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淋鐘,王 未,徐 強
(重慶中法供水有限公司,重慶 401120)
重慶某水廠一、二期總規模日供水40 萬噸,采用沉砂、高密度澄清、砂濾池、活性炭濾池+臭氧結合深度的處理工藝,如圖1 所示。

圖1 某水廠生產工藝流程
目前,該水廠使用帶1450 型控制器的FX4000 加氯機,采用前加氯和后加氯兩點投加方式。投加控制方式根據生產水量及出廠水余氯值,通過人工計算及個人經驗在加氯機上手動操作調流閥調節投加量,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及較大偏差,人為因素影響大,影響供水安全。
在水廠消毒處理工藝中,加氯是水廠水質控制的重要環節。因此,優化加氯控制方式尤為重要。針對現有加氯設備,合理運用PLC、在線測量儀表,以及生產監控電腦,實現液氯根據水量、水質的自動投加,能夠使出廠水余氯值在一個較小的設定范圍內波動,對保障供水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1450 型控制器自動加氯有3 種投加模式。
(1)流量比例模式。流量比例加氯用于恒定氧化劑要求的流量變化水流,流量×投加量=閥門位置。
(2)余氯控制模式。余氯控制用于氧化劑需求量變化而水廠流量恒定的情況。余氯通過在時滯期結束時進行糾正,提供積分控制。
(3)復合環路控制模式。復合環路控制模式用于水廠流量和氧化劑需求量均變化的情況,兼具流量比例和余氯控制的優點。
根據生產工藝要求和自動控制特點,該水廠加氯自動控制優化方式如圖2 所示,前加氯采用流量比例控制模式投加,后加氯采用復合環路控制模式投加。

圖2 水廠加氯控制方式
3.1.1 真空度實驗
通過手動調流閥調節,觀察設備是否能夠達到最大投加能力,穩定10 min 后若真空度下降到30 kPa 以下,此時需要檢查水射器、負壓管線、止回閥等,重新進行初始真空度試驗。
3.1.2 機械校準
通過自動調節閥的電氣手動開關進行閥門機械位置的調校。
(1)機械零位。調節閥門位置,觀察浮子流量計開始升高并離開最底部時,然后關閉閥門約閥桿的1/16~1/8 轉,這是閥門的底部擋塊位置。
(2)滿刻度調節。觀察浮子流量計位置,調節閥門至要求的最大氣體流量,頂部擋塊以允許閥門在不足1/2 轉時超過最大的設置。保證擋塊不干擾閥門動作。這是閥門的滿刻度擋塊位置
(3)控制器流量信號和余氯信號。采用信號發生器產生4 mA、20 mA 電流信號,調整控制器依次對應零點旋鈕和滿量程調節旋鈕。
(4)閥門信號和電流信號。閥門位置反饋零位調整,當自動閥觸碰底部擋塊時,浮子流量計在玻管最底部,沒有跳動。加氯機控制器的Pos 參數位置為零,PLC 反饋投加量是0 kg/h,否則需要分別調整相應零點。同理,閥門位置反饋滿量程調整。
(1)前加氯比例控制參數設置。投加比參數Dos:根據濾后水水質、水溫和出廠水余氯參數等,通過化驗中心試驗綜合確定。
(2)后加氯復合控制參數設置:①投加比參數Dos:同前加氯比例控制參數設置;②余氯設定點Spt:滿足生產工藝要求的清水池余氯;③固定時滯(Fix)T:根據溶液和分析器取樣管線的長度調整;④積分Int:根據自動控制原理,積分一般先設置為25%,然后生成一次系統擾亂,觀察記錄器的控制活動,時間為最少3 個時滯期。調整積分,直至對應余氯設定點出現2 個增量或一期過調量的響應。在這個過程中,采取對應的調整積分措施,達到“穩定、準確、快速”的控制要求。
(3)根據水廠實際情況,清水池余氯設定值Spt=1.0(±0.1)mg/L,控制器參數的設置,以及在不同積分Int 值設定值時,控制系統響應情況如圖3 所示。
經過對比不同的積分,發現積分值設置為23%Int 時,整個控制系統是可接受的響應。余氯能夠穩定、準確、快速投加,能夠達到要求的余氯值,滿足生產工藝要求。
經過2 個月的生產運行效果觀察,在復合控制模式中,流量比例控制能夠快速使閥門位置響應流量的變化,進行加氯投加量的快速跟隨。余氯控制信號糾正流量比例控制信號,在每次時滯期結束時進行糾正,從而消除偏差,實現精準投加。流量信號調諧良好的情況下,初始投加量更加接近需要加氯投加量時,復合模式最有效果。
通過對加氯機設備進行差壓調節器的清洗維護,信號校準,閥門位置,投加能力的反饋校準,以及結合生產工藝要求和自動控制的基本原理進行參數的設置整定。目前,水廠加氯系統完全實現自動控制,在值班室的生產監控電腦能夠監視余氯值和投加量等參數。當水廠流量變化時,不再需要去現場進行手動操作,由加氯機自動調節加氯量,極大改善了生產運行人員的工作強度,而且調整精準,不需要人為干預,對保障水質也有一定意義。

圖3 控制系統響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