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特定的校服,校服不僅是每個學校的標志,同時也體現了學生的特點及風貌,它不僅在衣著方面起到整齊劃一作用,而且在學生的思想領域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校服可以使學生在身份感上區別于社會其他人,因而有了學生自身的約束力,如榮譽感、遵紀守法、文明禮貌,可以對學生起到內在約束的作用,一種象征的作用,一種潛移默化的培養作用[1]。
2015年6月30日,GB/T 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國家標準發布,并于即日起實施。《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校服安全與質量應符合GB 18401《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 31701《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GB/T 31888《中小學生校服》等國家標準。校服的質量安全不僅關系到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更關系到學校教育秩序的正常運行。
近年來,隨著各級監督部門對校服的監管力度加強,加上社會媒體、家長對校服質量的重視,校服的質量問題已經引起企業重視。但是,在監督檢查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校服的標識信息不完整,缺少很多重要信息。提醒企業在注重提高實物質量的同時,應對產品標識提高認識,對產品的整體質量加以完善和提高。
按每位學生兩套校服 (夏季、春秋季各一套) 計算,校服市場規模可見一斑。由于校服使用量大,又易于制作,因此許多校服生產企業應運而生。校服企業生產技術門檻較低,企業規模以中小企業甚至小微企業為主,很多企業對產品標準沒有足夠的認識,尤其是校服標識,認為學生服不是市場上銷售的商品,在使用說明中不必標明廠名廠址等詳細信息。
國家標準GB/T 5296.4—2012《消費品使用說明 第4部分:紡織品和服裝使用說明》,要求一般紡織產品應當附有產品的使用說明、標注內容和相關要求。學生校服也一樣,這些信息是學生服質量要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生產企業對校服的基本質量信息和安全使用信息不認真標注或標注不正確,將使消費者缺乏正確使用商品的依據,同時剝奪了消費者對商品的知情權,也不利于監督部門對商品的有效監督。雖然國家對關于服裝標識的標準不再強制執行,但產品標識作為消費者選購時,最直觀了解商品信息的重要依據,生產企業必須高度重視。
校服產品是特殊商品,目前校服產品標識不規范問題比較普遍。主要表現為:產品標識上標注項目存在漏標、錯標、不準確等問題。表1中按照GB/T 5296.4—2012中要求,列出了標識中需要標注的項目。

表1 服裝產品標識應具有的項目
有的企業認為校服產品是集團采購,所以在校服標識上并未標注廠名廠址信息。有些企業只標注了生產企業名稱,沒有標注地址。按照GB/T 5296.4—2012標準要求,需要標注制造者依法登記注冊的名稱和地址;對于進口服裝,還要包括原產地、代理商或進口商或銷售商名稱和地址。
校服是特殊商品,但是標簽也要標注明確,比如學生裝、學生服、運動服、學生服夏裝、運動服上衣、小學(初中、高中)春秋(夏)季校服等名稱,表明產品的真實屬性。
根據標準GB/T 1335,號型分為GB/T 1335.1—2008《服裝號型 男子》、GB/T 1335.2—2008《服裝號型 女子》、GB/T 1335.3—2008《服裝號型 兒童》,一般校服類用GB/T 1335.3—2008《服裝號型 兒童》較多。但是此標準號型中身高到160cm為止,超過160cm的,參照GB/T 1335.1—2008《服裝號型男子》(從150cm到190cm)和GB/T 1335.2—2008《服裝號型 女子》(從145cm到180cm)。這兩個標準多了一個體型的定義。表示方法如下:165/84A。號和型、體型都要對應并符合標準要求。在檢測過程中,發現一些企業在標注規格時并不規范,如表2所示。

表2 號型和規格常見錯誤圖例及說明
雖然校服的制作過程基本采用學校統一訂購的模式,基本會事先量體或者試穿,所以一些企業沒有按照GB/T 1335或GB/T 6411標注號型,建議企業事先與學校商議好或更加細化標識。
應按標準GB/T 29862—2013纖維含量的標識中規定標明其纖維成分及含量,如表3所示為一些錯誤案例。

表3 纖維成分及含量常見錯誤圖例及說明
GB/T 8685—2008《紡織品 維護標簽規范符合法》標準,適用于提供給最終用戶的所有紡織產品,包括水洗、漂白、干燥和熨燙的家庭維護方法和干洗、濕洗的專業紡織品維護方法,但不包括工業洗滌。
標準里有這樣一項說明:注意順序。
標準里規定了維護說明,要求符號按水洗、漂白、干燥、熨燙及專業維護的順序排列。
有的校服標注的產品標準與實際產品不符;有的校服標識雖然標注了執行標準,但是標準的年代號不正確,沒有及時進行更新;有的只標注了上裝的標準卻忽視了下裝的標準標注。
安全類別也是需要特殊注意的,G B 31701—2015 B類或C類和GB 18401—2010 B類或C類要標注清楚。根據校服規格型號、使用年齡段標注,3歲~14歲和15歲以上校服執行GB 31701安全類別,注意區別標注貼身穿著的校服和外穿校服的安全類別。
2.7.1 繩帶部分
由于校服的特殊用途,考慮到該年齡段的學生活潑好動,而且年齡尚小,很難識別一些危險的存在,所以校服對繩帶的考核要嚴格遵循GB 31701—2015,校服在設計時也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穿著安全性。

表4 維護方法常見錯誤圖例及說明
2.7.2 一般校服產品會印制學校的名字或者Logo,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偶氮染料,要購買安全性高的染料。
2.7.3 耐久性標簽縫制位置。耐久性標簽是產品使用說明的表示方式,要永久附著在產品上,并能在產品使用過程中保持清晰易讀,且位置要適宜。長期以來耐久性標簽都是按經驗或習慣縫在后衣領居中處,根據GB/T 31888標準規定,不允許在衣領處縫制任何標簽。
校服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安全意識還有待提高。有些校服生產企業規模小,質量意識差,為追求經濟利潤,購買便宜的低等次原材料,削減工序降低成本,導致出現了不合格的校服產品。一些企業對標準不懂不了解,也導致了校服實物質量沒有符合標準要求,標識沒有按標準要求標注。
一些校服產品的設計落后,款式的變化跟不上時代潮流和學生追求個性審美的發展,款式單一,號型偏大,學生穿上效果并不整齊[2]。校服企業的品牌意識較弱,企業應有自主品牌意識和自己的設計觀念。
校服生產企業在滿足實物質量的同時,應更注重校服標識的準確性標注,這既是對自己產品的負責,更是對消費者合理購買和使用校服產品負責。消費者會根據標識上的型號來選擇適合自己穿著的尺寸,根據洗滌標識來正確地洗滌校服產品,以保證使用長久、美觀。一套完整的校服產品除了有質量保證之外,也應有完整的校服本身信息和生產企業信息,企業對這點應加以重視。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對校服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是實用方面的需求,還有更多美觀方面、功能性方面的需求[3]。校服生產企業也要提升自身能力,走規模化、品牌化發展路線,正確準確地標注產品標識是企業走品牌化發展路線的必然需要。監管部門也應加強對企業校服標準要求方面的質量培訓,幫助企業生產出合格美觀并且更規范的校服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