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思思
南通大學第四附屬醫院(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江蘇鹽城 224000
近些年,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發生了較大轉變,使得高血壓的患病人數越來越多,且愈發年輕化,已然成為現階段危害人們健康的“三大殺手”之一。然而對于部分高血壓患者來說,長時間的血壓高狀態,會造成機體循環系統的紊亂性,引起機體動脈粥樣硬化現象,最終誘發冠心病,進一步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1]。有相關報道稱[2]: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致死率較高。因此,臨床亟需尋求一種簡單、高效的治療方式來緩解患者病情狀況,控制血壓水平至關重要,是當前社會所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在不斷深入研究下,不少學者認為[3]: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故該次試驗以2017年6月—2020年8月該院所收集到的70例老年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分組治療,現報道如下。
試驗對象為方便選取該院接受治療的老年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共計70例。借助隨機數字表法將上述病例分成兩個組別,每組35例。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7例;年齡84~96歲,平均(92.12±2.36)歲;高血壓病程4個月~3年,平均(2.34±0.53)年。觀察組:男性27例,女性8例;年齡86~98歲,平均(92.10±2.33)歲;高血壓病程5個月~4年,平均(2.30±0.54)年。比較對照組與觀察組病例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疾病分會疾病診斷標準;②病理學與影像學檢驗確診冠心病;③醫學倫理委員會認可;④患者知情,家屬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障礙者;②臨床資料不全者;③精神疾病或者認知障礙患者。
對照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緩釋片(國藥準字H2302 2029)治療,3片/次,1次/d。觀察組患者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國藥準字J20171045)治療,5~10 mg/次,1次/d。兩組患者均需連續治療2個月。
觀察兩組患者心絞痛1 d發作次數、發作時間,并詳細檢測兩組患者血壓水平,包括舒張壓與收縮壓兩項指標,同時觀察記錄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所出現的不良反應癥狀,主要考察指標包括心悸、頭暈惡心、面色潮紅以及關節疼痛。
該試驗療效判定標準分成顯效、有效與無效3個級別,具體療效判定標準如下:①顯效:患者在治療后的相關癥狀明顯減少,血壓逐漸趨于正常水平;②有效:患者在治療后的相關臨床癥狀明顯好轉,血壓水平減低明顯,但與正常水平間有一定的差值;③無效:經過治療,患者相關癥狀并未見任何改善,甚至病情出現加重趨勢。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心絞痛1 d發作次數、發作時間更優,舒張壓與收縮壓水平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絞痛1 d發作次數、發作時間與血壓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心絞痛1 d發作次數、發作時間與血壓水平比較(±s)
對照組(n=35)觀察組(n=35)t值P值組別1.30±0.34 0.54±0.09 12.784<0.001 1 d發作次數(次)6.09±1.03 4.03±0.67 9.918<0.001發作時間(min)96.45±9.96 82.32±8.75 6.305<0.001 123.34±15.67 113.23±13.46 2.895 0.005舒張壓(mmHg)收縮壓(mmHg)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對照組共計8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其中心悸2例,占比5.71%;頭暈惡心3例,占比8.57%;面色潮紅2例,占比5.71%;關節疼痛1例,占比2.86%;不良反應發生率是22.86%。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例數是2例,包括頭暈惡心與心悸各1例(2.86%),發生率是5.71%。對比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00,P=0.040)。
高血壓與冠心病都屬于長期慢性疾病,以中老年人最為多發,而且這兩種疾病往往會合并而生,嚴重損傷患者的心血管狀況。如果患者長期遭受外界刺激,很容易引起血壓持續性升高,而流行病學已確定人體血壓水平越高,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越高,所以在機體血壓長時間居高不下的狀態下易損傷靶器官,導致冠心病的發生[4-5]。對此,臨床治療的主要方式是藥物治療,常見治療性藥物有血管擴張藥物、利尿降壓類藥物以及鈣拮抗劑類藥物等。但是對于高血壓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一般其病死率較高,所以控制機體血壓水平、降低不良反應是臨床治療的重中之重,只有良好的協調機體血壓與血脂,才可有效降低心腦血管的發生風險[6]。故而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建議采用長效鈣離子拮抗劑與他汀類藥物加以治療。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是氨氯地平與阿托伐他汀鈣片兩類藥物的結合產物,在改善機體血液循環、減少心肌耗氧、保護機體腎臟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在老年患者中的應用性較為普遍[7]。
氨氯地平是長效鈣離子拮抗劑的一種,屬于第三代主導性藥物,降壓效果佳,藥效相對平穩,且血漿的半衰期偏長,不會為機體帶來諸多不良反應[8]。另外,該種藥物在血管平滑肌的松弛、外周動脈的擴張、外周血管壓力的減少方面的作用力高,可在很大程度上擴張機體冠狀動脈血管,改善血流量,保證良好的心肌供氧和供血[9]。而阿托伐他汀鈣片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降脂藥物,在服用后可快速結合于機體活性酶,防止HMG與CoA還原酶進行相互作用,避免結合于機體膽固醇,與此同時,還會有效增強機體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量,使得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大大減少[10]。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便是這兩種藥物按比例復合而成的藥物,充分結合了這兩種藥物的優點,可在很大程度行改善機體NO的釋放量,對機體內皮功能起到良好的保護性作用[11]。在該實驗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0.54±0.09)次/d少,發作時間(4.03±0.67)min短,收縮壓與舒張壓水平(113.23±13.46)mmHg、(82.32±8.75)mmHg低,不良反應5.71%(2/35)少,且治療總有效率85.71%(30/35)高(P<0.05)。證實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在改善機體血壓水平方面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可加快機體冠狀動脈血液的循環性,避免心肌局部缺氧與缺血,減少心絞痛1 d內的發作次數與發作持續時間,改善血壓水平,降低不良反應發生風險,保證機體正常心肌血液循環,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在劉詩棠等[12]人文獻中,觀察組心絞痛發作次數(0.5±0.1)次/d、發作持續時間(4.0±0.7)min、舒張壓(82.6±8.5)mmHg、收縮壓(113.2±13.6)mmHg較對照組(1.2±0.4)次/d、(6.1±1.0)min、(96.3±10.8)mmHg、(123.6±15.7)mmHg更優;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7.78%較對照組42.22%低,且治療總有效率97.78%較對照組80.00%更高(P<0.05)。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在老年高血壓合并冠心病中具有明顯的臨床治療效果,贊成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