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瀾
(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遼寧大連 116100)
作為集成系統,高速鐵路橋梁綜合接地系統能夠將電子信息、通信、牽引供電回流等各種系統與橋梁、建筑等結構連接在一起,保證系統可靠接地,為各種裝置的安全運行提供保障。因此,在橋梁工程建設過程中,還應加強綜合接地系統施工。通過合理應用技術,保證系統低阻等電位建設目標順利實現,在提高工程整體質量的同時,確保列車行駛安全。
在高速鐵路運行過程中,列車在軌道上保持高速運行。期間,附近接觸網、鋼筋網等結構可能發生閃絡電流,導致人員、設備承受較大安全威脅。因為在接觸網所處環境中,存在電磁場。列車從中以較快速度通過,會產生電流。電流電壓較高,將給周圍設備通信傳輸帶來明顯影響。采用綜合接地網施工技術,能夠通過鋪設,綜合貫通地線和連接接地鋼筋、接地端子等接地體,有效釋放閃絡電流,為列車安全通行提供保障。在高速公路橋梁工程中,需要釋放列車高速通過引起的電流。具體來講,就是利用接地線等設施加強與大地連接,為周圍設備提供電磁防護。從技術原理上看,就是利用共用接地系統實現等電位連接,使鐵路、橋梁構成等電位體,因此可以避免閃絡電流給軌道、設備帶來的威脅[1]。目前來看,高速鐵路綜合接地施工復雜度不高,但在橋梁等土建專業施工期間,容易忽視接地端子、貫通地線等結構的施工問題,阻礙綜合接地系統建設。因此,還應加強高速鐵路橋梁綜合接地施工技術要點分析,使得鐵路橋梁接地施工作業有序進行。
贛深鐵路GSSG-8 標綜合接地工程位于贛州至深圳鐵路,屬于高速鐵路綜合接地系統。沿著鐵路全線上、下行敷設貫通地線,確保地線的接地電阻不大于1 Ω。標段內建設有雙線特大橋、單線特大橋和雙線大橋,橋梁地段貫通地線需要與內部非預應力結構鋼筋連接,并在接地電阻達不到要求時單設接地極。總體來看,橋梁綜合接地施工為工程接地關鍵工序,直接影響工程整體接地效果。
從結構組成上來看,綜合接地系統包含接地極、貫通地線等部分。需要利用連接線進行橫向連接,并對分支進行引接,完成接地端子的設置。在灌注混凝土前,應對橋梁各部進行接地連接,完成貫通線敷設、連接,并進行接地極處理。地線需要配置金屬護套,實際采用S-DH70 型,為高分子銅纜,截面能夠達到70 mm2。這種電纜具有一定耐腐蝕性,具有抗沖擊能力強、綠色環保等特點。在橋梁兩側,需要在電纜槽內進行地線鋪設。為加強地線保護,需要進行混凝土澆筑,使結構得到包裹密封。過軌采用Φ80 mm 的HDPE管防護,在橋墩基礎設置接地裝置。從長度上來看,各段不超過1000 m。從電氣連接上來看,應做到全線貫通。在接線方面,應使用材料相同的導線。采用T 形方式連接,應做好壓接處理。實際操作時,壓接力應在12 t 以上,并做好接頭防腐工作。端子采用M16,利用孔塞,避免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發生堵塞問題。應確保表面與外部結構順利對接,并做好端頭保護。針對接地體非不銹鋼部位及焊接部位,應完成水泥澆筑,保證結構得到密封。在接地極配置上,可使用不銹鋼棒,規格在20 mm 以上,接地位置相同。
2.3.1 基礎接地
在施工過程中,橋墩位置屬于基礎,應做好接地處理。布置接地體,并連接貫通地線,能夠降低接地電阻。沿著里程方向,在距離地面20 cm 位置設置接地端子,墩頂在里程側方向設置2 個端子。通過端子,接地極可以與基礎連接,并通過端子開展電阻測試。按規定,電阻應不超過1 Ω,超出這一數值需要配置接地極。
在各樁基中,設置有2 根接地鋼筋。采用環接方式,鋼筋布置在承臺位置,兩頭分別與承臺鋼筋和墩帽端子連接。在接地方面,為達到短路電流要求,使用非預應力鋼筋。針對鋼筋應做好標識,確保后期檢查中能夠及時找到。對鋼筋進行聯接,需加強焊接質量控制,采用雙面焊接方法,搭接長度至少達到55 m,單面焊接長至少100 mm。在交叉點焊接時,應采用L 形鋼筋,焊縫厚不超過4 mm。
橋墩施工階段,還應在底面完成1 m×1 m 鋼筋網設置。利用鋼筋網,可以對接地極進行水平連接。針對交叉點,應采用焊接方式處理,使結構保持L 形。結構外圍應進行閉合處理。施工期間,應加強節點綁扎。在中間位置,需要完成接地鋼筋設置,并直接用于接地。在鋼筋網外部和混凝土表面,應加強間距控制。對節點進行焊接,加強焊接質量控制,施工時完成標識。各橋墩需設置接地裝置,最終接入綜合接地系統。
2.3.2 連續梁接地
橋梁施工采用連續梁,按照圖1 所示進行接地。在地線施工前,應做好接續工作。采用直型熱縮套管加強防護。采用壓接方式,針對端頭位置,應將25 mm 內的外包去掉。去掉毛刺后,可以對銅芯進行壓接處理。根據截面進行配管,然后進行鉗壓。在接套中,應插入鋼絞線。對頭位置應進行壓接,利用套管加強保護[2]。與分支銅纜接續,需銼掉50 mm 外護套,壓接后外部用鉛錫焊料封焊。在地線施工過程中,還應做好梁部處理。考慮結構方向,應做好水平連接。

圖1 橋梁連續梁接地
在梁體位置進行接地施工,還應在垂直方向上完成鋼筋設置。具體來講,就是在保護層上布置鋼筋。可以在防護墻、軌道底座板之間大約1/3 和2/3 的位置布置鋼筋,使結構在垂直方向上保持地線聯通。在鋼筋與表面保護層間,需要維持100 mm 以上距離。連接水平鋼筋時,應確保連接牢固。施工期間,鋼筋連接采用雙面焊和單面焊施工技術,應加強焊接質量控制,并做好標識。
2.3.3 接觸網接地
鐵路橋梁施工需要進行接觸網施工,需要做好接地處理。在橋梁面上,需要進行接觸網施工。具體來講,就是建設支柱基礎。結合施工圖,可以預留相應螺栓用于接地。螺栓應與法蘭匹配,能夠達到基礎結構施工要求。在橋墩附近,可以進行基礎施工,保證與跨中隔有一段距離。實際根據接觸網施工情況,同時考慮梁跨長,應在距梁端4 m、6 m、8 m 位置設置接觸網支柱基礎,雙柱間距為2.5 m。在施工期間,需要做好螺栓材料選擇。實際可以采用Q345,并做好防腐工作。在垂直方向上,應確保尺寸誤差不超過±1 mm,同時應加強間距誤差控制不超過±2 mm。在接地網與信號網之間,還應設置鋼筋。通過焊接連接后,實現接地連接。對預埋件進行焊接,應保證鋼結構牢固,做好端子預留。針對相鄰鋼筋,根據接觸網參數,可以選擇進行搭接。具體應滿足短路電流大于25 kA、并且截面不小于200 mm2的條件。期間,應做好焊縫處理,保證節點焊接質量。針對錨桿和環接鋼筋,應保證焊接面積至少達到360 mm2。在鋼筋外露情況下,需要做好防腐工作。針對帶電體5 m 范圍內的構件和線路20 m 內的設備,應加強與接地系統的連接,避免有電流流過構件和設備,威脅接觸網和設備運行安全。
在綜合接地施工方面,需要提前做好端子預埋。具體來講,就是在梁端槽底位置,提前埋設用于連接地線的端子。應使用引接線,保證連接可靠。在防撞墻的位置,應在距離上表面355 m 位置預留接地端子。對橋梁梁體接地端子進行預埋,應在墩頂和梁體中布置接地體,確保與水平面齊平或高出水泥面不超過5 mm。若施工過程中發現未能進行接地端子預埋,但預留鋼筋,還要在墩身和梁體中設法進行接地體預埋,同時保證橋梁結構質量不受影響。針對橋墩基礎或者墩身底部側面,應在地面10 cm 以下進行接地端子預埋。在墩臺內部,做好Φ30 mm 接地鋼筋預埋,并進行絕緣和外接接地極的處理。在頂端位置,應進行預制接地預埋,利用70 mm2電纜連接梁體和墩臺內的接地鋼筋。連接承臺內的樁中接地鋼筋時,如果鋼筋直徑小于Φ16 mm,需要對2 根鋼筋進行并聯焊接。橋長超出500 m,每500 m 對一個綜合接地過軌管路進行預留。對基礎承臺進行擴大的基礎上,完成鋼筋網的安設,并對結構鋼筋進行環接,最后與橋墩內的接地鋼筋進行焊接連接。
在高速鐵路橋梁建設過程中,應認識到綜合接地施工的重要性。在橋梁基礎施工、連續梁施工和橋面接觸網施工等各個環節,都需要做好接地體的埋設,保證貫通地線、接地端子等各部分正確安裝。形成的接地系統應加強電阻測試,確保不超過1 Ω,保證閃絡電流得到順利釋放,滿足工程建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