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空軍,孫占鋒
(鄭州輕工業大學 工程訓練中心,河南 鄭州 450000)
程序設計技術(VB語言)是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的一門信息技術公共基礎課程。課程堅持立德樹人,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賦能教育為導向,以創新為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不僅使學生熟悉VB語言程序設計的基本結構和算法實現,更重要的是啟迪學生運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方式和方法,以培育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利用計算機解決本專業問題的技能;同時,通過綜合實驗項目的集中訓練,強化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鍛煉團隊合作精神,激勵創新發展動能。
課程建設目標探索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對數據信息融合的新路徑,努力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使本課程成為大學生進入大學本科學習之后用于學習其他計算機相關技術課程的先導性和基礎性課程,從而實現課程創新,將本課程打造成更有力支撐目前高校開展的工程認證和專業認證的重要課程。
(1)以學生為中心,實現教學由“教得好”向“教得好”和“學得好”轉變,在完成綜合實驗項目的基礎上通過舉辦校級程序設計競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
(2)以學生的發展、學習和學習效果為中心,鼓勵和幫助學生參與創新創業項目和各種競賽,鍛煉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完善專業規劃。
緊緊圍繞“金課”建設總要求,著力提高課程的“兩性一度”。
1.2.1 在“高階性”方面
課程基于“四新”思想和理念,將知識、能力和素質有機融合[1]。結合新版教學大綱的制定,進一步優化課程內容,更新完善教材,豐富教學案例,加強綜合實驗項目設計,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和解決本專業相關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跨專業能力融合和多學科項目實踐融合能力,實現計算機賦能教育。
1.2.2 在“創新性”方面
合理運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積極推進MOOC建設與應用,開展基于MOOC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活動。及時更新優化教材內容,使課程內容反映計算機應用技術時代性和前沿性,教學形式充分體現師生互動,展現教學設計先進性,學習結果要體現個性化和探究性。營造課堂教學互動有效氛圍,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作用,通過在教材中開設思政小課堂模塊和在MOOC平臺錄制思政小視頻等形式引入課程思政;課程結束后,舉辦校內非計算機專業程序設計競賽,進而選拔有能力的同學進行輔導培養,參加校外高層次競賽,實現課程按學生能力分層次培養。對于有能力的同學,組織創新創業團隊,使學生學以致用,拓展專業發展路徑。
1.2.3 在“挑戰度”方面
對綜合實驗實行翻轉教學,學生選題后,分組進行課題討論、設計、集成、調試。設計完成后,分組進行功能演示及匯報答辯,使學生由“被動學”,到“主動做”。綜合實驗項目要完成數據庫數據的增加、刪除、修改、查詢、統計等比較完善的功能,涵蓋面向對象的界面設計、程序設計算法、數據庫技術、ADO.NET數據訪問等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培養嚴謹務實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意識,為其將來將計算機與本專業結合打下堅實基礎。
借助打造“金課”的契機,加快充實完善課程資源。課程團隊分工明確,團結協作,根據課程建設計劃按知識已完成錄制上傳67個教學視頻。每一章在愛課程平臺提供課件、知識點視頻、實驗案例、拓展案例、單元測試、作業等相關內容,為保證線上線下教學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2]。
教學設計是以提高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為核心,實現“知識、能力和素質”的有機融合。教學內容的組織分為基礎篇、綜合篇、提高篇和拓展篇四個模塊,按數據處理和數據庫應用由淺入深依次展開。教學內容的選取依據是以VB語言語法和結構為基礎,以數據和數據庫應用為主線,以案例引導+項目驅動為載體,以相關性、趣味性和綜合性為原則。教學中的案例盡量選取與學生生活或專業相關的實例,盡可能兼具趣味性,拓展案例注重提升課程的高階性、創新性。教學整體設計策略是弱化對VB語法規則細節的介紹,強化對面向對象、程序結構化、數據庫訪問等共性技術的介紹,重點組織和實施數據庫信息系統綜合實驗項目,綜合實驗項目要具備一定的挑戰度。
利用線上教學資源,科學、有序開展網上教學活動[3]。上課前,在愛課程平臺發布教學資源,每周提前發布教學安排。上課中,學生慕課堂簽到,按老師指令完成學習任務;參與互動討論; 重點難點,共性問題,由老師屏幕共享、集中演示答疑。下課后,指導學生作業,答疑解惑。線上教學方法如圖1所示。課程內容組織采用建構主義思想;綜合實驗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動力。
強化教學過程管理,采用O2O課程評價體系,對學生成績的幾個組成部分:愛課程作業和測試成績、課堂互動成績、上機課考勤系統成績、綜合實驗成績、期末上機考試成績進行嚴格把控。綜合實驗:項目設計開發,提交項目文件,開發報告電子文檔和紙質綜合實驗報告。對于遠程網絡教學階段的平時成績課參考由以下部分組成:慕課堂簽到、完成課堂討論和課堂練習、愛課程討論區(積極參與主題討論,回帖質量高),章節測驗、作業、線上考試,QQ群中討論答疑(提出高質量的問題或高質量地解答同學的問題),各項可按一定權重計入平時成績,在愛課程平臺系統自動統計[4-5]。
教師作為開展網上教學的參與者,既要參與教學設計,課件和視頻制作,教學過程組織,又要面對網絡、學習平臺、學生互動等各種狀況的挑戰,要不斷提升信息化教學素質,提高課堂應變能力。

圖1 線上教學方法示意
網上教學,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為我們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供了契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興趣是我們課程的出發點。在教學資源的組織上通過開設拓展案例,翻轉課堂綜合實驗項目,通過案例引導+任務驅動,引導學生學習興趣,有目的,才有動力,更有成功的喜悅[6]。
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及時做好重點難點知識點的串講總結。遇到勤學好問的學生,要多鼓勵多引導,提高學習興趣;加強課堂管理慕課堂簽到點名,對特殊情況學生及時溝通。學生通過觀察發現法,自主探究法、協作交流法,實驗驗證法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課中及時解答同學的提問問題;有問題采取接龍的形式,共性問題集中演示答疑。直播平臺采用釘釘直播,以滿足學生課后視頻回看要求。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為我們改進教學提供了契機積累了經驗,在學校正常教學情景下,我們將繼續有效利用四位一體課程教學支持環境,通過網絡多媒體教室、云機房、線上教學資源和線下慕課堂互動功能,開展更加靈活有效的教學活動[5]。課程將通過制定完善的課程教學實施方案,整合優化各種教學資源,致力于打造線上線下混合式優質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