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廈門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廈門市婦幼保健院),福建廈門 361000
小兒急性闌尾炎為臨床常見病,高發于低齡人群。目前,治療小兒急性闌尾炎常見方法為手術治療,但是患兒耐受力與免疫力有限,若是護理不當,會影響治療效果。有文獻顯示[1],小兒急性闌尾炎應用護理干預的有效性更高,既能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又能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降低患兒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了驗證上述結論,該文隨機抽取于2018年6月—2020年3月在該院中治療的小兒急性闌尾炎140例患兒作為實驗對象展開深入探究,現報道如下。
隨機抽取140例患兒,均是在該院中治療的小兒急性闌尾炎患兒,按照入院順序分成實驗組和參照組,實驗組70例患兒,男性35例,女性35例;平均年齡(6.52±1.76)歲。參照組70例患兒,男性34例,女性36例;平均年齡(6.67±1.53)歲。所選患兒均符合臨床小兒急性闌尾炎診療要求,家長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
針對參照組患兒實施普通護理,動態監測患兒生命體征,若是發現異常,第一時間告知給醫師。
針對實驗組患兒實施系統護理,內容如下。
⑴術前護理:①觀察患兒病情。患兒有腹痛、發熱、急腹癥等臨床癥狀,且語言表述能力不足,因此醫護人員需主動和患兒家屬溝通,與常規檢查結果有機結合,對發病原因進行分析;觀察患兒生命體征變化,掌握病情。②加強心理疏導。小兒急性闌尾炎有較強的危急性,患兒與家屬都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存在焦慮的情緒,因此需進行心理疏導,積極和患兒與家屬溝通,通過利用通俗的語言介紹疾病相關內容與手術治療方法等,給予患兒大力支持,消除患兒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治療合理的依從性。③做好術前準備工作。結合患兒身體狀況評估病情,如果患兒存在穿孔情況需要給予抗生素,起到抗炎的作用[2]。
⑵術中護理。動態監測患兒生命體征,若是發現異常,第一時間告知給醫師[3]。
⑶術后護理:①環境護理。護理人員要注意保持病房衛生,以及溫濕度,將光線調節至到適宜,可以擺放一些植被供患兒欣賞,使病房看起來更加生機勃勃。②疼痛護理[4]。腹痛是小兒急性闌尾炎患兒術后常見癥狀,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協助醫師全面評估患者疼痛情況,明確原因和類型:自身性疼痛。其中包含創口痛,全身性疼痛或者是有關臟器疼痛。腸蠕動性疼痛。教授患兒應用面部表情圖對自己的疼痛進行表達,找到原因之后進行對應護理,及時將病因消除掉,并動態觀察患兒的疼痛情況與治療效果。③飲食護理。術后6 h既可進食流質飲食,根據病情逐漸添加半流質、軟食等,確保清淡營養,忌辛辣食品,并且動態觀察患兒進食以后的病情變化,防止過早食用容易脹氣的食物,比如牛奶和豆漿[5-6]。
對比兩組治療依從性、治愈率、護理滿意度、負面情緒、并發癥發生率。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后,實驗組治療依從性相較參照組更高,前者患兒的治療依從率為92.86%(5/70),后者患兒的治療依從率為77.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779,P<0.05)。
干預后,實驗組治愈率相較參照組更高,前者治愈66例,治愈率為94.29%,后者治愈57例,治愈率為81.43%,差異統計學意義(χ2=5.423,P<0.05)。
干預后,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相較參照組更高,前者滿意率為94.29%,后者滿意率為81.43%,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干預前,實驗組負面情緒相較參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負面情緒相較參照組更低,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干預后,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相較參照組更低,前者患兒的并發癥發生例數為5例,發生率為7.14%,后者患兒的并發癥發生例數為15例,發生率為2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33,P<0.05)。
闌尾炎指的是闌尾受不同因素影響而發生炎性病變,臨床表現為疼痛、發熱、惡心等,嚴重危害患兒身體健康。當前,我國臨床上的闌尾切除術已發展成熟,并且非常簡單,而醫療人員對患兒術后護理重視力度不夠,致使很多患者發生切口感染或者是腹腔感染,延長患兒康復時間。外加患兒自身免疫力不足,很多器官都沒有發展成熟,以及患兒對病情描述能力較差,無法第一時間發現異常情況[7]。為此,給予患兒實施系統護理干預勢在必行,比如環境護理、疼痛護理等,其能夠有效改善患兒預后。通過在術前給予患兒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病情監測等,讓患兒家屬充分掌握疾病知識,并采用患兒易接受的辦法和其交流,舒緩患兒不良情緒,讓其主動配合治療與護理,另外及時監測病情能夠第一時間發現異常,并對癥治療,通過全面的術前護理,保證手術有序開展;術中幫助患者保持舒適的姿勢,并給予心理護理,消除患兒緊張和焦慮的心理,提高治療依從性;術后,給予患者環境護理、疼痛護理、飲食護理,避免患者傷口感染,因為疼痛出現負面情緒,減慢傷口愈合時間[8]。基于此,臨床醫護人員要加大對系統護理干預實施力度,通過科學操作,將其存在的有效性在小兒急性闌尾炎治療中發揮出最大化。此實驗結果為,干預后,實驗組治療依從性相較參照組更高,前者患兒的治療依從率為92.86%,高于后者患兒的治療依從率77.14%(P<0.05)。干預后,實驗組治愈率相較參照組更高,前者治愈例數為66例,治愈率為94.29%,高于后者治愈例數57例,治愈率81.43%(P<0.05)。干預后,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相較參照組更高,前者滿意、不滿意、非常滿意的例數分別為36例、4例、30例,滿意率為94.29%,后者滿意、不滿意、非常滿意例數分別為31例、13例、26例,滿意率為8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實驗組負面情緒相較參照組沒有明顯不同;干預后,實驗組負面情緒相較參照組更低(P<0.05)。干預后,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相較參照組更低,前者患兒的并發癥發生例數為5例,發生率為7.14%,低于后者患兒的并發癥發生例數15例,發生率18.57%(P<0.05)。和嵇麗蓓等人[1]探究結論較為相近,其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前者滿意率為98.00%,后者滿意率71.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負面情緒比較[(±s),分]

表2 兩組負面情緒比較[(±s),分]
實驗組參照組t值P值組別49.45±1.05 49.38±1.11 0.046>0.05 38.01±0.98 42.12±0.78 6.872<0.05 48.02±1.23 48.24±1.12 0.184>0.05 37.23±1.11 43.23±1.04 5.644<0.05焦慮情緒護理前 護理后抑郁情緒護理前 護理后
綜上所述,小兒急性闌尾炎應用護理干預的有效性更高,有助于提升患兒治療依從性、治愈率、護理滿意度,臨床醫護人員應給予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