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麗媛
繪本《完美搭檔》講述了一個三角形尋找完美搭檔的故事:三角形認為自己和圓形、正方形、六邊形甚至星形都不一樣,它要尋找和自己一模一樣的朋友玩。可是當它找到了和自己一樣的三角形,卻發現原來和各種各樣不同的朋友在一起玩也有很多樂趣。繪本通過鮮明且形象化的幾何圖形講述了幼兒社會領域最常見、也最值得關注的“找朋友”話題,有助于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同伴關系、發展友誼。閱讀活動旨在引導幼兒通過閱讀繪本,結合自己的社交經驗深化對完美搭檔的理解,樂于分享和好朋友交往時的趣事和心情。數學活動幫助幼兒認識和理解圖形,并能夠靈活運用不同圖形進行想象和創造。此外,幼兒可在美工區、數學區等區域繼續展開有關幾何圖形的延伸活動。
閱讀活動:完美搭檔
活動目標
1.能夠結合幾何圖形的基本特點描述圖形拼搭的畫面。
2.能結合畫面細節和自身的社交經驗,初步體會和揣測故事角色的想法和感受。
3.愿意積極分享自己與好朋友的故事,初步理解友誼的含義。
活動準備
三角形頭飾,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六邊形、五角形等圖形卡片,繪本《完美搭檔》PPT,幼兒每人一本繪本。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熟悉圖形及其基本特點
教師先佩戴三角形頭飾,扮演三角形與幼兒互動,引導幼兒描述三角形的基本特點,進而出示繪本并請幼兒說出故事中提到的其他幾何圖形的名稱及基本特點,然后以“三角形”要尋找自己的“完美搭檔”的故事情境開始活動。
【說明】采用故事情境導入,一方面更容易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完美搭檔》的故事中。
二、閱讀繪本,理解故事基本內容
播放繪本第1~3頁PPT,介紹封面、作者和扉頁。
分段播放繪本第4~7頁、第8~11頁、第12~15頁、第16~19頁的PPT,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畫中三角形和其他圖形一起玩的游戲內容,關注三角形表情的前后變化,猜測其內心的感受和情緒變化,并大膽猜測接下來三角形的行為。
播放第20~23頁PPT,請幼兒講述三角形遇到和自己一模一樣的朋友時,一起玩了哪些游戲和遇到了什么問題,思考并猜測三角形想到的“好主意”會是什么。
播放第24~32頁PPT,驗證三角形想到的“好主意”,思考誰和三角形是“完美搭檔”,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第26頁中三角形和其他圖形好朋友之間的組合方式。
【說明】本篇繪本故事內容比較多,分段閱讀的方式能夠適當降低幼兒的閱讀理解難度,充分理解三角形每一次與其他圖形相遇的故事。在相同的閱讀形式和方法重復幾次后,幼兒逐漸學會采用關注表情-推理情緒-預測情節的方式進行自主閱讀,有助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獲得閱讀策略,體會自主閱讀的樂趣。
三、完整講述故事,表達對完美搭檔的認識
教師出示繪本中出現過的幾何圖形卡片并根據故事情節將其排序,鼓勵幼兒根據幾何圖形的相關提示嘗試完整講述故事。教師和幼兒共同思考并討論什么是“完美搭檔”,引導幼兒結合自身生活實際,說一說自己和“完美搭檔”的故事。例如分享自己與好朋友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討論怎樣交朋友才更有趣。
【說明】在集體閱讀環節,幼兒對故事內容以及“完美搭檔”的含義已經有了初步理解,因此本部分重點在于引導幼兒結合社交經驗分享自己和“完美搭檔”的故事和感受,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朋友和友誼的含義。
數學活動:“完美搭檔”變變變
活動目標
1.能將不同顏色、種類、數量的幾何圖形自由組合,拼成不同事物或造型。
2.積極尋找并發現生活中蘊含圖形及多種圖形組合的物品。
活動準備
幾何圖形卡片若干,《完美搭檔》繪本中由圖形組合而成的圖案PPT,生活中蘊含圖形或多種圖形組合的物品圖片。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熟悉圖形基本特點
教師帶領幼兒做手指游戲,用肢體動作感受圖形的特點。 手指游戲熱身結束后,出示幾何圖形卡片,回顧《完美搭檔》中的圖形及其特點。
手指游戲歌詞:咕嚕咕嚕圓,咕嚕咕嚕方。咕嚕咕嚕三角形,咕嚕咕嚕心,愛你。
【說明】 以兒歌和律動導入,能夠快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本活動是《完美搭檔》的后續活動,教師可引導幼兒簡單回顧繪本故事內容,梳理繪本中出現的圖形名稱及基本特點,為接下來的數學活動做好相應的經驗鋪墊。
二、尋找圖形:發現生活中的幾何圖形
教師挑選幾張繪本中(第26~33頁)的圖形組合圖案,請幼兒找一找藏在其中的圖形,然后讓幼兒在教室中尋找隱藏的圖形朋友,教師可舉例示范,例如門是方形、門把手是圓形等。教師出示多組圖形組合的設計圖案(汽車的車標、教堂的窗戶、著名的建筑物等),請幼兒觀察并找出這些設計中隱藏的圖形及組合方式。
【說明】 教師引導幼兒從辨識繪本中的圖形組合到發現周圍物體中隱藏的圖形及其組合,再到欣賞不同生活場景中出現的圖形組合與設計,有關圖形這三個層次的認知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為后續環節中幼兒的操作練習和創作做好準備。
三、操作練習:圖形創意拼擺
教師為幼兒提供多種不同顏色、大小、形狀的圖形材料,鼓勵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選擇多種圖形材料自由組合,拼擺出一幅作品。
【說明】教師可先引導幼兒思考想要設計的圖形造型,再嘗試拼搭,幫助幼兒養成提前思考、計劃的習慣。拼擺的作品造型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甚至可以是一個故事場景,旨在幫助幼兒充分感受圖形特點,體會多種圖形自由組合的樂趣。
四、展示和分享:深化圖形拼擺的認識
幼兒完成作品后,相互展示自己的設計作品,說一說自己的創作想法和用到的幾何圖形。
【說明】同伴之間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一方面拓展了幼兒的創作思路,加深了幼兒對幾何圖形的理解;另一方面鍛煉并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延伸
美工區:幾何圖形補充畫
材料:水彩筆、油畫棒等繪畫工具,印有不同幾何圖形的畫紙。
玩法:在幾何圖形上添畫幾筆,讓其變成某種事物形象。
數學區:幾何圖形數量統計
材料:藏有多種幾何圖形的圖片若干,幾何圖形數量統計圖若干。
玩法:教師請幼兒數一數圖片中使用了幾種幾何圖形,每種圖形多少個。統計結束后,比一比哪種圖形使用得最多和哪種圖形使用得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