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碧儀,陳東燃
云浮市人民醫院血透室,廣東云浮 527300
血液透析這種治療措施目前非常常見,主要是用于終末期腎病的治療中。目前,臨床對慢性腎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療方式為采用維持血液透析,雖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患者多會因高昂的治療費用、疾病以及治療期間帶來的不適感而產生負性情緒,進而導致患者會出現拒絕持續性治療的情況[1-2]。血液透析這個過程會有一些痛苦和并發癥的產生,直接對患者的生理產生很大的影響,另外血液透析的治療也會伴隨著高成本,給患者心理也會造成很大的壓力,因此患者在血液透析后的治療效果未必可以達到預想的程度,所以該次研究對患者應用了人文關懷護理[3-4]。為了調查分析該護理方案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情緒的影響,方便選取均為2019年1—12月期間入院的68例患者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擇68例于該院接受維持性血透治療的患者作為該次的觀察對象,分組方法為隨機數表法,每組34例。其中對照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39~69歲,平均年齡(52.71±3.01)歲;維持時間為1~5年,平均維持時間(2.88±0.32)年。觀察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38~71歲,平均年齡(53.01±3.10)歲;維持時間為1~5年,平均維持時間(2.90±0.33)年。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5]:①較好的配合治療者;②患者均為成年人,閱讀能力、語言能力以及認知能力均正常;③知情同意書均經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④自愿參與研究。
排除標準[6]:①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或伴有精神類疾病;②合并感染、出血等并發癥患者;③伴傳染疾病或血液疾病者。
對照組患者在血液透析過程中完全接受該院常規的護理方法,如心理疏導、飲食指導、生活協助和照顧、病情觀察、并發癥護理、穿刺護理等。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常規的護理方法之上采取人文關懷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患者在辦理入院手續后便安排一對一的護理人員進行交涉,態度飽滿熱情,關心患者的身體狀況,帶著患者做詳細的身體檢查,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狀況,將患者的心情引導至積極的一面,克服恐懼和消極的情緒,耐心幫助患者遇到的每一個困惑和問題,并與家屬交流,讓其積極配合維護患者良好的心情;②在血液透析治療的過程中加強和患者溝通,做到體貼細心的照顧,真切關心問候。在治療休息合適的時間,給患者講解,讓患者講解血液透析方面的相關知識,讓患者對血液透析有全面的正確認識,這樣可以避免患者對疾病的恐懼,讓患者的心理有充足的安全感。患者在院生活治療的過程中,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讓患者感受到家的溫暖,讓患者有信心對抗疾病;③在患者血液透析后與家屬進行治療后應注意的事項,患者要在家進行休養,讓患者家屬對患者透析后內瘺護理進行嚴格細心的了解,在結束當天需要保持內瘺的干燥,不要讓患者過多地提重物走路,第2天開始用熱毛巾對患者進行熱敷,軟化患者的血管,讓患者的血流通暢。每天都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內瘺情況,如果發現異常要及時與醫生溝通。
對出院后的患者發放調查問卷,并有專人負責,調查做好保密性,對患者要解釋試驗的研究目的,希望患者能夠配合填寫,讓患者填寫對于治療過程中的護理是否滿意,當場填寫,不能讓無關的人士參與。量表滿分100分,90分以上為十分滿意,60~89分為滿意,未超過60分為不滿意[7]。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
再根據抑郁自評量表(SDS)以及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的抑郁、焦慮程度進行評定,量表均為百分制。分值與抑郁、焦慮程度成正比。
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護理后,兩組患者的SDS以及SAS評分比較,觀察組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改善情況表[(±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改善情況表[(±s),分]
對照組(n=34)觀察組(n=34)t值P值組別64.99±4.01 65.00±4.02 0.010>0.05 53.22±3.88 38.44±1.77 20.210<0.05 67.23±4.10 67.30±4.11 0.070>0.05 57.39±3.65 37.21±1.81 28.880<0.05 SDS治療前 治療后SAS治療前 治療后
護理后,兩組總滿意率差異顯著,且為觀察組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效果對比[n(%)]
血液透析是終末期腎臟疾病的一種有效替代療法,隨著血液透析人群的不斷增加,血液透析療法開始得到廣泛的應用,但該療法醫療費用教為昂貴,且容易受到疾病因素、患者生理因素以及透析并發癥的影響,患者容易出現焦慮、沮喪、無助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問題,導致免疫力下降,病情康復受到不良影響。血液透析這個過程會有一些痛苦和并發癥的產生,直接對患者的生理產生很大的影響,另外血液透析的治療也會伴隨著高成本,給患者心理也會造成很大的壓力,因此患者在血液透析后的治療效果未必可以達到預想的程度[8-9]。但是拒絕治療不但不會緩解病痛,反而會使患者的病情更加嚴重,甚至出現多種并發癥的產生,因此治療過程中采取有效的護理對血液透析的患者具有重要臨床意義[10]。
該研究表明,經護理后,兩組患者的SDS以及SAS評分比較,觀察組較低(P<0.05);護理后,觀察組總滿意率為97.0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59%(P<0.05)。謝建鳳[11]的研究結果與該文相似:護理后,觀察組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滿意度為9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3%(P<0.05)。究其原因,人文關懷護理是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實施以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對患者的合理要求盡可能滿足,更好地促進患者的自身綜合發展[12]。將該護理理念實施于該疾病患者的治療中,通過人性關懷以及心理慰藉,使患者的抑郁、焦慮以及恐懼情緒得以緩解,進而將護理內含進行深化[13-14]。通過將透析治療以及疾病進展等相關知識向患者講解,使患者對病情有正確的認知,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15]。通過溫情的人性感染患者,進而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并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治療。
綜上所述,醫護患者對接受維持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行人文關懷護理,患者的情緒以及滿意度將會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