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林
我要IPO!不行,撤回吧。不撤,撤了怎么圈錢?你不撤,我們就可能要坐牢。別扯了,上個市還要坐牢?不開玩笑,最高15年。
證監會一檢查,投行的人睡不著了,71家趕緊撤回IPO申報材料,估值超過千億元的財富,瞬間變成了一個不可觸及的夢。中信證券投行部成了撤回冠軍,我就納悶,你們在怕什么?
上市嗎?圈錢的那種。曾經,無數投行人整天夾個皮包,到老板們面前說了這么一句話,就能讓無數人熱血沸騰。現在,問候語改了:上市嗎?坐牢的那種!
現在,刑法修改了,造假坐牢不再是老板自己坐牢,投行、會計師一個都跑不脫,弄不好要坐15年。這不,注冊制板塊已經有71家撤回IPO申請材料了,其中創業板54家,科創板26家,涉及30家投行。
中信證券撤回10家遙遙領先,占總撤回的14.08%。現在搞得證監會主席易會滿都很生氣,說高比例撤回是保薦機構的執業質量不高。難道中信證券投行部的精英們是怕坐牢嗎?
中信證券撤回的IPO申請材料中,“獨角獸”柔宇科技被質疑財務舞弊,夸大研發費用,虛減生產成本,產品賣給誰了一直令市場困惑,與多個大客戶交易蹊蹺等;尚沃醫療更狗血,2020年9月末到11月更新財務數據,說1到9月業績下滑得厲害。
上會的時候,難道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嗎?還沒有上市就開始隱瞞財務狀況?中信的保薦人都睡著了嗎?搞得交易所都看不下去要警告你們。
中信證券保薦撤回項目,大運汽車本來是想摩托變汽車,只可惜主要利潤來源是投資人注入的貨幣資金所產生的利息,而這個利息年化收益率竟然高達10.99%。中信證券的保薦人,你們相信嗎?
創智和宇更是飽受大股東占用資金、應收賬款、壞賬風險、研發投入等方面的質疑。佛朗斯闖關科創板,可是公司定位跟科創屬性都被上市委質疑。就問保薦人一句:發明專利都沒有,你說是哪門子科創企業?
中信證券撤回了10個IPO申請材料,其中,預期估值最大的柔宇科技,估值577億元左右。丹娜生物不低于16億元估值,尚沃醫療估值不低于13億元,天士生物估值不低于200億元,大運汽車估值260億元,恐龍園估值22億元,創智和宇估值13億元,佛朗斯估值27億元,中消云估值15億元,星諾奇估值14億元。
現在IPO材料撤回,意味著中信證券投行部的1 157億市值大生意暫時告吹了,多少人的財富夢想還需要等待。
中信證券作為頭部投行,竟然出現如此多的IPO撤回,令人驚訝。數據顯示,在募集能力方面,排名倒數10名的項目中,中信證券占據2席,其保薦的會通股份更是以-75分排名倒數第一。
在對項目的超級定價能力方面,排名倒數10名的項目,中信證券同樣占據2席,其保薦的泰坦科技評分為-49.08分,熊貓乳品更糟糕,為-50分。可以窺見,現在中信證券投行部的業務水準變化。
現在注冊制時代,中信證券為首的老牌投行都問題不斷,難怪易會滿會點名批評不少中介機構尚未真正具備與注冊制匹配的理念、組織和能力,還在穿新鞋走老路。對帶病闖關的項目,絕不允許一撤了之。
投行是IPO的看門人,保薦人用的是信用在為項目擔保,如果為了賺錢,跟發行人沆瀣一氣,最終讓投資者買單。IPO環節是選擇的第一關,一旦發現問題,豈能讓他們將項目申請撤回呢?
對于已經發行而沒有交易的,應該讓發行人回購IPO股份,還應該對投行為首的中介機構進行數倍的懲罰。對于沒有發行的,撤回發現問題也得按照造假等進行刑事處罰,得讓他們嘗試一下新刑法的威力才能殺一儆百。
面對中信證券為首的投行撤回IPO材料,也許,老百姓會說,他們那是禿子打傘,無法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