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秀桂,李麗菲,李玉萍,陳舒旗,徐靈靈,陳 穎,李 燕
(1.昆明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2.宣威市倘塘鎮衛生院,云南 宣威 655400)
擬除蟲菊酯類農藥(pyrethroids,PYRs)是一種人工合成有機殺蟲劑,被廣泛用于農業和日常生活,如農作物害蟲防治、家用殺蟲劑、寵物香波、驅蚊香水等[1-2],同時也用于控制瘧疾、登革熱和寨卡病毒[3]。有研究發現,母親孕期暴露于PYRs與子代出生體重、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孤獨譜系障礙、發育遲緩、神經和智力發育有關[4-7]。也有研究顯示,兒童暴露于PYRs與神經和認知發育、腦瘤和白血病的發生有相關性[8-10]。目前國內外的研究主要為孕期或大齡兒童PYRs暴露,缺乏嬰兒期PYRs暴露的研究。生命早期是一生中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任何干擾因素都可能影響嬰兒的健康成長,為了給嬰兒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減少不利因素的干擾,本文進行了母親PYRs暴露對其嬰兒的該類農藥暴露水平影響的研究。
本研究數據來自云南農村地區建立的出生隊列,研究對象為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期間出生陸續滿1歲的嬰兒及其母親共227對,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
采用自行編制的兒童健康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嬰兒的一般人口學特征、母乳喂養和補充喂養情況、居住環境和生活情況等。
研究小組人員現場采集母親和嬰兒尿樣各20mL,標號后放入冰盒轉運至鄉鎮衛生院于-20℃冰箱保存,1周內用冰盒轉運至-80℃冰箱保存(全程冷鏈)。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Ekspert ultraLC 100/ekspert ultraLC 100-XL液相色譜(Eksigent公司,美國)和3200 Q TRAP LC/MS/MS System質譜儀(AB SCIEX公司,美國),出廠日期:2013年7月2日]檢測母親及嬰兒尿樣中PYRs代謝產物的濃度,將信噪比為3時的PYRs代謝產物所對應的濃度定義為最低檢出限(limit of determination,LOD)。本研究中3-苯氧基苯甲酸(3-phenoxybenzoic acid,3-PBA)和4-氟-3-苯氧基苯甲酸(4-fluoro-3-phenoxybenzoic acid,4-F-3-PBA)的LOD均為0.02μg/L,二溴菊酸[(2,2dibromovinyl)-2,2-dimethyl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DBCA]的LOD為0.09μg/L,計算時小于LOD的值用1/2LOD表示,采用K0107肌酐試劑盒(Merck公司,美國,生產批號:N1810280107)測定尿樣肌酐值,所有尿樣中PYRs代謝產物均經肌酐校正。
采用Epi Data 3.1軟件建立數據庫,SPSS 2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經正態性檢驗,嬰兒尿樣中三種PYRs代謝產物呈非正態分布,故用幾何均數G表示其分布,不同特征嬰兒尿樣中代謝產物水平進行Kruskal-Wallis檢驗,以嬰兒尿樣中三種PYRs代謝產物濃度取對數后分別作為應變量,以性別、居住地、采尿季節、嬰兒的蔬菜和水果食用頻率、居室臨近農田、母親在家中處理農藥、家中使用殺蟲劑、母親攜嬰兒下地干活、母親喂嬰兒前洗手、嬰兒吃手習慣作為協變量,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法分析母親尿樣中三種PYRs代謝產物暴露與嬰兒尿樣中三種PYRs代謝產物暴露水平的關聯,檢驗水準α=0.05。
在227對母子中,男嬰105人,女嬰122人;居住地為倘塘鎮155人(68.3%),熱水鎮72人(31.7%);采尿季節為春季57人(25.1%),夏季54人(23.8%),秋季48人(21.1%),冬季68人(30.0%);嬰兒蔬菜食用頻率每周11次及以下92人(40.5%),每周12次及以上135人(59.5%);嬰兒水果食用頻率每周8次及以下103人(45.4%),每周9次及以上124人(54.6%);居室臨近農田是103人(45.4%),否124人(54.6%);母親在家中處理農藥是43人(18.9%),否184人(81.1%);家中使用殺蟲劑是74人(32.6%),否153(67.4%);母親攜嬰兒下地干活從不/偶爾135人(59.5%),經常/每次92人(40.5%);嬰兒吃手習慣有104人(45.8%),無123人(54.2%);本研究中所有嬰兒均母乳喂養,1歲時繼續母乳喂養的嬰兒191人(84.1%)。
母親尿樣中PYRs代謝產物3-PBA、4-F-3-PBA和DBCA的檢出率分別為96.0%、96.9%和44.9%,經肌酐校正后的濃度中位數分別為0.39μg/g、0.32μg/g和0.09μg/g;嬰兒尿樣中PYRs代謝產物3-PBA、4-F-3-PBA和DBCA的檢出率分別為87.2%、92.1%和35.7%,經肌酐校正后的濃度中位數分別為0.75μg/g、0.64μg/g和0.22μg/g。經Kruskal-Wallis檢驗顯示,居住地不同的嬰兒尿樣中PYRs代謝產物3-PBA和DBCA分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而不同性別、采尿季節、嬰兒蔬菜和水果食用頻率、居室臨近農田、母親在家中處理農藥、家中使用殺蟲劑、母親攜嬰兒下地干活、母親喂嬰兒前洗手、嬰兒吃手習慣的嬰兒尿樣中三種PYRs代謝產物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不同特征嬰兒尿樣中PYRs代謝產物分布的比較結果(μg/g)
母親尿樣中PYRs代謝產物3-PBA、4-F-3PBA和DBCA的暴露與其嬰兒尿樣中代謝產物3-PBA、4-F-3PBA和DBCA暴露水平均呈正相關(均P<0.05),見表2。

表2 母親PYRs暴露對嬰兒該類農藥暴露影響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PYRs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膚進入人體內,其代謝物主要通過尿液排出,以尿樣中3-PBA、4-F-3PBA和DBCA代謝產物作為PYRs的暴露生物標志已得到廣泛的應用和肯定,其中3-PBA是所有PYRs非特異性代謝產物,4-F-3PBA和DBCA分別是氟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特異性代謝產物。本研究顯示,嬰兒尿樣中PYRs代謝產物3-PBA、4-F-3PBA和DBCA檢出率分別為87.2%、92.1%和35.7%,其中3-PBA濃度中位數低于我國江蘇(2.22μg/g)[11]和日本(1.4μg/g)[12]的研究,而高于我國浙江(0.32μg/g)[13]、加拿大(0.02μg/g)[14]和我國南京(0.02μg/g)[15]的研究;4-F-3PBA濃度中位數高于我國南京(0.03μg/g),而DBCA濃度中位數低于我國南京(1.27μg/g)[15]的研究,可能是因為不同國家和地域具體PYRs使用的主要種類不同,提示嬰兒普遍暴露于多種PYRs中。
生命早期1 000天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嬰兒各器官和系統尚未發育完全,體內的解毒機制和排毒功能尚不完善,與成人相比,嬰兒代謝能力較弱,各種途徑暴露的生物化學物質易在體內蓄積,以往的研究發現母乳中含有多種PYRs[16]。本研究顯示,母親尿樣中PYRs三種代謝產物暴露與其嬰兒的該類農藥代謝產物暴露水平均呈正相關,與我國江蘇農村地區對1歲嬰兒的研究結果一致[17],主要原因是母親PYRs暴露后影響乳汁,該類農藥通過母乳喂養進入嬰兒體內。
綜上,本研究中嬰兒普遍暴露于多種PYRs中,母親該類農藥的暴露與其嬰兒的暴露水平均呈正相關,相關部門應加強合理使用農藥的管理,對農藥使用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科普教育,建議哺乳期婦女應避免直接或間接地接觸PYRs,以減少農藥暴露機會,從而保護乳母及嬰兒的健康。