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然
“現在買融創股票安全?!?月12日,融創中國(下稱“融創”,01918.HK)2020年業績報告會上,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強調。
孫宏斌的底氣來自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融創2020年報顯示,其全年營業收入2305.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6.2%;歸母凈利潤356.4億元,同比增長36.9%;每股盈利7.82元,同比增長30.6%;預計每股分紅1.65元,同比增長33.9%。
2020年的新冠疫情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黑天鵝,但從營收和利潤增長來看,對融創的影響并不大。
長期以來,融創通過并購、股權合作等模式拿地,土儲豐厚,拿地成本在頭部十強中處于低位,因此,去年下半年,疫情導致的房企打折促銷潮,給融創的利潤和營收帶來的負面影響有限。
截至2020年底,融創獲取土儲面積5877萬平方米,其中78%位于一二線城市。融創的平均土地成本4270元/平方米,占公司2020年銷售均價的30.5%。中信建投地產認為,由此觀之,融創未來利潤空間仍然可觀。
3月12日下午港股收盤,融創股價上漲了7.11%,至32.4港元/股?;ㄆ彀l布研究報告,重申融創為“買入”評級,調高其股價目標價9%至51港元,調升融創2021年-2022年盈利預測分別15.5%及21.1%。
花旗認為,融創穩定的利潤率及銷售增長加速,有助于其實現2023年盈利年復合增長率達10%的目標。
融創用逆市而上的業績證明了自己抵抗風險和周期性調控的能力,但真正給資本市場信心的是這家公司去杠桿的能力和地產+業務帶來的可持續增長空間。
2020年,一場新冠疫情和三條限債紅線徹底終結了地產行業占山為王,遍地插紅旗的時代。
央行發布的三條紅線將房企的信貸額度與負債水平掛鉤,負債過線房企將面臨無法借新還舊、拿地資金短缺的風險。這意味著2021年之后,很多房企不得不背負更沉重的歷史包袱前行,而體檢達標的公司則會強者更強。
三條紅線的具體標準是要求試點房企: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于70%;凈負債率不得大于100%;現金短債比不得小于1倍。
截至2020年半年報,融創中國“三條紅線”中兩條合規,檔位由紅變黃,超過預期。
降負債、去杠桿、精細化運營,是房企應對此次大調整要迅速做出的反應。
孫宏斌在發布會上談到,“三條紅線是好事,對規模大的企業非常有好處?!睂O宏斌現在云淡風清談及三條紅線,在于融創已經幾乎在2020年卸下了“歷史包袱”。
2020年底,融創凈資產負債率大幅下降至96%,非受限現金短債比為1.08,剔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下降為78%,由踩線兩條變成一條,公司已降至“黃檔”。
從2019年至今融創的財務數據可以看出,融創一直在有意識地去杠桿,其凈負債率一年內下降了76個百分點。
多家券商認為,融創“三條紅線”降至黃色檔主要因為:一是,土儲低廉,且主要在一二線,高質量的土儲和去化能力保障了其現金流和營銷節奏;二是,拿地策略繼續深度調整,2020年融創拿地更謹慎,權益應付土地支出大幅減少;三是,分拆物業公司融創服務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融創服務”,01516.HK)上市增厚了公司權益,同時采取配股融資等方式,增收降負。
目前,三條紅線的標準中,融創只踩一條,即剔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78%,高于標準8個百分點。但融創降杠桿后,融資成本也在下降。未來,融創如果繼續打好拿地、融資、去化、精細化管理組合拳,進入綠檔的壓力不大。
香港券商第一上海認為,融創土地儲備和銷售、管理等能力,可持續幫助公司實現穩步增長,預計2021年-2022年,融創實現核心歸母利潤約300億元、350億元,可基本穩坐行業前五的位置。
財報顯示,融創雖然全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6.2%,但其銷管費用率卻較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為7.2%。這意味著,融創的管理效率在持續改善。
融創大幅降杠桿和其地產+業務相關,融創服務的上市帶來了資金流,而文旅產業的復蘇,則讓投資人看到了這家公司長期運營自持物業和新業態的能力。
2020年,融創以文旅城建設及運營、物業管理等為代表的“地產+”業務實現收入117.1億元,同比增長18.9%。
2020年11月19日,融創服務于港交所上市。其2020年財報顯示,融創服務營業收入46.2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約63.5%,三年復合增長率達58%;歸母凈利潤6.2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約129.6%,三年復合增長率達152%。
截至2020年底,融創服務收入結構持續優化。其全年收入中,物業管理服務、社區增值服務和非業主增值服務的占比分別為60.0%、3.8%、36.2%,分別較2019年上升19.4個百分點、持平、下降19.4個百分點,這意味著融創服務的收入結構更加的健康。
截至2020年底,融創服務在管建筑面積約1.3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55.1%,合約建筑面積約2.64億平方米,同比增長67.2%;考慮母公司土地儲備面積后的合約建筑面積近4億平方米。

一位物業服務公司領域的風險投資人表示,在管面積意味著一家物業公司未來三至五年的營收增長,因此,投資人目前也更關注企業的這一數據,但是,相較于并購擴大在管面積,投資人更喜歡開發商自有開發物業占比大的公司,因為風險小、流程可控、管理好。
除了物業,融創的另一大地產+業務就是文旅城。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文旅產業幾乎停擺,但融創的文旅產業仍然在平穩布局。
2020年,融創文旅業務收入約38.8億元,同比增長36%,管理利潤約6.27億元,同比增加311%。
目前,融創的文旅業務已經進入39個城市,已開業管理面積664萬平方米,發展中規劃面積456萬平方米。
為了實現疫情后業績快速恢復,2020年,融創文旅推出了開放式經營、主題夜游、業態權益互通、構建“融創文旅俱樂部”線上會員平臺、輕資產輸出等經營策略和模式。
2020年下半年,融創文旅城客流量同比提升33%,全年總客流超1億人次。
冬奧會召開在即,冰雪項目在國內大熱。在融創文旅眾多產品業態中,融創冰雪是最主要的品牌之一。
目前,融創已完成市場提前卡位,在全國18個城市規劃了滑雪場,其中7個滑雪場已開業,總建筑面積36.9萬平方米,在建5家室內滑雪場,總建筑面積26.5萬平方米,已簽署框架協議6家室內滑雪場,總建筑面積25.3萬平方米。
融創已開業的7家滑雪場已實現總接待333萬人次。近期,融創還整合已創立20余年的超級冰雪IP——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打造了室內、室外于一體化的冰雪娛樂度假項目。
除此之外,融創文化業務也在2020年有了新的改善,全年,融創一直在推廣超級IP長鏈運營模式,圍繞真人電影、真人劇集、動畫電影、動畫番劇、短視頻五大賽道持續進行深度布局和內容項目制作。
2020年,融創文化已完成七大動畫工作室布局,并在影視領域實現頭部內容項目的穩定輸出。其旗下Base首部原創動畫電影《許愿神龍》2021年1月上映后,收獲超1.6億元票房;2021年春節檔,融創文化參投的影片《刺殺小說家》和《熊出沒·狂野大陸》,分別收獲超10億元和5.75億元的票房。
在融創財報發布會中,融創管理層表示,未來,地產主業仍會保持優質的綜合規模,建立品牌、產品和服務綜合性競爭優勢,并在未來增加權益比例、增加利潤;而在“地產+”方面,文旅輕資產模式是重點,文旅俱樂部線上會員2021年要達到1億人。
關于債務指標,融創行政總裁汪孟德表示,到2023年債務指標還會持續優化,最后一個指標會在2022年提前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