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卿
花椰菜就是大家常說的花菜,與西蘭花在外形方面十分相似,都是甘藍的變種,是十字花科最有名的蔬菜之一,也是人們較為喜歡吃的一種蔬菜。下面,筆者根據種植花椰菜的經歷,淺談一下一年兩季種植花椰菜的幾點體會。
一、選好地塊,施足底肥
要選擇遠離污染源(至少間隔1.5 km)的地塊。花椰菜對土壤要求嚴格,種植時應選擇地勢比較高、排灌方便的地塊,前茬最好是小麥、玉米等作物,忌與油菜、甘藍、花椰菜、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連作。因花椰菜植株葉片較健壯,生長需要大量的肥料,所以在種植前應施足底肥,最好是有機質肥料。
二、育好壯苗,及早定植
花椰菜的育苗比較簡單,就是將種子直接撒在已準備好的有營養土或營養基質的育種苗床或育種苗盤中,再覆蓋上一層營養土或營養基質,然后澆水,溫度控制在25 ℃左右,勤澆水,耐心培養30 d,待到幼苗長出3~4片葉子后就可以進行定植了。在沒有溫室條件的情況下,早春第一季可買苗進行定植,到第二季溫度高時再自行育苗。
早春為提高地溫、及早定植,可在整地做畦的基礎上,先擺滴灌管后覆膜,再進行挖孔定植。地膜覆蓋,不但可以提高地溫,而且后期有利于田間排澇及降低草害的發生。
三、勤澆苗水,合理追肥
定植后,為防止緩苗時間過長,定植水一定要澆透,緩苗5~7 d,再次澆透緩苗水,促進花椰菜壯苗早發。花椰菜的植株及葉片較高大、肥厚,對水分的需求也較大,所以要保持充足的水分,防止水分缺失。特別是在花球形成的階段要有足量的水分供應,尤其是高溫少雨天氣要注意及時灌溉,否則缺少水分種植出來的花椰菜,花球不僅較小,而且不美觀。澆水的量要適度,在水分過多、溫度較高的環境下,不僅可能出現根部腐爛,甚至還可能誘發花椰菜生病。另外,花椰菜對肥料的需求也很高,為了保證花椰菜生長周期內擁有良好的長勢,在澆水的同時,也要適量追肥,特別是在蓮座期及結球期,要保證充分的肥料供應,但要防止濃度過高,導致“燒傷”。
四、中耕除草,折葉遮花
定植后要注意清除田間雜草,種植規模較小時,可以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種植規模較大的,則要用除草劑進行除草。為了保證土壤的透氣性,可以進行1~2次的松土。
花椰菜在開花期至膨大期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遮蓋工作。如果沒有及時遮蓋的話,將會導致花蕾生長受到阻礙,顏色淡黃變紫,嚴重時還會長出黃色的毛絨與新葉,導致品質下降。因此,當花椰菜花球長到拳頭大小時,要及時折葉蓋住花蕾,防止太陽直射。如果葉片不足的話,可以使用稻草將內葉捆住,并且可在花球出現后將老葉內折覆蓋花球。
五、“綠色”用藥,及早防治
花椰菜葉片寬闊肥大,肉質汁多,易遭受蟲害,特別是菜青蟲、蚜蟲等,所以要定期噴藥,預防蟲害發生。一是物理防治。在田間插竹竿,掛黃板紙,使用黃板紙誘殺蚜蟲,降低蚜蟲危害;利用田間植保防控設施,使用殺蟲燈誘殺害蟲,防治小菜蛾、菜青蟲等害蟲。二是藥劑防治。在生長前期,定期用綠色生物農藥噴灑,預防蟲害的發生,將蟲害及時在幼小階段就消除掉,防止蟲口過多影響葉片功能及后期的花球質量。
六、勤觀花球,適時采摘
花椰菜生長后期該采摘的時候,應勤觀察花球的生長狀況,當花球不再出現明顯膨大的時候就可以采摘了,不能等到花蕾全開放了再進行采摘。采收過晚可能導致花球松散,甚至花球變黃、變黑,這樣花菜就比較老,不僅不利于存放,而且口感差,賣不上好價格。采收時,適當留4~5片內葉包住花球,保護花球在運輸中免受外界損傷和確保花球潔白。特別是第二季種植的花椰菜,收獲時既是秋季菜季的淡季,又恰逢國慶節前夕,銷售價格高,產值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