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偉
(中鐵十九局集團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1399)
地鐵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干擾因素多,基坑降水易發生不均勻沉降現象,不僅會損壞地下結構,還將對周邊建(構)筑物造成不良影響。一旦遇到地下水位偏高的情況,還需要注重止水作業。在北京市地鐵朝陽公園車站施工中,現場建設環境復雜,分布有大量地下管線及建筑物,為順利推進施工作業,采取高壓旋噴樁止水帷幕的方式,下面將圍繞該技術展開詳細的探討。
地鐵朝陽公園站為島式車站結構形式,采取兩端明挖及蓋挖、中間暗挖的總體施工方案,車站建設于朝陽公園南路與甜水園街交叉丁字路口,現場施工條件復雜。本站底板埋深約18 m,圍護結構對整體穩定性的影響較為顯著,此部分采用直徑1000~1500 mm 鉆孔灌注樁的方式,嵌固深度設為6 m,樁間設置直徑800 mm 旋噴樁,以有效阻水。出于全面避免滲漏的目的,外側施作直徑400~600 mm 的止水帷幕。
高壓旋噴樁止水帷幕的應用建立在成型圍護樁的基礎上,通過三重管法高壓噴射,以便在圍護樁外側形成穩定的加固體[1]。施工期間噴射壓力應達到28 MPa 或更高,這樣的結構可以發揮出止水帷幕的作用。
本次施工選擇的是三重管法旋噴的方式,即布設了3 層噴射管,共同作用下保證高壓水、氣、漿可以完成橫向噴射作業,期間空氣提供上升力,有效處理產生的破碎土體,使其排出。按照旋噴相互搭接的原則施工,形成完整的止水帷幕,在其作用下可有效隔絕地下水,給基坑的開挖以及后續各環節施工提供良好條件。
確定施工范圍并整理現場,如清除表面覆土以消除對施工作業的不良影響等,在車站北站低洼處換填,將與施工作業無關的物件移走,為后續施工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施工工藝流程:鉆機就位→孔位對中調整垂直度→鉆孔→孔深檢查→插管→檢查泵壓、氣壓、管路噴嘴及水灰配合比→噴漿作業→拔管→清洗器具→移機→回填注漿→注漿效果檢查→終孔。
為了確保施工的有序進行,提升技術管理與質量控制的效果,技術管理人員應當結合開工日期和施工進度計劃,按照主要設備的需用計劃等,技術組織所需的機械設備進場,并進行安裝調試,確保設備能夠正常使用保證工期的順利進行。
本項目施工時,選取三重管高壓旋噴鉆機(GD-2 型)或三重管長螺旋鉆機(ZKL600-1)兩種機型。具體機械性能參數:旋噴轉速約20 r/min,流量>90 L/min,垂直度≤3‰,高壓水壓力20~30 MPa,水泥漿壓力0.5~1 MPa,氣流壓力0.7 MPa,機型噴嘴直徑為1.8~2.2 mm,噴嘴3 個。
對施工機械設備進行檢查、調試的過程中,對發現的故障設備應進行及時維修,調試合格后再固定在所需的施工場所。設備操作人員應當經培訓合格并取得操作合格證,在設備進場后即安排專人管理、維修和保養,對關鍵部位實施定期檢查,防止設備出現故障引發安全事故。另外,為確保施工過程的安全,指揮作業人員應當站在可瞭望的安全位置,提前確認聯絡工具和聯絡信號;使用鋼絲繩機械時,嚴禁用手或其他物品直接接觸鋼絲繩,應對其進行定期上油保養并檢查其完整度,保證其結構完整。
(1)定孔及鉆孔。以設計要求為準經過檢測后放樣定位孔,要求與標準值的誤差控制在2 cm 內,并設木樁固定。明確旋噴樁軸線的具體分布情況,于拐彎處設固定樁。選擇合適型號的鉆機并就位,使用水平尺檢查機臺,需滿足平整、穩定、垂直的要求,無誤后方可正式鉆進[2]。受地層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易導致鉆機傾斜,此時需暫停施工并及時找平,無誤后方可恢復鉆進。鉆進成孔后,應檢查質量是否滿足要求,然后再將鉆機移至下一孔位。
(2)下噴射管。此環節施工中噴射臺車為主要設備,將其移至成孔處,在地面組織試噴作業,根據施工情況優化工藝參數,將噴射管下放至指定深度,經過全面檢查且無誤后方可噴射混凝土。對于噴嘴堵塞等問題,需及時提升噴射管,明確具體成因并采取處理措施,無誤后即可恢復噴射。
(3)噴漿材料和制漿。選擇P.O42.5 普通硅酸鹽水泥,與符合資質要求的供應商合作,水泥進場時做好質量檢驗工作。制備用水必須具有清潔、無污染的特點,按照設計配比嚴格控制各類物料的用量,制漿期間需要定期檢測漿液比重,確保漿液各項質量指標都符合要求。
(4)噴射提升。下放噴射管并使其達到設計深度位置,此時高壓水切割土體,水泥漿充填切割后土體,若出現孔口冒漿現象,則按設計速度要求勻速提升導管,達到終噴高程處即可停止。噴射施工中做好質量檢查,需要注意如下問題:①接、卸換管作業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以免塌孔;②若噴射中斷,需視實際情況維修,避免中斷時間過長;③若因情況特殊而導致中斷時間達到1 h 以上,則需采取補救措施;④待各項施工條件都恢復正常后,噴射管需向下0.3 m,以使凝結體具有較好的連續性。
(5)回灌。完成噴射作業后,向孔內靜壓填充灌漿,此過程中檢查漿面的狀態,如不再下沉即可停止。回灌漿液是收尾環節,對整體質量的影響較大,選用鄰孔高噴冒漿靜壓充填的方式較為合適。
嚴格按照規范完成各環節施工作業,基本要求:①鉆機始終維持平穩狀態,控制好旋噴樁的位置,要求其垂直度誤差<1%、孔位偏差<50 mm;②為保證旋噴樁的完整性,要求噴射壓力達到30 MPa 或更高,全程提管速度穩定在20~22 cm/min;③完成噴射注漿后,由于漿液存在析水現象,在隨后的一段時間內伴有收縮現象,導致固體頂部形成凹穴,此時需對該處采取補灌處理措施,所用水泥漿的水灰比以0.6~1.0 為宜且要加強防護,以免其他鉆孔排出的渣土干擾施工作業。
結合本工程的建設目標以及現場條件,提出旋噴樁質量檢驗標準,具體內容見表1。
表1 旋噴樁質量檢驗標準
現場施工環境復雜,盡管嚴格按照規范組織施工作業,但在某些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下也將導致質量問題,此時需采取針對性處理措施[3]。
(1)原因分析:①施工前期未做好全面的地質勘察工作,對現場情況的考慮不周,不同地質中采取的旋噴方法一致,缺乏針對性;②下鉆或提升的速度偏快,導致漿液在各處的分布有所差異,樁徑有所區別;③旋轉速度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出現忽快忽慢的現象。
(2)解決方法:①做好地質勘察工作,取芯以便分析地質情況,以此為依據選擇合適的旋噴方法;②做好下鉆前的準備工作,需試噴氣,若無誤方可進入正式的配漿施工環節;③多次過濾漿液,并保證噴漿的連續性,盡可能縮短中斷時間。
(1)原因分析:①油管或氣管不嚴密,或連接處發生漏氣現象;②吸漿管內夾雜部分空氣;③安全閥工作狀態異常,如安全壓力過低;④塞油泵的工作參數與設計要求存在偏差;⑤氣閥處于異常工作狀態。
(2)解決方法:①若存在異常之處,則要及時停機檢查,以上述提到的原因為主要思路展開全面檢查;②處理好故障后需用清水調壓,在滿足壓力要求后方可恢復正常的噴漿作業。
(1)原因分析:①切落的土體與水泥漿液接觸,兩者達到相互混合的狀態,受漿液吸水特性的影響導致樁徑發生收縮,可見固結體頂部伴有不同程度的下沉現象;②由于地質條件、析水性的差異而使樁體下沉。
(2)解決方法:①適當增加樁長,可在設計值的基礎上延長0.3~1.0 m;②結束旋噴樁施工后,及時組織人員將固結體頂板鑿除也是可行的方式,而后再向凹穴處填入適量混凝土;③或選擇與前期施工性能一致的漿液并將其旋噴入孔,結束之后在頂部再次鉆進,深度控制在0.5~1.0 m,在此條件下原位提桿,最終再次完成噴漿作業,從而實現有效的加強處理。
本文以北京市地鐵朝陽公園車站深基坑工程為背景,圍繞其旋噴樁止水帷幕施工技術展開探討。通過分析可知,該施工技術的應用優勢突出,所需施工場地較小、現場安全、環保效益良好。高壓旋噴樁的使用范圍廣,在人工雜填土、黏土等地層中具有可行性,可發揮出顯著的加固止水效果,值得應用于類似的地鐵車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