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夢馨 田偉
摘要:民間剪紙是民間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總結歸納了民間剪紙的構圖形式、構圖規律、構圖空間,并分析了不同的構圖形式所蘊含的文化內涵。
關鍵詞:民間剪紙;構圖文化;程式化構圖
每一幅剪紙都需要構圖,構圖是一切表現形式的基礎。民間剪紙的藝術構圖與平面構成基本要素的特點相契合,它們都擁有靈活、多變的特點。因此,嚴格把控剪紙的構圖空間才能靈活運用剪紙在塑造形象和場景時的點、線、面。在民間剪紙藝術的構圖中,與各種不同的構圖形式和風格相匹配的是不同的構成形式和空間布局。而在平面空間中,民間剪紙藝術關鍵的構成形式是構圖在空間上的表現,是創作一幅剪紙作品時點、線、面這些要素的變化和律動。民間剪紙構圖需要組織與結合在平面空間上的點、線、面,其所構成的圖像充滿抽象性,表達著剪紙藝人的內心情感。
1剪紙構圖的概念及作用
民間剪紙藝術是民俗藝術的精髓所在,它在歷經歲月的洗滌后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格式。長期以來,剪紙構圖形式與方法包括一定的技術與剪紙藝術的畫面效果。在剪紙過程中,剪紙藝術必須包括點、線、面、形、后切,剪紙組成,剪紙視覺效果三個方面;決定剪紙作品成功與否的民間剪紙藝術必須更加清楚地認識和把握民間剪紙藝術所蘊含的文化意蘊,以繼承和傳承民間剪紙藝術。
2剪紙藝術的構圖分析
民間剪紙藝術的樣式結構極具特殊性和個性,它不僅擁有專屬于自身的特殊構圖樣式結構,還呈現著與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畫面相一致的結構模式。例如,散點透視構圖受中國傳統繪畫散點透視的影響,其構圖與中國傳統繪畫構圖形似;同樣,由散點透視構圖的剪紙形成的分段構圖樣式也能找出傳統繪畫分段構圖的影子。在民間剪紙發展的悠長歲月中,民間剪紙受到生產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逐漸形成了理想構圖、平衡構圖等多種風格和模式,反映了民間剪紙融入了民間美術,揭示了民間美術的文化特征。
2.1散點透視構圖
散點透視構圖最與眾不同的特點是它可以使不同特征以及故事出現在同維度畫面中,觀賞此風格的剪紙可以使人們了解同一個畫面、不同時空中發生的事件和出場的人物。散點透視既可以展現宏大的場面,又能讓畫中每個小場景獨立成畫。在散點透視剪紙構圖中,剪紙藝人靈活利用不同的剪紙形象要素,使不同情節故事、各式主體、彼此互異的時空統一呈現在同一幅剪紙畫面中。不同的素材各自獨立,互不打擾,甚至每個物體都有自己的透視點,但作者卻能將這些不同素材妥當合適地安排在同一平面中。散點透視構圖的特點是不滿足模擬的外表、把全部物體景象在平面上表現出來,其不被自然物體景象固有形象所約束與捆綁。
2.2分段式構圖
分段式構圖是指通過場景的轉換,使主題人物反復登場,故事情節被分割。分段式構圖將各式差異時空的人物形象、所發生的情節故事合理安排在同一畫面中,人們在觀賞它時無異于在觀看連環畫。從古代發展至今,分段式構圖最初的構圖原型———馬王堆漢墓帛畫和T帛畫,兩者通過把畫面中的三個故事割裂,分別展現發生于不同區域、三個不同景象的情節故事。民間剪紙藝術能反映民間剪紙作品的剪紙形態,涉及剪紙題材的選擇。一般來說,人們將整個圖像分割成不同的域,將不同的剪紙元素按一定的順序排列,使得一幅剪紙藝術作品得以呈現多個場景,給受眾帶來極大的震撼。
2.3圓滿構圖
圓滿構圖中的“滿”字,顧名思義,是“圓滿、全部”的意思。民間剪紙藝人剪出物體的景象,使物象在一個龐大的平面上互不侵犯遮擋、互不重疊,這樣的剪紙構圖就是我們所說的圓滿構圖。圓滿構圖的最終目的是追求造型的統一圓滿,提高剪紙的主觀性和全面性。
2.4均衡式構圖
均衡所指的是均齊和平衡,是指在假定中軸線的兩側或上下安排同形而方向相反或同形又同向的構圖,使剪紙呈現出完全相等的狀態。均齊現象在自然中無處不在,如蝴蝶的翅膀、雪花等。均衡構造表現出物象的美感具有嚴肅性和整齊性。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絕對完美的均衡。不論是在平衡中求均衡,抑或在均衡中追求平衡,從理論和實操上而言這幾乎是不可能的。要想構造出畫面豐富且富有生機的構圖,就需將兩者合并,組成均衡或者接近均衡。民間剪紙最大的構圖特點就是均衡式構圖。
2.5意象構圖
意象構圖指的是在二維平面內表現多維的觀念形態。民間剪紙藝人在創造剪紙時,大多不顧物象體積和空間感,忽視遠近感、比例等科學繪畫思想,他們通常憑借已經傳達了一代又一代的口頭經驗和自己的悟性進行任意取舍、自然組合。民間藝術家大膽突破大自然的客觀規律和空間限制,在同一維度的平面空間中展現不同時間、多個不同空間的景象,這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民間剪紙的構圖規律
剪紙構圖的藝術形式規律有許多,它們被靈活地運用在畫面中,這能夠提升作品的意境。在探尋剪紙構圖的藝術形式時,我們可以發現其重要的規律是節奏和韻律。所謂節奏,指的是一種運動感,它產生于反復出現的視覺要素。就如畫面中栩栩如生的場景,就是通過重復、節奏地排列意象和單位的意象,使之形成韻律美。剪紙頂棚花邊富有韻律和韻律感。在剪紙時,線條反復不斷出現,恰如其分地運用點、線、面形態要素,可使剪紙作品表現出畫面的節奏律動感和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展現原始的生命律動。平面化構圖為剪紙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同時也是創作剪紙的最基本的構成方式。在平面化構圖中,剪紙中出現的物象全都被平行處理,客觀存在的景物和立體的虛擬狀態被平面化。剪紙圖案構圖中的平面感,是將自然的物象進行概括性的簡化,刪減阻礙剪紙進一步被美化的物象,細致地雕刻剪出物象的主體部分。因而,有時我們可以看到剪紙作品把物象的環境刪除,如不在水中的鴛鴦和魚。這種處理方法看似怪異,實則能使整體構圖更加簡潔明了。平面化的結構可將物象進行高度概括,構成畫面平面的視覺效果,達到在二維空間中也能傳達神意的目的。
4民間剪紙的構圖空間
在平面化的構圖結構中,巧妙地利用空間、均衡地布置構圖,使畫面黑白相間,可表現剪紙構圖中物象之間的位置關系。畫面的分割和組合恰到好處,在井然有序的秩序中,畫面的具體物象顯得更加生動。平面化構圖的對象不分對遠近物象的描繪,展現人和景存在的各種不同形態,可以是由遠拉近、由小見大、近大遠小的效果形式。它把立體的形象放在一個平面上,注重將自然的立體結構關系轉換為平面結構關系,以“層層疊疊”“隔物換景”的形式,使之具有整齊的秩序美。剪紙中不同的畫面可構成構圖上實際物象遠近關系的減弱、前后縱長的變化。所有的人物和動物平面排列著,沒有重疊,完全不受時空限制,是最具自然的形態結構。整個畫面的構圖無論是在黑白關系的構成上,還是在繁簡疏密上,都被安排得恰到好處,剪紙畫面豐富生動。
5結論
中華傳統文化之根是民間文化,只有依靠民眾的不斷創造、傳承和發展才能令民間文化之樹開枝散葉。民間剪紙藝術是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民間剪紙構圖藝術能夠理解剪紙藝術相關的方法以及民間剪紙的藝術內涵。民間剪紙形成的各種各樣的構圖形式反映了民間藝術的文化特色,體現了民俗藝術的博大精深。總而言之,中國傳統剪紙不僅有其獨特的風格、豐富的內涵,更有強大的生命力和不可磨滅的價值。在現代的藝術設計中運用剪紙等優秀傳統元素,能夠實現民俗藝術的創新和超越,創作出更多豐富多彩、經典巧妙的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1]王平.淺談中國畫的構圖特色[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02):95.
[2]杜杰,王家民.庫淑蘭剪紙構圖藝術特點研究[J].裝飾,2012(08): 120.
[3]陳竟.中國民俗民間剪紙技法[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1.
[4]許恩沅.論裝飾圖案藝術[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6.
[5]周海軍.中國剪紙藝術的造型方式[J].美與時代,2005(02):47.
[6]向思樓.論中國民間美術意象結構的審美特征[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02):263.
(作者單位:西安工程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