幾層?我鋪了四層桂花,四層白砂糖呢,那么薄一定會很甜。”我們把幼兒制作好的桂花醬放在了幼兒園的冰箱中,和他們一起期待著桂花醬的完成!
在期待桂花醬完成的七天中,有幼兒會忍不住詢問桂花醬什么時候會好,這時總會有其他幼兒提醒他們:“老師不是說了一周嗎,我們是周三做的,那就是下周三唄。不能著急,現在拿出來肯定不夠甜。”在等待的時間里,我們和幼兒一起商量著要用桂花醬制作什么樣的姑蘇傳統美食。有的說要制作桂花茶,有的說太簡單了,可以自己在家里做;有的表示想吃桂花芋艿;有的說想吃桂花糕;還有的說想做桂花小圓子。考慮到中班孩子的發展水平,最后我們選擇了做桂花彩色小圓子。
在桂花醬制作完成好的那一天,我們提前在教室中和面、分組制作小圓子,然后請食堂阿姨幫忙烹飪。那天的下午點心,孩子們吃得特別香,他們說:從來沒有吃過這么甜、這么好吃的小圓子。這一次,桂花樹讓我們體驗到了甜蜜!
桂花醬的制作離不開幼兒的努力,也離不開周圍的教師、阿姨、家長以及幼兒園的其他工作人員的幫助。因此,我們鼓勵幼兒把甜蜜分享給更多的人!昊昊說:“我想把桂花醬分享給爸爸媽媽,讓他們也甜蜜蜜。靜靜說:“我想給我們的老師和阿姨,因為是我們和他們一起制作的。”凡凡說:“我想要分享給保安叔叔,去小區里尋找桂花時保安叔叔一直保護我們。”樂樂說:“我想分享給食堂阿姨,是她們幫我們煮了小圓子。”熙熙說:“我想分享給保健醫生,如果沒有他們幫我們冷藏桂花醬,桂花醬會壞的。”吒吒說:“我想要分享給小五班的弟弟妹妹,我們是他們的哥哥姐姐,應該照顧他們。”幼兒幾乎把幼兒園里幫助、愛護他們的人都說了一個遍。隨后,幼兒把桂花醬送給了他們想送的人,讓大家都沉浸在中五班的甜蜜里。
幼兒用自己的畫筆記錄下關于桂花的成長日記,我們與他們一起回顧著整個活動的過程,回想著這其中的酸甜苦辣,一起把我們的故事制作成一本大書,供自己回憶,供大家分享。
這個小主題似乎告一段落了,幼兒漸漸不再那么黏著班級門口的班級樹了。1月,在桂花樹旁的花朵之家游戲的時候,有一個高高壯壯的小男孩玩出了汗。我請他把衣服放在班級門口的柜子上。他晃晃悠悠地走著,突然往反方向走去。我好奇地跟著,想看看他反方向走去的原因。卻看到他將自己的衣服系在了班級樹上,還拍了一拍自己的衣服,又嘻嘻哈哈地轉頭走了回來。于是,在放寒假前的一天,我們一起在班級中翻箱倒柜,為桂花樹穿上了一件冬衣。
回顧主題進行的整個過程,幼兒與班級門口的桂花樹從陌生到熟悉,桂花樹給他們帶來過安慰與希望,也給他們帶來過期待與擔憂、辛勞和甜蜜。桂花樹默默地陪伴幼兒成長了一段日子,幼兒記得并回報以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